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炳辉

作品数:182 被引量:1,192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43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5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47篇外科
  • 38篇手术
  • 38篇颅脑
  • 36篇肿瘤
  • 36篇脑损伤
  • 33篇颅脑损伤
  • 32篇松果体
  • 31篇癫痫
  • 24篇松果体区肿瘤
  • 24篇重型
  • 20篇术后
  • 20篇重型颅脑
  • 20篇外科手术
  • 18篇外科治疗
  • 18篇颅内
  • 17篇重型颅脑损伤
  • 12篇痫灶
  • 12篇细胞
  • 11篇显微外科
  • 10篇神经外科

机构

  • 126篇南方医科大学...
  • 4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8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4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清华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3篇河南省人民医...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3篇空军军医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南昌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82篇邱炳辉
  • 154篇漆松涛
  • 80篇方陆雄
  • 32篇冯文峰
  • 26篇欧阳辉
  • 25篇杨开军
  • 20篇曾浩
  • 18篇张喜安
  • 17篇刘承勇
  • 17篇潘军
  • 12篇李伟光
  • 11篇徐书翔
  • 11篇莫益萍
  • 9篇邓瑛瑛
  • 9篇张永明
  • 9篇黄广龙
  • 9篇彭玉平
  • 9篇包赟
  • 8篇王克万
  • 8篇王军

传媒

  • 23篇中华神经外科...
  • 14篇广东医学
  • 14篇中国微侵袭神...
  • 9篇第一军医大学...
  • 7篇中国临床神经...
  • 6篇中国神经精神...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立体定向和功...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5篇中华创伤杂志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肠外与肠内营...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国外医学(神...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第八届全国创...
  • 2篇第七届全国创...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16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14篇2011
  • 6篇2010
  • 16篇2009
  • 6篇2008
  • 14篇2007
  • 15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1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制定健康青少年血清β-hCG上限值以提高其辅助诊断颅内生殖细胞瘤的效能
张辉张鹏漆松涛邱炳辉
幕上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的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析幕上大型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影像学特征和术中所见与癫痫大发作的关系。方法:对30例以癫痫大发作为首发或主要症状的幕上大型AVM患者的头颅MRI、DSA、PET以及术中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AVM全部位于幕上,以灰白质交界部为主,直径3~6cm者12例,>6cm者18例,其中额顶叶12例(40%),额颞叶10例(33%),额颞顶叶6例(20%),额叶2例(7%),所有病人都可见明确的脑血管畸形流空影像等直接征象;20例(66.7%)病人可见血管畸形周围明确的胶质增生带及脑软化灶等间接征象;12例(40%)病人PET检查显示畸形团所在部位及其周围脑组织低代谢灶;所有病人均手术切除,20例(66.7%)术中可见畸形团周围的淡黄色胶质增生带。结论:大型AVM是引起癫痫大发作的重要因素;AVM的直接和间接征象与癫痫的病因有关;AVM所在部位与癫痫发作有关。
公方和漆松涛邱炳辉冯文峰王益华刘保国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癫痫磁共振成像
颅脑损伤后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记录并分析112例颅脑损伤患者的内分泌情况、急性期并发症和伤后1年症状。结果颅脑损伤后第1天部分患者开始出现垂体功能低下,第3天垂体功能低下发生情况最为严重,从第7天开始逐渐恢复。颅底骨折、弥散性轴索损伤、中线移位>1cm是发生内分泌功能低下的影响因素(P<0.05),垂体功能低下患者急性期肺炎的发生率高于垂体功能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1年垂体功能低下患者头晕、焦虑、肥胖症状发生率高于垂体功能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功能低下是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需要对颅脑损伤患者常规进行内分泌功能检查,并且进行长期的随访。
曾浩包贇李伟光莫益萍邱炳辉
关键词:脑创伤内分泌功能
一种经鼻呼吸过滤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鼻呼吸过滤器,用于改善呼吸技术领域,包括呈拱形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底部开口形成卡入部,连接支架的两侧设有筒状的塞入部件,每侧所述的塞入部件内设有气流通道和可在气流通道内启闭的过滤膜,气流通道具有吸...
王军张平陈嘉志徐朴龙浩杨开军殷延毅张国忠方陆雄彭林邱炳辉张喜安潘军冯文峰漆松涛
提高松果体区肿瘤疗效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漆松涛张喜安邱炳辉方陆雄樊俊陆云涛潘军冯文峰黄广龙李伟光
该研究症对松果体区肿瘤历时10余年进行的系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松果体区蛛网膜及静脉的解剖分布特点,提出了大脑大静脉袖套膜和环中脑膜概念,用以指导松果体区肿瘤的外科学分型和提高手术安全性。2、率先在...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外科治疗肿瘤诊断显微外科治疗
纳洛酮对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血浆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评价纳洛酮对脑外伤的早期疗效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纳洛酮治疗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8例重型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4mg·kg-·1d-1治疗。观察病人的GCS评分、颅内压及头颅CT所示脑水肿的变化,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CRP浓度。结果治疗组在提高GCS评分、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CRP分别为(73.64±8.64)mg/L(、69.23±7.31)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为(37.25±11.45)mg/L,对照组为(48.54±12.07)mg/L,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①纳洛酮综合治疗脑外伤效果明显。②CRP可作为颅脑外伤病情及纳洛酮治疗效果判断的参考指标。
张永明漆松涛邱炳辉方陆雄
关键词:颅脑损伤纳洛酮C反应蛋白
癫痫中多致痫灶放射外科处理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探讨放射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痫中放射靶区确定的方法 ,尤其是针对多致痫灶的情况。方法 69例PET显像提示多致痫灶的病人 ,行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治疗 ,按靶区设定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 ,2 1例 ,靶区为PET提示的致痫灶 ;B组 ,48例 ,靶区包括PET提示的致痫灶和可疑致痫灶。随访 3~ 1 6个月 ,观察两组病例在不同随访时间点的癫痫发作频率变化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 两组病例在三个时间点上均观察到癫痫发作频率较前明显降低 ,两组之间比较亦有显著差别 ,B组的发作频率明显低于A组。两组病例间癫痫控制疗效的比较亦有明显差异。疗效Ⅰ—Ⅱ级病人的比例 ,B组 (48.6 % )高于A组 (33 .3 % ) ;疗效Ⅴ—Ⅵ级病人的比例 ,A组 (2 2 .2 % )高于B组 (1 4 .3 % )。所有病例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PET引导放射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痫 ,具有较高的有效率 ,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PET显像所提示的全部致痫灶中有假阳性情况存在 ,但难以鉴别。在遇到此情况时 ,放射外科靶区应包括PET提示的所有病灶 。
杨开军漆松涛刘承勇王克万邱炳辉李玉芬
关键词:癫痫
磁共振波谱在癫痫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1年
准确的癫痫灶定位 ,明确病灶与脑重要结构及功能区的关系 ,对采取正确的手术方案和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十分重要。近十年来 ,磁共振波谱 (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 ,MRS)从离体脏器与动物实验研究阶段逐渐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已成为检测体内化学成份、组织代谢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对手术前病灶的定侧、定位和评价抗癫痫药物的临床效果均有重要价值。本文就MRS在癫痫中的临床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邱炳辉欧阳辉漆松涛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癫痫
重型弥漫性脑挫裂伤的手术救治策略
邱炳辉方陆雄李伟光漆松涛
松果体区畸胎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畸胎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开颅手术的松果体区畸胎瘤的临床资料及其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颅高压起病16例,CT扫描钙化14例,MRI囊变7例,血清学甲胎蛋白(AFP)增高2例。行枕部经小脑幕人路手术,成熟畸胎瘤6例,未成熟畸胎瘤10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视野缺损3例,随访6个月至5年,复发5例,死亡3例。结论松果体区畸胎瘤多见于儿童男性,常见临床表现是颅高压和共济失调,影像学有形态不规则、钙化、囊变、不均一增强等表现,影像学和血清学检查有助于区分成熟和未成熟畸胎瘤,初次放射治疗无效,应积极手术治疗,术后根据病理结果辅助放疗,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漆松涛邱炳辉方陆雄张喜安周定标
关键词:畸胎瘤显微外科手术预后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