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咏文

作品数:176 被引量:620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8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8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1篇脑损伤
  • 29篇手术
  • 29篇颅脑
  • 25篇颅脑损伤
  • 23篇血管
  • 22篇伽玛刀
  • 21篇颅内
  • 20篇并发
  • 18篇栓塞
  • 18篇外科
  • 16篇创伤
  • 14篇动脉
  • 14篇动脉瘤
  • 14篇外伤
  • 14篇并发症
  • 13篇三叉神经
  • 13篇下丘
  • 12篇栓塞治疗
  • 12篇伽玛刀治疗
  • 10篇血肿

机构

  • 169篇第三军医大学...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2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沈阳军区总医...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2...
  • 1篇常州市第二人...
  • 1篇解放军第20...
  • 1篇武警江苏总队...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76篇邹咏文
  • 154篇许民辉
  • 65篇陈广鑫
  • 54篇杨东虹
  • 49篇沈光建
  • 47篇张云东
  • 43篇徐伦山
  • 39篇陈立朝
  • 23篇周椿
  • 17篇何奇元
  • 15篇周继红
  • 15篇邓洵鼎
  • 14篇朱佩芳
  • 13篇王正国
  • 13篇姜德福
  • 12篇赵继宗
  • 9篇刘敏
  • 9篇粟永萍
  • 9篇黄显凯
  • 8篇沈光健

传媒

  • 39篇第三军医大学...
  • 15篇创伤外科杂志
  • 12篇中华创伤杂志
  • 7篇重庆医学
  • 7篇中国微侵袭神...
  • 6篇中国神经精神...
  • 6篇中国临床神经...
  • 6篇中华神经外科...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立体定向和功...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四川医学
  • 3篇局解手术学杂...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2篇国外医学(神...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13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 10篇2006
  • 15篇2005
  • 9篇2004
  • 22篇2003
  • 10篇2002
  • 16篇2001
  • 7篇2000
  • 3篇1999
  • 7篇1998
  • 6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1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并发症的防治,以提高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栓塞治疗65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其中采用可脱性球囊58例,铂金微弹簧圈栓塞7例。球囊早脱1例,早泄2例,移位1例;颈内动脉闭塞所引起的脑缺血1例,血栓形成2例,血管痉挛2例,分别进行相应的处理。结果本组无死亡,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3例,经积极处理后,预后良好。结论栓塞技术的提高,栓塞材料的改进,术中、术后发生情况的正确处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陈立朝许民辉杨东虹邹咏文张云东陈广鑫沈光建徐伦山周椿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栓塞并发症
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伽玛刀治疗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分析评估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方法 对 44例患者进行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规化病灶直径 0 .6~ 2 .6cm ,平均 1.4cm。等中心数目 1~ 4个 ,覆盖病灶边缘等剂量曲线为 40 %~60 % ,平均边缘剂量 18.5Gy。随访期 11~ 5 2个月 ,平均 3 3 .7个月。结果 在 3 7例获得MR影像随访资料的患者中 ,2 6例无改变 ,11例病灶有不同程度的缩小 ;术后出血 9人次 ,其中 ,治疗后 2年内的出血率明显多于 2年以后 (P =0 .0 43 )。 43例有症状的患者中 ,3 3例症状改善 ,有效率为 76.7% ,其中 ,癫痫症状的改善达 14例 (82 .4% )。 7例出现与病灶周围水肿样改变症状有关的神经功能障碍 (18.9% )。结论 伽玛刀能降低脑海绵状血管瘤引起的出血风险 ,改善临床症状 ,特别是癫痫症状。由于其并发症相对较高 。
沈光建许民辉邹咏文
关键词:脑肿瘤海绵状血管瘤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成人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特点和治疗被引量:24
2006年
徐伦山许民辉邹咏文何奇元杨东虹张云东陈立朝周椿
关键词:脑室腹腔分流术
培养大鼠下丘脑CRH神经元生长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胎鼠下丘脑神经元的形态、生长变化规律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表达变化。方法 取孕 1 7天胎鼠下丘脑分散培养下丘脑神经元 ,光镜下连续观察神经元胞体直径、突起长度、数目等变化规律 ,应用扫描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CRH神经元的生长变化规律。结果 培养下丘脑CRH神经元 3~ 6天生长速度最快 ;7~ 1 0天神经元细胞数量、胞体直径、突起长度和CRH染色强度均达高峰 ;1 2天后部分神经元可出现退形性改变。结论 培养下丘脑CRH神经元 7~ 1 0天生长迅速趋于成熟 。
张云东朱佩芳王正国周继红许民辉邹咏文黄显凯粟永萍赵继宗
关键词:神经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创伤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总结分析5 0例创伤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临床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15年收治的5 0例创伤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5 0例创伤性脑室内出血具有以下临床特点: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伤,病人多有脑膜刺激征表现及发热,所有病人CT表现为脑室内出血,18例合并原发性脑干损伤。结论 早期诊治能降低创伤性脑室内出血病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陈立朝许民辉邹咏文陈广鑫
关键词:创伤脑室内出血
症状性Rathke囊肿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7年
Rathke囊肿是一种良性的、由上皮细胞排列而成的囊肿,当囊肿逐渐扩大,压迫鞍上、鞍内结构产生临床症状即为症状性Rathke囊肿。主要表现为头痛、内分泌症状、视觉障碍三大症状。CT及MR上表现为界限清楚、圆滑、大小不等的囊性病变,但CT密度及MR信号改变因其内容物所含胆固醇和蛋白质不同而表现为多种多样,应与囊性颅咽管瘤等鞍区囊性病变相鉴别。该病变应行手术治疗,但术式目前还有争议,有人主张仅行囊肿减压和囊壁活检,有人则主张彻底切除囊壁,以防复发。病理学上发现有鳞状上皮化生和炎性细胞浸润则常提示术后可能复发。
许民辉邹咏文
关键词:RATHKE囊肿显微手术CTMR
汶川地震颅脑损伤伤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救治特点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汶川地震德阳市灾区颅脑损伤伤员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救治特点,为提高颅脑损伤救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685例地震颅脑损伤伤员的年龄分布,颅脑损伤类型、受伤部位及救治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大批地震伤员中,颅脑损伤伤员数量位居第二,主要是轻型和中型颅脑损伤。受伤人群主要为青壮年。以头皮裂伤最多见,其次为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头皮裂伤没有明显的部位分布特征,而颅骨凹陷性骨折和硬膜外血肿则有明显的区域性分布:颅骨凹陷性骨折多发生于额和枕部,硬膜外血肿主要见于额颞部。大部分颅脑损伤伤员合并有其他部位损伤,以合并四肢骨折及骨盆骨折最多见。结论地震中应有自我保护意识和措施,才能减轻伤情和减少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强化院前救治中呼吸道的管理,减少窒息的发生,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张云东许民辉顾小红邹咏文周春任明亮程小斌
关键词:地震脑损伤流行病学
1274例颅内疾病伽玛刀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分析 12 74例颅内疾病伽玛刀治疗的效果。方法  1997-2 0 0 3年对 12 74例颅内疾病病人进行治疗。男 674例 ,女 60 0例。平均年龄 43 3岁 ( 4~ 83岁 )。有症状者 12 5 5例 ,无症状者 19例。以伽玛刀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者667例 ,辅助或结合其它治疗方法者 60 7例。共 162 4个靶病灶。靶灶平均最大径 0 4~ 5 3cm。计划治疗参数依疾病的类型、病灶的大小及部位来确定。结果  890例获得不同时期的随访 ,其中 ,784例获得不同时期的影像随访资料。随访期 4~ 5 2个月 ,平均 3 3 .7个月。在 890例获得随访的病例中 ,72 2例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疗效 ,60例出现与放射有关的并发症 ,无放射有关的死亡。
许民辉沈光建耿明英邹咏文陈广鑫陈立朝李飞鹏
关键词:伽玛刀颅内疾病
伽玛刀治疗后脑水肿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确定伽玛刀 (γ-刀 )治疗后脑水肿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一年内有完整随访资料的伽玛刀患者 47例。先探讨 γ刀治疗后脑水肿临床特征 ,然后采用 χ2检验从治疗病灶平均直径是否大于 2 .5 cm、是否有流空效应、治疗前有无病灶周围水肿、靶区内能否确切除外正常脑组织、边缘剂量是否大于 15 Gy诸变量中确定与脑水肿相关者。结果 :γ刀治疗后一年内脑水肿总的发生率为 17% ,多在治疗后半年内发生 ,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良好、无症状性或一过性居者多 ,少数为顽固性或致死性。与脑水肿发生显著相关的因素为病灶平均直径大于 2 .5 cm、靶区内不能确切除外正常脑组织。结论 :放射性脑水肿是γ-刀治疗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在剂量 -容积关系的指导下 ,选择合适病理类型和大小的病灶对于减少 γ刀术后脑水肿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沈光建邹咏文陈广鑫许民辉
关键词:伽玛刀脑水肿
后颅窝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后颅窝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技术,以期提高手术疗效。方法近7年来收治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86例,对其中位于后颅窝的实质性肿瘤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肿瘤部位,显微手术技术...
许民辉邹咏文张云东徐伦山沈光建周椿
关键词:血管母细胞瘤显微手术后颅窝肿瘤
文献传递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