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欣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整合素
  • 3篇整合素Α6
  • 3篇湿疣
  • 3篇尖锐湿疣
  • 2篇带状疱疹
  • 2篇人乳
  • 2篇人乳头瘤
  • 2篇人乳头瘤病毒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瘤
  • 2篇乳头瘤病毒
  • 2篇皮炎
  • 2篇疱疹
  • 2篇瘤病毒
  • 2篇泛发性
  • 1篇血回输
  • 1篇寻常型
  • 1篇寻常型银屑病
  • 1篇银屑
  • 1篇银屑病

机构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市公安医...

作者

  • 8篇郑欣
  • 4篇刘原君
  • 3篇陈敬
  • 3篇姚卫锋
  • 3篇杨玉民
  • 3篇车雅敏
  • 3篇亓玉青
  • 3篇柯吴坚
  • 2篇刘全忠
  • 2篇倪海洋
  • 2篇邵丽丽
  • 2篇李燕
  • 2篇王惠平
  • 1篇孔杰
  • 1篇王红枫
  • 1篇王敬
  • 1篇齐蔓莉
  • 1篇罗素菊
  • 1篇范丽云
  • 1篇侯淑萍

传媒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喷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 探讨喷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皮肤科住院的135例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4例给予喷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抗病毒,其余71例仅给予喷昔洛韦.整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明显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及是否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数值为性别0.086、年龄0.062、发病部位0.284、治疗前病程0.387、治疗前病情评分0.225),而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明显缓解时间,联合用药组均较喷昔洛韦组短(均P〈0.001),且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出现例数少(P =0.01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8).结论 喷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低,相比单一喷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未增加不良反应,是治疗带状疱疹的可靠手段.
孔杰刘原君齐蔓莉亓玉青李燕侯淑萍郑欣罗素菊邵丽丽王敬王惠平刘全忠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痛膦甲酸钠
香丹联合物理治疗对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2009年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由于确切病因尚未清楚、病程较长,一般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笔者在临床中发现香丹联合物理治疗对寻常型银屑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为进一步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作如下临床研究。
亓玉青郑欣李燕刘全忠
关键词:银屑病香丹物理治疗雷公藤多甙
度普利尤单抗治疗重度痒疹型特应性皮炎2例被引量:8
2022年
例1 女, 55岁, 因全身红斑、结节伴剧烈瘙痒反复发作8年、加重1年于2020年6月18日就诊。8年前无明显诱因左手背反复出现红斑、丘疹伴瘙痒, 自行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后消退。后在情绪剧烈波动后皮疹反复并扩散至全身, 于外院诊断为"泛发性湿疹", 予复方甘草酸苷、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卤米松乳膏治疗后未见好转, 皮疹逐渐由红斑、丘疹转变为结节样皮损, 辗转就诊于多个医院, 先后予多种抗组胺药、复方甘草酸苷、泼尼松、沙利度胺、硫唑嘌呤、环孢素治疗, 皮疹及瘙痒症状未见好转。2年前, 于外院行"自体血回输免疫治疗", 病情好转, 至1年半前皮疹及瘙痒症状基本消退。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左膝关节处出现小丘疹伴瘙痒, 未予重视, 皮疹逐渐发展。8个月前皮疹泛发全身, 呈结节状, 伴剧烈瘙痒, 夜间为著。患者20多年前曾有数次荨麻疹发作病史, 其父兄均有过敏性鼻炎病史。
赵蓉蓉亓玉青范丽云邵丽丽郑欣王惠平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自体血回输左膝关节泛发性湿疹硫唑嘌呤
自身免疫性黄体酮皮炎2例报告被引量:1
2004年
郑欣倪海洋
关键词:自身免疫黄体酮皮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泛发性带状疱疹2例报告
2004年
倪海洋王红枫郑欣骆仲智
关键词:带状疱疹系统性红斑狼疮泛发性
整合素α6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2010年
目的初步探讨整合素α6在HPV感染中的作用,以及其在尖锐湿疣的发病与复发中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测定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处整合素α6 mRNA的表达。结果整合素α6在尖锐湿疣皮损中mRNA的相对含量为0.85±0.20,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22±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整合素α6可能在介导HPV入侵和黏附以及在尖锐湿疣的发病和复发中起到一定作用。
柯吴坚陈敬刘原君姚卫锋杨玉民郑欣车雅敏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尖锐湿疣整合素Α6
尖锐湿疣组织中整合素α 6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2011年
病毒的感染,首先需要通过与细胞表面特定病毒受体的识别与黏附才能感染宿主细胞。整合素α6亚单位属于细胞表面黏附分子,主要在正常上皮组织角质形成细胞(KC)的基底层特异性表达。
柯吴坚陈敬刘原君姚卫锋杨玉民郑欣车雅敏
关键词:整合素Α6尖锐湿疣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角质形成细胞病毒受体特异性表达
整合素α6 mRNA在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了解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处整合素α6 mRNA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尖锐湿疣的发病与复发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初发和复发(各30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处整合素α6 mRNA的表达,另选30例行包皮环切术的非尖锐湿疣人群作为对照.多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A),多组均数间两两比较采用Student-Newman-Keuls检验(q检验).结果 整合素α6在正常包皮组、初发尖锐湿疣皮损组和复发尖锐湿疣皮损组中mRNA的表达(整合素α6/GAPDH)分别为0.25±0.10、0.79±0.16和1.07±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687,P=0.001).结论 整合素α6可能在尖锐湿疣发病和复发中发挥作用,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尖锐湿疣提供了新的思路.
柯吴坚陈敬刘原君姚卫锋杨玉民郑欣车雅敏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尖锐湿疣整合素Α6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