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方

作品数:14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5篇血小板
  • 5篇骨髓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4篇血小板减少
  • 4篇免疫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血小板减少症
  • 3篇血液
  • 3篇免疫性
  • 3篇免疫性血小板...
  • 3篇免疫性血小板...
  • 3篇骨髓瘤
  • 2篇蛋白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造血

机构

  • 10篇贵州医科大学
  • 5篇贵阳医学院
  • 4篇贵阳医学院附...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郑方
  • 14篇孙志强
  • 8篇谭大为
  • 4篇詹云
  • 4篇赵静
  • 3篇郭贺贺
  • 2篇刘艳娟
  • 2篇徐芳芳
  • 2篇陈兴
  • 2篇刘奕晨
  • 1篇何玲
  • 1篇王然
  • 1篇李广
  • 1篇杜茜
  • 1篇赵静
  • 1篇詹云
  • 1篇张惠
  • 1篇童晓丽

传媒

  • 4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重庆医学
  • 2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年份

  • 3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检测的意义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32例初诊ITP患者,其中位年龄49(18~70)岁;30例健康对照,中位年龄42岁(20~65岁)。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及Treg细胞分别占淋巴细胞的比例;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6和IL-17的水平。并分析ITP患者Th17细胞、Treg细胞、IL-6和IL-17的水平与PLT的相关性。结果 (1)ITP患者Th17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2.81%±1.33%vs.0.35%±0.75%,P<0.05);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0.70%±0.39%vs.1.26%±0.24%,P<0.05);Treg/Th17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0.27±0.17 vs.3.76±0.87,P<0.05);ITP患者血浆中IL-17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分别为(24.07±2.22 pg/ml vs.15.89±2.23 pg/ml,P<0.05)和(75.12±4.06 pg/ml vs.49.75±4.19 pg/ml,P<0.05)。(2)ITP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与IL-6、IL-17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r=-0.423,P<0.05;r=-0.456,P<0.05);IL-6与IL-17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68,P<0.05);Th17细胞及Treg细胞呈显著负相关(r=-0.417、P<0.05)。Th17细胞比例与IL-6、IL-17水平不具相关性(r=-0.272,r=-0.104,P>0.05)。(3)ITP患者Th17细胞比例、IL-6水平和IL-17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显著负相关(r=-0.365,P<0.05;r=-0.353,P<0.05;r=-0.464,P<0.01);Treg细胞比例与血小板计数不具相关性(r=-0.101,P>0.05)。ITP患者Th17细胞比例、IL-6水平与骨髓颗粒型巨核细胞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0.371,P<0.05;r=0.359,P<0.05);Treg细胞比例、IL-17水平与骨髓颗粒型巨核细胞比例不具相关性(r=-0.230,P>0.05;r=-0.043,P>0.05)。结论 ITP患者Treg/Th17细胞平衡失调可能是影响其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Th17细胞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孙志强徐芳芳郑方谭大为詹云赵静
关键词:TH17细胞血小板减少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6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恶性血液病
2015年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是一种非组蛋白,可参与DNA转录,维持基因稳定,另外还可介导炎症反应,对于肿瘤的生长、转移等均有影响。近年来,已有研究证明HMGB1在各种淋巴瘤、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MDS)征等恶性血液疾病中呈高表达状态,并且依赖不同的机制实现其生物学效应。在治疗上使用HMGB1中和抗体还可增加恶性血液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HMGB1作为恶性血液病的治疗靶点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就HMGB1的基本特征,HMGB1在恶性血液疾病中当前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发展前景作一综述。
刘艳娟郑方孙志强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淋巴瘤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达沙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急变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被引量:2
2015年
大多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自然病程是起病于慢性期,其后病情逐步进展进入加速期,继之发生急性变,但约有20%~25%的患者可由慢性期直接进入急变期。伊马替尼作为第1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新诊断CML慢性期患者,显著延长了CML慢性期患者的生存期。但由于不能耐受的毒副反应(20%~25%)以及伊马替尼耐药(20%),40%~45%的患者不得不终止治疗,
谭大为郑方童晓丽赵静詹云孙志强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伊马替尼达沙替尼耐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报道被引量:4
2016年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是一种以骨髓巨核细胞持续增生和血小板增多为特征的骨髓增殖性疾病。由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展,特别是V617F突变等克隆性分子标记的发现,2008年WHO造血与淋巴组织分类将其划归为骨髓增殖性肿瘤。该类疾病间可相互转化,少数亦可转变为急性白血病。
赵静谭大为郑方詹云杜茜陈兴孙志强
关键词:病例报告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TPN22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rs2476601、rs3811021和rs2488457共3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方法收集贵阳医学院附属白云医院和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共100例ITP患者(ITP组)和100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的外周血,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PTPN22基因+1858位点(rs2476601)和3′UTR区rs3811021位点,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启动子-1123位点(rs2488457)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TP患者与对照组PTPN22基因+1858位点均为C等位基因,未检测到T等位基因,无单核苷酸多态性(R620W)存在。PTPN22基因rs3811021位点TT、CT、CC共3个基因型在ITP患者中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86,P=0.158)。T等位基因、C等位基因在两组人群中的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28,P=0.093)。PTPN22基因-1123位点(rs2488457)GG、GC、CC 3种基因型在ITP中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2,P=0.406)。C等位基因和G等位基因在两组人群中的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954)。按性别因素分别比较ITP患者与对照者rs3811021和rs2488457两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证实ITP组和对照组女性人群中3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贵州汉族人群不存在PTPN22基因rs2476601的单核苷多态性;存在rs3811021和rs2488457位点的单核苷多态性,但无性别差异,且与ITP的发病无显著相关性。
孙志强何玲谭大为詹云赵静郑方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3例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例为慢性期,1例为加速期)和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于allo—HSCT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中2例为同胞全合、1例为母供子。2例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年后分别并发颅内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接受allo—HSCT3年后并发颅内化脓性感染。患者中2例表现为剧烈头痛,1例表现为视觉障碍。3例中2例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颅内感染因经予以美洛培南抗感染治疗后好转。结论:接受alloHSCT后发生CNS并发症较少见,但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加强监测排除其他疾病,早期诊断和防治,对改善患者预后非常重要。
郑方谭大为詹云赵静孙志强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免疫疗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正日益受到关注。嵌合抗原受体(CAR)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免疫疗法,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上具有巨大的潜力。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可通过特异性识别靶抗原来杀伤骨髓瘤细胞,使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为可能。该文重点对CAR-T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可能作为CAR-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靶抗原进行了分析。
刘奕晨孙志强郑方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
去甲斑蝥素体外抑制骨髓瘤U266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源于浆细胞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造血系统肿瘤的10%。本研究就NCTD对骨髓瘤U266细胞增殖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分析,意在明确NCTD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并为临床MM的治疗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郑方郭贺贺孙志强
关键词:细胞增殖去甲斑蝥素体外抑制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造血系统肿瘤
去甲斑蝥素对骨髓瘤U266细胞Notch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CTD)对人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Notch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骨髓瘤U266细胞,不同浓度(10、20、40、80μmol/L)NCTD与U266细胞共同孵育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qRT-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Notch2、Hes1、Cyclin D1和P21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20、40、80μmol/L NCTD能抑制U266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抑制效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NCTD可上调瘤细胞中Notch2和P21基因蛋白的表达,同时降低Hes1和Cyclin D1表达。结论 NCTD能够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且能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的发生可能与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2、P21表达上调,Cyclin D1和Hes1的表达下调有关。
郭贺贺孙志强刘艳娟刘奕晨李广郑方
关键词:去甲斑蝥素NOTCH信号通路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细胞凋亡
维A酸联合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引起骨髓坏死1例
2016年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为M3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以贫血、出血、感染为特征,采用全反式维A酸联合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好,完全缓解率达95%,文献报道亚砷酸的不良反应近一半为不同程度的高白细胞血症和分化综合征[1],心脏毒性及肝脏损害也较为常见,约占1/3,其他如水肿、皮肤黏膜损害及消化道不良反应都较轻微,
郑方谭大为陈兴张惠孙志强
关键词:骨髓疾病坏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