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美英
- 作品数:25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英德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简易肢体约束带的制作及临床应用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改进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约束带,减少约束带给病人带来的不适。[方法]采用棉布、尼龙粘带、人造纤维棉(太空棉)制作简易约束带,经临床应用并与传统约束带约束方法对比观察。[结果]简易约束带比传统约束带操作时间缩短,且无相关并发症,透气舒适,固定牢靠,容易清洗消毒。[结论]制作的简易肢体约束带优于传统约束带。
- 林辛霞邵美英陈阳新
- 关键词:约束带
- 盘源性腰痛的CT及MRI诊断对照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比较分析CT腰椎间盘造影及MRI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6月就诊的50例疑似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MRI、CT平扫及CT椎间盘造影(CTD)检查,比较MRI与CT椎间盘造影对Modic征、HIZ改变及纤维环破裂分型等诊断结果。结果CT椎间盘造影共80个,CTD分型:I型34个,II型22个,III型14个,IV型10个,其中一致性疼痛共31个(38.7%)。MRI上有纤维环后缘高信号区(HIZ)者15个,无HIZ者64个,HIZ对疼痛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29.0%、87.8%。CTD显示Modic征腰椎间盘共12个,其中一致性疼痛11个,不一致疼痛或不同1例。MRI上IV-V级椎间盘退变32个,其中CTD一致性疼痛26个(81.3%),MRI上IV-V级退变一致性疼痛率明显高于I-III级退变患者(P<0.01)。结论CT椎间盘造影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纤维环破裂情况可清晰显示,MRI典型影像征象为HIZ、IV-V级椎间盘退变,预测一致性疼痛与CTD分型关系有利于MRI进一步确定责任椎间盘。
- 刘伟波杨有甜李凤彩邵美英
-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腰痛MRI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应用冰冻生理盐水预防骨水泥渗漏的临床价值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应用冰冻生理盐水对骨水泥渗漏的预防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拟行经皮椎体成形术80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术中应用冰冻生理盐水干预,对照组则常规干预(不应用冰冻生理盐水),术前、术后均行CT检查,比较2组手术前后疼痛评分(VAS)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d VAS评分分别为(2.2±1.0)分、(2.3±1.2)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2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CT复查显示观察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术后1周CT复查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Cobb’角、椎体压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疗效明确,术中应用冰冻生理盐水能显著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
- 刘伟波杨有甜李凤彩邵美英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骨水泥渗漏
- 人结肠癌与结肠腺瘤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研究结肠癌(CC)与结肠腺瘤性息肉(CAP)组织差异定量表达蛋白质谱.方法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技术分别获取结肠癌及结肠腺瘤性息肉组织上皮细胞,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及纳米液相色谱-串联质谱(NanoLC-MS/MS)技术分离鉴定CC和CAP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蛋白质在结肠癌变过程中的生物学意义进行分析.结果 共鉴定266个差异蛋白质,其中103个蛋白质在CC上调,163个蛋白质下调,这些差异蛋白质涉及细胞代谢,免疫,运输,发育,细胞黏附,细胞周期,凋亡等过程.结论 上述差异蛋白质的鉴定为结肠癌癌变机制的研究及分子标志物确定提供了有益的科学依据.
- 黄英李茂玉彭芳肖哲锋李园园李国庆李凌邵美英陈主初
- 关键词:结肠肿瘤腺瘤蛋白质组学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下床边交接班模式的应用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护士交接班模式对交接班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选择传统交接班模式和床边交接班模式进行护士日交班25次,观察两种交接班模式所需的时间及接班者对病人病情的掌握程度。[结果]两种交接班模式所需交接班时间(P<0.01)、接班者对病人病情的掌握程度(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床边交接班模式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床边交接班意识、团队意识和促进护士专业素质的培养,强化护士对病人病情的掌握,缩短交接班时间,使护士的交接班更快捷有效,进而提高交接班质量。
- 林辛霞陈阳新郭亚金邵美英陈锐娜
- 关键词:护士分层级管理交接班模式
- 22例鼻蝶径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 2009年
- 邵美英邓雪娥
- 关键词:显微外科护理
-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纯化的人结肠癌组织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为分析结肠上皮癌变进程中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筛选结肠癌诊断候选标志物,先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纯化人正常结肠组织和结肠癌组织,再采用同位素标记对蛋白质进行相对和绝对定量(i TRAQ),然后结合强阳离子柱分离和反相液质联用(2D-LC-MS/MS)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试验共鉴定了1 042个非冗余蛋白,筛选出与人结肠癌变相关的差异蛋白162个,其中在结肠癌中表达上调的蛋白质68个,表达下调的蛋白质94个,功能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蛋白质涉及内质网蛋白质加工、糖酵解/糖原异生、黏着斑细胞连接、调节微丝组装和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等分子功能。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验证了其中差异蛋白S100A9的表达,证实了定量蛋白质组学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差异表达蛋白质与结肠癌变相关,并有可能成为结肠癌诊断的候选分子标志物,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蛋白质在结肠癌发生和发展进程中的分子机制,为结肠癌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线索。
- 李国庆李园园李茂玉梁旭俊肖哲锋邵美英彭芳张鹏飞陈永恒陈主初
- 关键词:结肠癌生物标志物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样细胞的诱导分化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向肝细胞样细胞的诱导分化,观察诱导分化细胞的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急性肝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并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纤维生长因子-4(FGF-4)及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分别于7、14、21、28d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白蛋白(ALB)、甲种胎儿球蛋白(AFP)、细胞角蛋白-18(CK-18)的mRNA表达,将诱导分化28d的细胞经DAPI染料染色后,经门静脉注入同种异体大鼠体内,经24、48、72及168h分批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肝组织内荧光细胞的分布.大鼠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制作急性肝衰竭模型,将1×106及5×106个诱导分化细胞经门静脉注入大鼠体内,经48、168h采血查肝功,168h处死大鼠,取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大鼠间充质细胞经上述3种细胞因子诱导后,形态和生物学行为方面都发生向肝细胞样细胞方面的转化,经门静脉注入大鼠体内后,有大量该种细胞在肝组织内分布,24h荧光细胞最多,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可持续7d.骨髓间充质细胞的诱导分化细胞经门静脉注入肝损伤模型大鼠体内后,大鼠肝功能有所好转,注入1×106细胞大鼠ALT由注入前238.0±113.5U/L,48h后降至189±68.4U/L,168h后降至149.0±54.2U/L,TBIL由注入前2.9±1.6μmol/L,48h至3.0±1.4μmol/L,168h至1.3±0.3μmol/L;注入5×106个细胞者(ALT)由注入前238.0±113.5U/L,48h后降至169.7±46.0U/L,168h后降至103.7±46.0U/L,TBIL由注入前2.9±1.6μmol/L,48h至2.9±1.3μmol/L,168h至0.9±0.3μmol/L.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可在某些细胞因子的诱导作用下发生类肝细胞样转化,将转化细胞经门静脉植入同种异体大鼠体内后可在肝组织内存活并对大鼠肝损伤有一定修复作用.
- 邢全台孙启龙李栋邢培祥马瑞萍陈丰哲邵美英姚永远关彦彦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细胞肝细胞样细胞诱导分化肝细胞生长因子
- 前瞻性预防PICC置管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研究前瞻性预防PICC置管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98例需留置PICC导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规范选择血管;实验组留置PICC导管前全面评估患者血管状况、患病情况、并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实验组Ⅲ级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与对照组相比,经χ2检验,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充分评估血管状况、患病情况后行PICC置管,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黄世英沈有期李凤姣谢丽娟邵美英钟素娴
- 关键词:PICC深静脉血栓护理
- 避光输注对去甲肾上腺素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比较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简称去甲肾上腺素)在常规与避光输注时的稳定性。方法选用临床上常用3种厂家生产的去甲肾上腺素,以去甲肾上腺素的pH值、含量为因变量,观察时点为时间因素,组别为自变量纳入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模型,分别于0、2、4、6、8、12、24 h对避光组与不避光组的去甲肾上腺素的pH值、含量进行评估。结果 Mauchly球形假设检验(P<0.01)发现,去甲肾上腺素的pH值、含量测定的7次重复测量数据间均存在高度相关性,有随着时间变化的趋势。避光组的pH值在12 h内保持稳定,不避光组2 h内保持稳定;避光组的含量在24 h内稳定,不避光组在24 h时已不稳定。结论去甲肾上腺素避光时较稳定,临床上需避光输注,合理选用输注工具,缩短每次配药后的输注时间。
- 黄世英沈有期李凤姣谢丽娟邵美英钟素娴曾小平陈奇
-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输注避光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