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芳

作品数:40 被引量:20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乳腺
  • 21篇乳腺癌
  • 21篇腺癌
  • 14篇肿瘤
  • 11篇细胞
  • 10篇腺肿瘤
  • 9篇乳腺肿
  • 9篇乳腺肿瘤
  • 7篇乳腺癌细胞
  • 7篇腺癌细胞
  • 7篇癌细胞
  • 5篇手术
  • 4篇术后
  • 4篇淋巴
  • 3篇凋亡
  • 3篇增殖
  • 3篇表柔比星
  • 2篇胆管
  • 2篇信号
  • 2篇胰腺

机构

  • 40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鞍山市中心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大连市第三人...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作者

  • 40篇邱芳
  • 10篇戴显伟
  • 7篇韩思佳
  • 5篇于宏
  • 5篇杨福全
  • 4篇马凯
  • 4篇李晶
  • 4篇何贵金
  • 4篇张文海
  • 3篇王亮
  • 3篇贾实
  • 3篇彭松林
  • 3篇舒红
  • 3篇尹剑桥
  • 3篇戴阳
  • 3篇韩晔
  • 3篇刘臻
  • 3篇张扬
  • 3篇李建一
  • 3篇邢飞

传媒

  • 3篇辽宁医学杂志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2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负压引流术联合乳痈1号方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疗效及对血清黏附因子-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多方向负压引流术联合乳痈1号方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黏附因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将96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超声引导下多方向负压引流术治疗,研究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乳痈1号方治疗。统计2组患者脓腔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乳瘘发生情况、治疗后继续哺乳例数,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VAS评分及ICAM-1、TNF-α、IL-1β的水平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继续哺乳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乳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及血清ICAM-1、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多方向负压引流术联合乳痈1号方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效果显著,可能与明显降低血清ICAM-1、TNF-α、IL-1β水平有关。
尹剑桥王延海韩晔韩思佳何贵金邱芳
原发性乳腺骨肉瘤一例报告
2012年
1病例报告患者女,55岁。因“发现左侧乳房肿物2个月”于2011-0701人本院。患者于2个月前发现左侧乳房有一肿物,2个月来肿物逐渐增大;无任何不适症状,未接受治疗。
韩思佳邱芳张文海
关键词:乳腺肿瘤骨肉瘤病例报告
EPA与ISA联合应用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作用研究
2011年
【目的14g讨二十碳五烯酸(EPA)联合2,3-吲哚醌(ISA)对人乳腺癌细胞毒活性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联用不同浓度的EPA与ISA孵育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不同时间,采用CCK-8法检测IsA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抑制率;以TBA法测定细胞抽提物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用亚硝酸盐分光光度法测定一氧化氮(N0)含量,考察EPA与ISA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13-231的影响。[结果]ISA对MDA-MB-231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PA与ISA联用可加强ISA对细胞的增殖抑制,同时伴有MDA水平的增加及N0含量的降低。[结论]EPA能明显增加IsA对MDA-MB-231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机制之一是EPA增强了肿瘤细胞内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邱芳舒红
M1型巨噬细胞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CD44-Smad1通路的介导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M1型巨噬细胞对人乳腺癌细胞系-7(michigan cancer foundation-7,MCF-7)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以CD44+乳腺癌MCF-7细胞为研究模型,转化人单核细胞系-1(human monocyte cell line,THP-1)为M1型巨噬细胞,培养并收集Ⅰ型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macrophage1-conditioned medium,M1CM),M1CM刺激模型细胞设为M1CM组,同时设立对照组;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侵袭小室实验考察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蛋白表达变化;siRNA转染干扰模型细胞Smad1或CD44蛋白表达。结果:THP1经药物诱导后呈圆形、椭圆形、三角形贴壁生长,部分细胞可见伪足和凸起,细胞可吞噬墨汁粒呈蓝黑色,与M0巨噬细胞相比,细胞中M1巨噬细胞标志物CD80和人血清趋化因子配体9(human CXC-chemokine lig-9,CXCL-9)mRN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01和12.22,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M1CM处理24 h显著增强模型细胞迁移和侵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12和6.73,P值均<0.05)。与CD44小干扰对照(siCON1)相比,M1CM处理24 h明显诱导模型细胞Smad1和CD44蛋白表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66和6.25,P值均<0.05)。与Smad1小干扰对照(siCON2)相比,干扰CD44(siCD44)明显抑制M1CM诱导的模型细胞迁移和侵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17和16.25,P值均<0.05);与siCON1相比,干扰Smad1明显抑制M1CM诱导的模型细胞迁移和侵袭(t值分别为7.38和5.62,P值均<0.05),siCD44明显抑制M1CM诱导的模型细胞Smad1蛋白表达上调(t值分别为14.65和10.02,P值均<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siCON2相比,siSmad1明显抑制M1CM诱导的模型细胞CD44蛋白表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65和11.53,P值均<0.05)。结论:M1CM能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而该作用可能与CD44-Smad1环路信号增强有关。
边小博邱芳韩彦槊于宏
关键词:乳腺癌迁移
胰腺乳头状囊实性肿瘤的病理与临床特点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胰腺乳头状囊性实性肿瘤(solid cystic papillary tumor,SCPT)的病理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小儿外科手术及病理确诊的8例患儿,同时分析同期在成人外科手术及病理确诊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男1例,女14例。10-20岁8例,20-30岁4例,30-40岁3例。平均年龄15.8岁,中位年龄16岁。该肿瘤多以腹胀、腹痛和腹部包块为首发症状,多数肿瘤位于胰头或胰尾。3例行肿瘤切除术,8例行远端胰腺切除术,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仅取病理行活检术。随访3个月-4年,15例患者生存至今,2例复发。镜下观察15例肿瘤均以实性区、囊性区及乳头状突起为其特征。α抗胰蛋白酶免疫组化阳性率100%(15/15),波形蛋白80%(12/1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53.3%(8/15)。15例均诊断为胰腺囊性实性乳头状瘤。结论:胰腺乳头状囊性实性肿瘤多见于青春期女性和年轻妇女,组织病理来源不清,属低度恶性,具有良性临床病程,手术治愈率高,预后良好。
张可仞贾慧敏舒红邱芳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右丙亚胺对乳腺癌术后蒽环类药物化疗所致心脏毒性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分析右丙亚胺对乳腺癌术后蒽环类药物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乳腺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70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术后辅助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右丙亚胺,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心率变化情况、不同时间点的左室射血分数(LEVF)和治疗引起的非心脏毒性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后心率较化疗前明显加快,且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EVF均无明显变化,且两组间各时间点的LEVF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非心脏毒性副反应发生情况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用右丙亚胺可降低乳腺癌术后蒽环类药物化疗所致的心脏毒性副作用,且不会增加非心脏毒性反应。
韩思佳邱芳韩晔刘嘉琦佟德旭何贵金
关键词:右丙亚胺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
^(18)F-FDG PET/CT对乳腺癌随访疗效的评估及与Ki67和COX-2表达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对乳腺癌随访疗效评估的价值及其与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137例患者资料,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预后不良组(47例)和预后良好组(90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显像,计算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采集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评估肿瘤组织Ki67和COX-2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患者术后随访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SUV_(max)患者预后情况,采用Spearman系数分析SUV_(max)与Ki67和COX-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137例患者中复发29例(占21.17%)、转移18例(占13.14%),预后不良47例(占34.31%)。预后不良组SUV_(max)高于预后良好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8,P<0.05);预后不良组Ki67和COX-2阳性率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09,x^(2)=6.086;P<0.05)。SUV_(max)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AUC为0.743,以SUV_(max)>8.90为临界值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70%和84.44%。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中,SUV_(max)>8.90和SUV_(max)≤8.90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不良率分别为60.47%和22.34%;SUV_(max)>8.90的乳腺癌患者Ki67和COX-2表达水平高于SUV_(max)≤8.9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796,Z=12.083;P<0.05);乳腺癌患者SUV_(max)与Ki67和COX-2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08,r=0.570;P<0.05)。结论:^(18)F-FDG PET/CT显像中SUV_(max)对乳腺癌随访疗效评估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且与肿瘤组织Ki67和COX-2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尹剑桥李午生刘彩刚邢飞于宏邱芳
关键词:乳腺癌
米托蒽醌和多西紫杉醇联合用药对乳腺癌治疗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米托蒽醌与多西紫杉醇联合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Ki67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的表达。结果在米托蒽醌与多西紫杉醇共同处理条件下MCF-7细胞成瘤实验的抑瘤率明显上升。用药后,PCNA和Ki67蛋白阳性率降低,PTEN蛋白表达上升。结论米托蒽醌联合多西紫杉醇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对抑制或逆转乳腺癌的发展起到有一定的作用。
邱芳
关键词:乳腺肿瘤米托蒽醌多西紫杉醇
c-FLIP、bcl-xS和caspase-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c-FLIP、bcl-xS和caspase-3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57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和癌周组织中c-FLIP、bcl-xS和caspase-3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癌周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c-FLIP呈过表达,其阳性率及半定量测定均明显高于癌周组织;c-FLIP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级之间有显著相关性,随组织分级增高表达升高。而bcl-xS和caspase-3低表达,其阳性率及半定量测定均明显低于癌周组织。随分级增高,bcl-xS表达下降,同时临床I期乳腺癌bcl-xS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Ⅱ期、Ⅲ期乳腺癌。结论:c-FLIP过表达、bcl-xS和caspase-3低表达是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有望作为判断和监测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邱芳彭松林戴显伟
关键词:乳腺癌CASPASE-3
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被引量:4
2019年
近几十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乳腺导管原位微小浸润(DCISM)定义为导管原位癌(DCIS),肿瘤细胞浸润基底膜,直径<1mm[1],美国癌症委员会(AJCC)称为微浸润乳腺癌。与DCIS相比,DCISM具有更高的远处转移风险[2]。尽管在临床实践中诊断出更多的DCIS,但DCISM并不常见,其发病率不到乳腺癌的1%。
韩思佳金晓明刘臻何贵金邱芳
关键词:乳腺导管原位癌微浸润影像学特征DCIS肿瘤细胞浸润ISM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