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方

作品数:71 被引量:27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3篇腹腔
  • 33篇腹腔镜
  • 21篇切除
  • 20篇手术
  • 18篇切除术
  • 13篇胆囊
  • 11篇胆囊切除
  • 11篇胆囊切除术
  • 11篇术后
  • 11篇结石
  • 10篇胆管
  • 10篇腹腔镜胆囊
  • 10篇腹腔镜胆囊切...
  • 9篇老年
  • 9篇腹腔镜胆囊切...
  • 7篇血管
  • 7篇细胞
  • 6篇胆总管
  • 6篇肥胖
  • 6篇肥胖症

机构

  • 42篇解放军第30...
  • 28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宜春学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藁城市人民医...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71篇郑方
  • 53篇李为民
  • 37篇刘浩润
  • 30篇杜继东
  • 28篇邹一平
  • 20篇许红兵
  • 16篇李虎城
  • 16篇萧荫祺
  • 15篇黄辉
  • 14篇许长涛
  • 13篇赵洪强
  • 13篇王瑞官
  • 12篇戴新
  • 8篇涂向群
  • 7篇黄辉
  • 6篇江兆涛
  • 5篇关长勇
  • 5篇杜国盛
  • 5篇唐发宽
  • 5篇杨波

传媒

  • 1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0篇临床消化病杂...
  • 4篇中国内镜杂志
  • 4篇山东医药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武警医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消化外科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腹部外科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8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的诊治体会(3例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AIP)是一种血红蛋白代谢障碍而引起卟啉或卟啉前体在体内蓄积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是卟啉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极低,多为个案报道。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结合我院3例确诊患者,回顾诊疗过程,总结如下。
郑方李为民许长涛刘浩润杜继东
关键词: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遗传代谢性疾病体内蓄积代谢障碍血红蛋白个案报道
电视腹腔镜脾切除术及断流术被引量:11
1997年
为拓宽电视腹腔镜应用范围,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相继成功地为3例患者分别实施了电视腹腔镜脾切除(LS)、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HLMRPD)以及免气腹装置辅助的腹腔镜脾切除术(GDLS)。3例患者均顺利恢复,无手术并发症。结果表明:LS、HLMRPD、GDLS达到了微创外科手术效果,且经济安全,简便易行。
许红兵萧荫祺李虎城郑方涂向群
关键词:腹腔镜术脾切除术断流术
梗阻性黄疸病人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及意义
2001年
郑方萧荫祺许红兵李为民赵铭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白细胞介素2受体白细胞介素6
利钠肽对老年人非心脏手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2008年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预测老年非心脏手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方法依据术前血浆BNP浓度将62例择期行非心脏手术患者分为两组,A组(42例):BNP浓度≤100ng/L;B组(20例):BNP浓度>100ng/L。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脏事件并计算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等指标。结果A组无心脏事件发生,B组中有14例(70%)发生心脏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浓度>100ng/L预测心脏事件敏感性100%、特异性87.5%、假阳性率12.5%、假阴性率0、阳性预测值70%、阴性预测值100%、准确率90.3%。结论术前血浆BNP浓度>100ng/L对老年非心脏手术心血管事件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肖军唐发宽李进常青关长勇杨波郑方陆宏金文波
关键词:老年人B型利钠肽非心脏手术心脏事件
介入性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术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肝内复发的应用研究
2012年
目的 观察介入性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肝内复发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28例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肝移植术后癌肿复发患者组成TACE组.同期26例未使用TACE及其他抗肿瘤治疗的肝癌肝移植术后癌肿复发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其生存情况,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不良反应等,并记录TACE治疗后肿瘤坏死程度,分析TACE治疗效果.结果 TACE组中位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TACE组治疗后较治疗前AFP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入组1个月后AFP值较入组时显著增加(P〈0.05).TACE治疗能使肿瘤呈大部分坏死,显著降低肿瘤负荷.结论 TACE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癌症复发患者能获得较好疗效,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赵洪强李为民郑方刘浩润杜继东
关键词:肝移植肝癌复发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超声造影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超声造影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大肝癌患者采用TACE联合超声造影引导下RFA治疗,对其治疗前后肿瘤最大直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甲胎蛋白(AFP)、肝功能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除1例发生肝脏衰竭,积极治疗抢救无效死亡外,余47例均手术成功。与术前比较,47例术后AFP、肿瘤最大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1年生存率分别为82.9%(39/47)和61.7%(29/47),中位生存期11.5个月,平均生存期13.8个月。[结论]TACE联合超声造影引导下行RFA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疗效确切。
许帅李为民刘浩润郑方戴新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超声造影射频消融
腹腔镜胆总管空肠吻合术的改良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研究改良非气腹腹腔镜胆总管空肠吻合术 (MGLCJS)的手术设计及其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设计并开展了MGLCJS 5例 ,包括腹腔镜下肝门部胆管狭窄矫形术 1例。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 ,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所开展的MGLCJS达到了微创外科手术效果 ,而且安全简便、省时省费、适合国情、便于推广 ,故值得应用。
许红兵郑方刘浩润李虎城杜国盛李为民
关键词:腹腔镜术胆总管空肠吻合术胆管结石
肿瘤标志物升高的真性脾囊肿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伴随肿瘤标志物CA125及CA19—9异常升高的真性脾囊肿罕见文献报道。现将我院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治疗的3例伴随CA125、CA19—9升高的真性脾囊肿行腹腔镜开窗术治疗的资料报告如下。
郑方邹一平崔洪涛戴新李为民李虎城王瑞官刘浩润江兆涛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CA125
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的诊治经验和教训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AIP)的诊治体会,提高正确诊断率,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结合我院3例患者并文献复习,对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例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误诊误治,确诊后经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早期2例随访24个月无复发,近期1例出院至今随访10个月正常,仍在随访中。结论 AIP症状为多系统多器官表现,易误诊误治,当出现腹部顽固性绞痛且症状和体征不符,尤其伴有黄疸、小便颜色呈葡萄酒色及植物神经损害者,要高度警惕AIP的可能。
郑方李为民许长涛刘浩润
关键词: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
不同营养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比较早期肠内营养和静脉营养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早期的康复情况,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合理营养支持方式。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每组各20例,EN组于术后24 h予以肠内营养支持;PN组于术后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7 d测量患者体重,检测外周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尿素氮、肌酐、血糖、谷丙转氨酶、电解质等,记录肛门排气时间,观察术后有无吻合口漏、肺部及术野感染、腹胀、腹痛等并发症。结果:EN组肛门排气时间为(51.2±4.6)h,PN组肛门排气时间为(84.3±5.6)h,差异显著(P<0.05);首次排便时间EN组为(60.5±8.9)h,PN组为(97.1±10.6)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EN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体重、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水平明显优于PN组,而肝、肾功能情况和电解质水平在两组之间没有差异。结论: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在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体重的维持及各项营养情况理化指标的稳定,而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许长涛李为民郑方戴新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