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娜

作品数:62 被引量:466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5篇产前
  • 27篇产前诊断
  • 26篇染色
  • 26篇染色体
  • 20篇胎儿
  • 14篇绒毛
  • 14篇细胞
  • 11篇遗传学
  • 10篇早孕
  • 10篇核型
  • 9篇荧光
  • 9篇孕期
  • 9篇妊娠
  • 9篇核型分析
  • 8篇早孕期
  • 7篇原位
  • 6篇羊水
  • 6篇荧光原位杂交
  • 6篇原位杂交
  • 6篇染色体异常

机构

  • 61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保定市妇幼保...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湖南省妇幼保...
  • 1篇济南市妇幼保...
  • 1篇中国出生缺陷...
  • 1篇天津市妇女儿...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南京市妇幼保...

作者

  • 62篇郝娜
  • 33篇戚庆炜
  • 31篇刘俊涛
  • 29篇周京
  • 21篇蒋宇林
  • 20篇周希亚
  • 19篇边旭明
  • 18篇孙念怙
  • 13篇向阳
  • 9篇王凤云
  • 7篇刘欣燕
  • 6篇刘善英
  • 5篇高劲松
  • 5篇张为民
  • 4篇吕嬿
  • 4篇谭莉
  • 4篇刘丛丛
  • 4篇姚凤霞
  • 4篇吕珂
  • 3篇宋亦军

传媒

  • 17篇中华妇产科杂...
  • 9篇生殖医学杂志
  • 5篇中华围产医学...
  • 4篇发育医学电子...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第五届华北地...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6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应用卡扣式载玻片培养盒检测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卡扣式载玻片培养盒检测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核苷酸探针信息;将所述核苷酸探针信息用于杂交,得到杂交生物组织;通过荧光检测法对所述杂交生物组织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利用所述...
李萌萌郝娜
早孕期胎儿静脉导管频谱波型分析被引量:23
2007年
目的探讨早孕期不同类型胎儿静脉导管频谱波型与胎儿生长发育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165例头臀长(CRL)在25-80mm之间的高危胎儿接受了经腹壁早孕期超声检查及绒毛活检。根据胎儿静脉导管血流不同波型将频谱形态分为三型:Ⅰ型:在整个心动周期内无反向血流;Ⅱ型:在心房收缩期的起始段出现很短时间内的反向血流信号,随后的大部分心房收缩期内为正向血流信号;Ⅲ型:在整个心房收缩期内为持续反向血流。所有本组胎儿进行了产前染色体核型分析、基因学及酶学检查,并随访至生后。结果在本组病例中,只有2例胎儿静脉导管频谱波型为Ⅲ型,绒毛检查结果证实其中一例为21-三体,另一例为黏多糖储积症。26例胎儿经基因学诊断为遗传性疾病,2例胎儿宫内死亡。在其余135例正常发育胎儿组中,95例(70.4%)胎儿静脉导管频谱为Ⅰ型,40例(29.6%)胎儿频谱为Ⅱ型。按胎儿头臀长分为5组(≤39mm,40-49mm,50-59mm,60-69mm,≥70mm)后,Ⅰ型/Ⅱ型胎儿例数分别为24/16、31/8、15/13、11/2、14/1。应用非参数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显示Ⅰ型及Ⅱ型频谱波型的出现频率与胎儿头臀长分组密切相关(P=0.015),绝大多数的Ⅱ型静脉导管频谱出现在头臀长小于60mm的胎儿组中。结论通过本组正常胎儿的研究显示,早孕期胎儿静脉导管频谱波型中心房收缩早期出现的很短的反向血流信号应被视为一种“正常变异”现象,而非一种异常的静脉导管频谱类型,特别是在胎儿头臀长小于60mm时。
孟华姜玉新戚庆玮向阳吕珂谭莉郝娜张为民
关键词:胎儿早孕静脉导管
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卫生经济学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对高龄孕妇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策略进行前瞻性卫生经济学分析。方法 以2016年4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或签约产前筛查机构进行产前检查的高龄、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6 715例。对孕妇进行遗传咨询,孕妇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决定选择“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筛查策略”或“羊膜腔穿刺诊断策略”。计算胎儿21、18、13三体综合征的发生率、NIPT筛查的检出率和假阳性率以及羊膜腔穿刺导致的胎儿流产率。模拟10 000例高龄孕妇分别采取NIPT筛查策略和羊膜腔穿刺诊断策略的转归,比较两种策略的成本、效果、效益、安全指数、成本效果比和效益成本比,并对两种策略中的关键因素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评价各参数变化对卫生经济学效益的影响。结果 NIPT组11 930例中,筛查高风险的83例孕妇均选择接受羊膜腔穿刺,检出胎儿21、18、13三体综合征分别为47、16、2例;羊膜腔穿刺术后无流产发生;随访11 847例NIPT筛查结果阴性的病例,发现18、21三体综合征各1例;NIPT筛查的复合检出率为97.01%(65/67),假阳性率为0.15%(18/11 863),阳性预测值为78.31%(65/83)。羊膜腔穿刺组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为0.92%(44/4 785),术后2周内发生流产3例,流产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均正常。所有高龄孕妇中,胎儿21、18、13三体综合征的发生率为0.66%(111/16 715),羊膜腔穿刺导致的胎儿流产率为0.06%(3/4 868),确诊胎儿染色体异常后终止妊娠率均为100%。每万例高龄孕妇中,NIPT筛查策略与羊膜腔穿刺诊断策略的成本(15 119 191.43与22 327 710.34元)、成本效果比(234 678.56与336 223.13元)、效益成本比(3.02与2.11)和安全指数(0.000 76与0.093)比较,NIPT筛查策略均优于羊膜腔穿刺诊断策略。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发现,NIPT筛查的检出率越高、假阳性率越低、检测费用
吕嬿戚庆炜蒋宇林周希亚郭琦郝娜常家桢刘俊涛
关键词:高龄孕妇羊膜腔穿刺
产前遗传学培训模式探索和教学效果评估
2023年
目的探索产前遗传学培训模式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回顾北京协和医院构建的16周产前遗传学培训课程。课程包括“产前遗传学要点”“产前诊断技术”“超声结构异常的产前咨询”和“宫内治疗”四大板块,培训方式包括视频课、在线讲座、线下学习、作业和考评五个环节。通过培训后的感知有用性调查,评价学员主观上认为培训课程的效用。通过培训前后的感知准备性调查比较,评价学员对开展临床实践的准备情况和信心。结果2021年至今共举办产前遗传学培训课程三期,招募学员48名,43人完成问卷调查。感知有用性调查发现,所有学员都认同能从培训中获益。学员经过培训后感知准备性问卷的7个维度单项评分和总分均有明显提高(P<0.001)。和其他学员相比,产前诊断专科进修医师(P=0.011)和从未接受过培训的零基础学员(P=0.040)进步尤为显著。结论产前遗传学培训课程有助于学员建立产前遗传学知识体系架构,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经过培训,学员对开展产前遗传咨询临床实践的准备更充分,信心更充足。
郝娜吕嬿蒋宇林戚庆炜周希亚刘俊涛
关键词:产前诊断教学评估
453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目的研究自然流产的绒毛染色体核型,探讨遗传因素在自然流产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早期自然流产患者453例,留取绒毛组织制备染色体核型。结果绒毛染色体核型异常率为58.04%。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为93.18%,16三体最多。连续...
刘欣燕边旭明范光升郝娜周京
文献传递
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快速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 探讨用于快速产前诊断的多重荧光定量PCR(QF-PCR)方法的建立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5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170例,其中收集羊水123例,新鲜绒毛9例,脐血20例,自然流产绒毛18例.孕妇均为汉族,平均年龄(34.1±4.6)岁,平均孕周为(19.6±1.0)周.采用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羊水、绒毛及脐血标本中DNA.采用3种荧光素标记的引物,针对人类染色体中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参照基因库(GenBank)和文献资料设计并合成20对引物,其中21号染色体6对引物,18号染色体4对引物,13号染色体4对引物,X和Y染色体1对通用引物,另有X染色体4对引物,Y染色体1对引物.设计检测方案为每份标本均进行两套8重QF-PCR(8×QF-PCR),共检测21、18、13号染色体及性染色体各4个位点;如果无法达到诊断要求,再追加第3套4个位点.同时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核型分析:170例标本均成功进行了核型分析,其中正常核型151例(89%,151/170),异常核型19例(11%,19/170).(2)QF-PCR检测:170例标本中,QF-PCR成功检测167例(98%),失败3例,QF-PCR检测均在2~3 d得出结果.QF-PCR检测结果正常134例,均与核型分析结果一致;核型分析异常的19例中,QF-PCR检测出异常18例(其中8例21三体及3例18三体).167例QF-PCR成功检测标本中,第1套+第2套引物组合共确诊150例(90%,150/167),加用第3套引物组合共检测3例(2%,3/167),另有14例不提供信息(8%,14/167).(3)QF-PCR诊断效率:QF-PCR用于常见非整倍体异常产前诊断的敏感度为95%(18/19),特异度为100%(134/134),假阳性率0(0/134),假阴性率5%(1/19),阳性预测值为100%(18/18),阴性预测值为99%(134/135).(4)QF-PCR检测常染色体及性染色体结果:21号常染色体STR位点中D21S1270和D21S1411杂合度最高,性染色体中DXS8377�
徐爱群边旭明刘俊涛姚凤霞张为民郝娜周京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产前诊断非整倍性染色体畸变
无创产前检测意外发现的产前诊断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分析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中除21、18、13三体外的其他染色体高风险病例的产前诊断结果,为意外发现的临床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于北京协和医院进行NIPT的病例,共25334例。对于NIPT提示高风险的孕妇,进行产前咨询,知情同意后行羊膜腔穿刺及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和(或)染色体微阵列(chromosomal microarray,CMA)分析。对于产前诊断结果与NIPT结果不相符的病例,对NIPT时留存的母体白细胞行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检测,以明确是否存在母体染色体异常或母源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干扰。结果NIPT发现的除21、18、13号染色体外的其他染色体高风险单胎病例共199例(0.79%,199/25334)。141例(0.56%,141/25334)提示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ex chromosome aneuploidies,SCAs)高风险,58例(0.23%,58/25334)提示罕见常染色体三体(rare autosomal trisomies,RATs)高风险。132例SCAs高风险孕妇行产前诊断,44例与NIPT结果一致,总体阳性预测值为33.3%;chrX-、chrX+、chrX+(Y)、chrX-(Y)和chrY+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4.29%、36.36%、58.62%、0.00%及100.00%。49例RATs高风险孕妇行产前诊断,其中7号染色体异常最高发,共7例(同时行CMA及FISH发现4例嵌合型7号三体,FISH检测发现3例嵌合型7号三体,嵌合比例均<10%)。产前诊断和NIPT结果不一致的病例中,母体因素占SCAs不一致病例的25.0%(22/88),占RATs不一致病例的8.6%(3/35)。结论NIPT中的意外发现并不少见,不同染色体的阳性预测值不同,胎儿-胎盘染色体不一致及母体因素可能是NIPT与产前诊断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产前咨询时应建议介入性产前诊断,重视嵌合体咨询及妊娠结局随访。
常家祯周希亚戚庆炜蒋宇林郝娜周京李萌萌刘俊涛
关键词:产前诊断
胎儿颈背皮肤皱褶增厚17例产前诊断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探讨胎儿颈背皮肤皱褶(nuchal fold,NF)增厚的产前诊断和遗传学咨询.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1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中,发现胎儿NF增厚的17例病例.根据是否合并其他超声异常,将17例产前超声发现胎儿NF增厚的病例分为非孤立性和孤立性NF增厚组.所有病例均行产前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回顾性分析2组病例的临床资料、产前遗传学诊断结果和妊娠结局. 结果 孤立性NF增厚组12例中,2例检出染色体结构异常和病理性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胎儿均引产.1例为临床意义不明确的CNV,遗传自父亲;9例产前诊断结果未见异常.这10例均选择继续妊娠,随访新生儿均正常.非孤立性NF增厚的5例胎儿均引产,其中1例为21-三体,4例合并其他超声结构异常,但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MA均未见异常.该组5例中的3例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其中1例未检出异常,2例发现单基因突变. 结论 对于产前超声发现NF增厚的病例,无论其是否合并其他超声异常,均应行包括CMA在内的产前遗传学诊断,必要时进一步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由于NF增厚病例发生结构异常的风险增加,即使产前遗传学诊断结果正常,也应采取胎儿超声心动图和动态超声监测等,对这些病例进行密切随访.
吕嬿蒋宇林周希亚白俊杰李宁王明明张巍孟华徐钟慧欧阳云淑郝娜刘俊涛戚庆炜
关键词:染色体畸变
308例高危妊娠产前诊断CMA技术发现不明确拷贝数变异的结果分析被引量:30
2017年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在高危妊娠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观察其中临床意义不明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VOUS)结果构成及相关特性,分析将该技术广泛应用于产前染色体病诊断临床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期间于北京协和医院就诊并接受产前诊断,同时进行CMA及核型分析检测的孕妇308例,对其CMA检测的结果进行分类分析并与核型分析相比较,分析其中不明确意义结果的构成以及相关特性。结果所有入组病例中88.0%为各种胎儿结构异常、软指标异常、胎儿生长受限及胎儿水肿。全基因组检测未发现明确染色体拷贝数改变(CNV)或明确多态性改变的病例217例,占70.5%;发现明确致病性染色体数目或片段异常共44例,占14.3%。其中发现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21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6例,染色体致病性CNV结果17例。此外发现不明意义的CNV诊断结果47例,占总病例数的15.3%。其中致病性判读为偏良性的23例,临床意义不明为21例,含符合报告标准的杂合性缺失(LOH)1例,偏致病性的3例。进一步分析各种VOUS病例的片段大小分布及判读依据类型。与核型分析的异常阳性率10.7%比较,全基因染色体芯片诊断明确致病性的染色体异常阳性率为14.2%,诊断阳性率提升3.5%。结论全基因组染色体芯片对于超声发现胎儿结构异常的遗传诊断能力较核型分析有较大的提升,但同时也会有VOUS病例增加遗传咨询的难度。目前国内产前诊断VOUS结果的比例较高,这与本地化数据库不完善,缺乏国内具体的芯片结果判读标准等有关。
蒋宇林戚庆炜孟华周希亚郝娜徐钟慧白俊杰欧阳云淑张一休刘俊涛
关键词:产前诊断高危妊娠
孕妇X染色体异常对其外周血游离DNA产前筛查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孕妇X染色体异常对于其外周血游离DNA(cf-DNA)产前筛查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4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就诊且cf-DNA产前筛查提示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SCA)高风险的孕妇共124例,遗传咨询后行侵入性产前诊断。对于侵入性产前诊断结果与cf-DNA产前筛查结果不相符者,取孕妇白细胞、提取孕妇DNA进行大规模平行测序,以检测孕妇X染色体是否存在数量异常或拷贝数变异。结果124例cf-DNA产前筛查提示胎儿SCA高风险的孕妇中,除9例拒绝诊断,余115例均行侵入性产前诊断,其中41例与cf-DNA产前筛查结果相符,74例不相符。在结果不相符的74例孕妇中,孕妇DNA大规模平行测序发现孕妇X染色体数目异常或携带拷贝数变异者19例,占SCA假阳性孕妇的比例为25.7%(19/74),占总SCA高风险病例的15.3%(19/124)。结论孕妇X染色体数目异常、嵌合或携带拷贝数变异会影响cf-DNA产前筛查的结果,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对于cf-DNA产前筛查提示胎儿SCA高风险的孕妇,应强调该结果可能受孕妇X染色体异常的影响。对于侵入性产前诊断和cf-DNA产前筛查结果不一致的孕妇,推荐对孕妇染色体进行检测,以明确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原因;而对已明确X染色体数目异常或携带拷贝数变异的孕妇,则不推荐进行cf-DNA产前筛查。
常家祯戚庆炜周希亚蒋宇林郝娜周京李萌萌田晓彤刘俊涛
关键词:性染色体畸变游离核酸孕妇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