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轶群

作品数:12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7篇免疫
  • 4篇蛋白
  • 4篇球蛋白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细胞
  • 4篇免疫球蛋白
  • 4篇静脉免疫球蛋...
  • 4篇分子
  • 3篇新生儿
  • 2篇新生儿脐血
  • 2篇增殖
  • 2篇脐血
  • 2篇缺陷病
  • 2篇细胞增殖
  • 2篇相关分子
  • 2篇免疫缺陷
  • 2篇免疫缺陷病
  • 2篇免疫抑制
  • 2篇发病

机构

  • 8篇上海第二医科...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2篇郝轶群
  • 9篇陈同辛
  • 8篇朱亚忠
  • 3篇李庆生
  • 3篇应大明
  • 2篇曹清
  • 2篇赵惠君
  • 1篇陈同辛
  • 1篇杜晶
  • 1篇周云芳
  • 1篇范亚可
  • 1篇王玺
  • 1篇王美红

传媒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国外医学(免...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一种倍受关注的天然免疫活化剂被引量:7
2003年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pathogen associatedmolecularpatterns ,PAMPs)是存在于低等微生物或其细胞壁上的一些保守成分 ,由于这些成分不存在于高等哺乳动物中 ,藉此哺乳动物参与天然免疫的细胞可以区分出“自己”与“非己”成分。Toll样受体是PAMPs的结合受体 ,不同的PAMPs可以被不同的Toll样受体所识别或组合识别 ,然后通过一系列蛋白质级联反应激活转录因子NF κB和Jun Fos ,从而有效地活化天然免疫系统。PAMPs作为一种天然的免疫佐剂在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的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巨大的应用价值。
郝轶群
关键词: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TOU样受体天然免疫
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乳胶变应原反应性及抗原交叉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乳胶变应原皮试阳性与临床的相关性 ,以及乳胶变应原与其他变应原的交叉反应性。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化的变应原试剂 13种 ,利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对 2 6 5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进行检测。结果 在 79例乳胶变应原皮试呈阳性反应的患儿中 ,男性 5 3例 ,女性 2 6例 ;平均年龄为 5 5 6岁 ;冬春季发病者 2 8例 ,夏秋季发病者 5 1例 ;哮喘者 6 6例 ,过敏性皮肤病者 5例 ,过敏性紫癜者 1例 ,荨麻疹者 1例 ,单纯咳嗽者 6例。乳胶变应原反应率与性别和年龄无明显关系 ,而夏秋季反应率高于冬春季 ,有相应变态反应性临床症状者反应率高于无症状者。另外乳胶变应原与螨虫变应原的交叉反应最为常见 ( 10 0 0 % ) ,其次是动物蛋白变应原 ( 6 2 0 %~ 4 3 0 % ) ,与霉菌或植物花粉变应原交叉反应性最少 ( 10 1%~ 3 8% )。结论 儿童变态反应人群中 ,有 30 %的患儿乳胶变应原皮试呈阳性反应 ,并且乳胶变应原反应性与性别和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与相关变态反应临床症状的有无和季节存在着明显相关性 ,另外乳胶变应原与多种变应原存在着交叉反应性。
陈同辛朱亚忠范亚可郝轶群
关键词:变态反应性疾病乳胶变应原抗原交叉反应性
CD44分子在血细胞的表达及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2003年
为了进一步探讨粘附分子CD44在血细胞的分布特点及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利用荧光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各种血细胞的CD44分子的表达 ,利用3H_TdR掺入法检测T细胞的DNA合成。结果显示 :除血小板CD44分子的表达为阴性、胸腺细胞为弱阳性外 ,其他所有血细胞CD44分子的表达(包括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干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均为阳性。单独抗CD3抗体可明显增强T细胞的DNA合成 ;但协同抗CD44抗体后 ,T细胞的DNA合成被明显抑制。单独抗CD44抗体对IL -2激活的T细胞DNA合成无明显影响 ;但协同抗CD2抗体后 ,可明显增强抗CD2抗体对IL -2激活的T细胞DNA合成的抑制。
陈同辛朱亚忠郝轶群曹清应大明
关键词:CD44分子血细胞T淋巴细胞增殖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临床发病情况回顾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了解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发病情况,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促进今后防治工作的开展。方法回顾性分析1974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93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93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中,以抗体缺陷为主者占39.8%(37/93);以联合免疫缺陷者占22.6%(21/93);以T淋巴细胞缺陷为主者占14.0%(13/93);其他明确的免疫缺陷综合征者占12.9%(12/93);吞噬功能缺陷者占9.7%(9/93);补体缺陷者占1.1%(1/93)。从年度诊断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病例数来看有逐年增多的趋势,1996年以后诊断例数呈现大幅度上升,共诊断50例。死亡病例共计16例,以联合免疫缺陷病为主。男∶女=3∶1。结论我国各类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均有发病,并且随着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诊断的病例日益增多,已成为临床,特别是儿内科的一组重要的疾病,应引起全国临床医师的注意。
赵惠君陈同辛郝轶群周云芳应大明
关键词:免疫缺陷综合征
粘附分子CD44的表达及抗血液肿瘤免疫效应的研究
目的研究血液肿瘤细胞的CD44分子表达;探讨抗CD44抗体对血液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T淋巴细胞介导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的影响;并阐明抗CD44抗体的抗肿瘤效应机制。方法利用单染色—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表面CD4...
陈同辛朱亚忠郝轶群曹清应大明
关键词:粘附分子CD44T淋巴细胞肿瘤
文献传递
静脉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脐血淋巴细胞干扰素γ和白细胞介素4分泌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静脉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对新生儿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8例新生儿的脐血单个核细胞和CD3+T细胞,并利用IVIG和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不同组合(即(1)对照组、(2)PHA刺激组、(3)IVIG先抑制组、 (4)PHA先活化组和(5)PHA+IVIG组)对细胞进行刺激培养,然后利用ELISA法检测细胞干扰素 (interferon,IFN)γ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的分泌,RT-CR法检测细胞IL-2 mRNA和IL-4 mRNA表达,并与8例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做比较。结果加入IVIG后,PHA诱导的脐血单个核细胞和CD3+T细胞IFN-γ的分泌下降,其中以单个核细胞下降的程度更为明显;并且单个核细胞IFN-γ分泌下降与IVIG加入的先后顺序无关PHA刺激组(313.34±108.00)pg/ml,先抑制组 (17.68±17.98)pg/ml,先活化组(170.72±38.25)pg/ml,PHA±IVIG组(11.10±8.92)pg/ml;但是CD3+T细胞IFN-γ的分泌下降只出现在先加入或同时加入IVIG时PHA刺激组(35.30±12.21) pg/ml,先抑制组(8.61±6.21)pg/ml,PHA±IVIG组(8.54±1.57)pg/ml。另外加入IVIG后,脐血单个核细胞IFN-γ分泌下降不如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明显,PHA刺激组(1121.11±344.58) pg/ml,先抑制组(29.08±11.20)pg/ml,先活化组(339.63±47.43)pg/ml,PHA±IVIG组(26.40± 21.97)pg/ml。单独加入PHA后,脐血单个核细胞和CD3+T细胞IL-4的分泌无明显变化,但是经过PMA、PHA和rIL-2反复刺激后脐血单个核细胞却能表达IL-2 mRNA和IL-4 mRNA,并且加入 IVIG后,脐血单个核细胞IL-2 mRNA和IL-4 m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IVIG除了可以直接抑制脐血T细胞分泌IFN-γ外,还可能通过其他免疫细胞或分子间接地介导这种抑制作用。IVIG 也可以抑制脐血单个核细胞IL-2 mRNA和IL-4 mRNA的表达。因此IVIG对脐血淋巴细胞增殖和 B细胞免疫球蛋白释放的影响可能与这些抑制作用有关。
郝轶群陈同辛朱亚忠李庆生
关键词: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类白细胞介素4
静脉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脐血淋巴细胞TGF-β1和IL-10分泌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从IL-10和TGF-β1分泌的角度研究IVIG对新生儿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IVIG和PHA不同组合对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CBMC)或CD3+T淋巴细胞进行刺激培养;应用ELISA法检测细胞IL-10和TGF-β1的分泌,并与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比较。结果IVIG可抑制PHA诱导的新生儿CBMC IL-10和TGF-β1的分泌。IVIG对新生儿CBMC IL-10和TGF-β1分泌的抑制作用与细胞是否被活化无关。IVIG对脐带血CD3+T淋巴细胞IL-10分泌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新生儿CBMC,对脐带血CD3+T淋巴细胞TGF-β1分泌无明显影响。结论IVIG对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并非通过诱导抑制性细胞因子分泌发挥作用,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或通过其他间接机制而起作用。IVIG对IL-10和TGF-β1分泌的影响可能因所作用的细胞类型和细胞所处的状态不同而不同,因此应在充分了解新生儿免疫状态的基础上合理使用IVIG。
赵惠君郝轶群陈同辛朱亚忠李庆生
关键词:新生儿淋巴细胞静脉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免疫抑制
静脉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脐带血淋巴细胞免疫抑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从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C)和CD3+T淋巴细胞膜表面CD25、CD45RA、CD45RO分子表达的角度,探讨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对新生儿免疫功能的抑制机制。方法利用IVIG和植物血凝素(PHA)不同组合对CBMC或CD3+T淋巴细胞进行刺激培养,再利用四色免疫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表面CD25、CD45RA、CD45RO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IVIG可以抑制PHA诱导的CBMC的活化,表现为CD25分子表达的明显抑制;并且随着CD25分子表达的抑制,CD4+细胞表面的CD45RO分子的表达也被抑制,阻止了CBMC中的CD4+CD45RA+细胞向CD4+CD45RO+细胞转换。IVIG也可以抑制PHA诱导的脐带血CD3+T淋巴细胞CD25分子和CD45RO分子的表达,但这种抑制程度远远不如对CBMC作用明显。结论IVIG可以抑制脐带血T淋巴细胞的活化过程,这种抑制作用除了与IVIG对T淋巴细胞的直接作用外,还可能通过了其他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的间接介导。IVIG对CD4+CD45RO+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是IVIG抑制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释放的重要机制之一。新生儿期应用IVIG有可能使免疫功能低下加重。
郝轶群陈同辛朱亚忠李庆生
关键词:静脉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机制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D3^+细胞免疫球蛋白
静脉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免疫抑制机制的研究
目的:从新生儿脐带血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角度来探讨IVIG免疫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健康成年自愿者作为研究对照,分离得到脐带血单核巨噬细胞,将 IVIG、GM-CSF和LPS不同组合对单核...
陈同辛王美红郝轶群王玺杜晶朱亚忠
文献传递
CD44抗体诱导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抗CD4 4抗体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 ,以及对T淋巴细胞介导的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的影响 ;阐明抗CD4 4抗体的抗肿瘤效应机制。方法 利用3 H TdR掺入法检测肿瘤细胞的DNA合成 ;利用PI染色 流式细胞仪法分析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 ;利用PKH2 +PI双染色 流式细胞仪法检测T淋巴细胞所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抗CD4 4抗体可明显地抑制高表达CD4 4分子的急性髓性白血病MML 1细胞的增殖 ,并且利用抗GAM抗体交联抗CD4 4抗体后 ,可直接诱导Fas敏感的MML 1细胞的凋亡改变。另外 ,抗CD4 4抗体单独即可抑制IL 2激活的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协同抗CD2抗体后 ,其对IL 2激活的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的抑制更加明显。结论 CD4 4分子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抗CD4 4抗体对MML 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可能与启动了Fas系统所介导的凋亡信号有关。另外 ,抗CD4 4抗体对T淋巴细胞所介导的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的抑制 ,可能与其部分地阻断了CD4
陈同辛郝轶群朱亚忠
关键词:白血病CD44分子细胞增殖细胞毒作用抗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