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蔚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预后
  • 4篇细胞
  • 4篇细胞癌
  • 4篇肝细胞
  • 4篇肝细胞癌
  • 2篇神经病
  • 2篇神经病理
  • 2篇神经病理性
  • 2篇神经病理性疼...
  • 2篇受体
  • 2篇疼痛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肝癌
  • 2篇COX多因素...
  • 2篇病理
  • 2篇病理性
  • 2篇病理性疼痛
  • 1篇单盲
  • 1篇凋亡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惠州市中心人...

作者

  • 9篇邢蔚
  • 8篇曾维安
  • 6篇陈东泰
  • 5篇李强
  • 3篇元云飞
  • 3篇欧阳汉栋
  • 2篇谢敬敦
  • 2篇黄洋
  • 1篇朱翠贞
  • 1篇陈祥楠
  • 1篇陈敏山
  • 1篇刘先国
  • 1篇王培宗
  • 1篇黄婉
  • 1篇王美冰
  • 1篇钟伟强
  • 1篇温丽丽
  • 1篇龙浴辉
  • 1篇缪长虹
  • 1篇严俨

传媒

  • 3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癌症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大鼠鞘内阿米洛利及混合可乐定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大鼠鞘内阿米洛利及混合可乐定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能。【方法】102只SD大鼠,体质量(250~300g),随机分成17组(n=6):对照组、阿米洛利组、可乐定组、混合药物组、拮抗组等。鞘内置管后7d制作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SNL模型)。建立疼痛模型前(基础值)、建立疼痛模型后1,3,5,7d及鞘内给药后测定大鼠机械性缩足反应阈值。计算各药物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95%的可信区间。使用Isobolographic评价药物的相互作用。【结果】鞘内单独注射阿米洛利(12.5~100μg)或可乐定(0.5~10μg)可产生时间、剂量依赖性的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P<0.05);鞘内阿米洛利和可乐定混合,可以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鞘内育亨宾(20μg)预处理可以拮抗鞘内阿米洛利、可乐定及阿米洛利混合可乐定的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P<0.05)。【结论】鞘内单独注射阿米洛利、可乐定可以产生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的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鞘内注射阿米洛利可以增强可乐定的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
陈祥楠邢蔚曾维安欧阳汉栋李强王培宗刘先国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痛阿米洛利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在肝细胞癌中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通过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1)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35例肝细胞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NMDAR1蛋白的表达,通过统计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在135例肝癌组织中NMDAR1阳性表达的有107例(79.3%),且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MDAR1在肝癌中高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包膜、卫星结节和血管侵犯相关(P<0.05)。NMDAR1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无复发生存期(P<0.05)与总生存期(P<0.001)明显较短。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揭示,NMDAR1表达水平是肝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与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P<0.05),且具有重要的预后预测价值。【结论】NMDAR1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增加,且与肿瘤分化程度和侵袭转移相关;NMDAR1可作为预测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分子标志物。
陈东泰钟伟强邢蔚黄洋王美冰元云飞曾维安
关键词:肝细胞癌NMDAR1肝切除术COX多因素分析预后
咪达唑仑对人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药咪达唑仑对人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CCK-8增殖实验观察递增浓度20、40、60、80和100μmol/L的咪达唑仑分别各自作用24、48和72 h后对人肝癌细胞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浓度为50μmol/L(Mida50组)和100μmol/L(Mida100组)的咪达唑仑以及PBS对照组(Control组)作用于人肝癌细胞发生的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通过免疫印迹方法观察咪达唑仑对ERK通路的影响。结果咪达唑仑浓度为20μmol/L递增至100μmol/L作用24 h时,人肝癌细胞株Huh7细胞增殖生存率由(88. 55±5. 64)%下降至(47. 71±4. 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浓度为100μmol/L的咪达唑仑作用24、48和72 h的增殖生存率分别为(47. 71±4. 45)%、(25. 69±6. 52)%和(18. 10±2. 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流式细胞实验显示Mida50和Mida100组的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比率分别为(7. 07±0. 41)%和(8. 36±0. 48)%以及(7. 58±0. 47)%和(13. 44±0. 67)%。细胞周期示Control组、Mida50组、Mida100组S期比例分别为(22. 19±1. 07)%、(27. 57±2. 15)%和(38. 11±1. 2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咪达唑仑作用于人肝癌细胞会使p-ERK下调。结论咪达唑仑在体外细胞实验中能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uh7细胞的增殖并呈浓度相关和时间相关,其中可能与咪达唑仑促进其凋亡和细胞周期S期停滞相关,相关机制可能是通过ERK通路实现的。
潘家浩李强陈东泰邢蔚曾维安
关键词:咪达唑仑肝细胞癌增殖凋亡
外周型苯二氮类受体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
2014年
【目的】探讨外周型苯二氮类受体(PBR)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情况以及分析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检测109例肝细胞癌组织中PBR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PBR蛋白在109例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有68例(62.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BR蛋白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包膜、卫星结节灶和血管侵犯相关(P<0.05)。PBR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皆较阴性者短。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BR蛋白表达水平是肝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且具有预后预测意义。【结论】PBR蛋白在肝细胞癌组中表达增加,且与肿瘤恶性程度和侵袭转移能力相关;PBR蛋白可作为对肝癌患者预后评估的独立分子标志物。
潘家浩陈东泰邢蔚黄洋温丽丽朱翠贞元云飞曾维安
关键词:肝细胞癌COX多因素分析预后
瑞芬太尼及芬太尼用于肝癌射频消融术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在老年患者中使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行超声引导下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肝癌患者ASAⅠ~Ⅱ级,年龄≥65岁,随机分为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组(R组,n=30),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组(F组,n=30),分别复合异丙酚血浆靶控输注行全身麻醉,记录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准确定向时间、镇痛效果及麻醉诱导前及术后15,30,60min MMSE(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评分。结果麻醉诱导前及术后15,30,60min两组间MMS评分总的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各时间点比较,R组在术后15,30min的MMs评分明显高于F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内比较,F组术后15min MM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准确定向时间及术中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与芬太尼相比,在老年患者中使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行超声引导下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
邢蔚曾维安龙浴辉欧阳汉栋陈敏山
关键词:瑞芬太尼肝肿瘤射频消融术靶控输注
神经钙蛋白在奥沙利铂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神经钙蛋白(CaN)在奥沙利铂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取鼠龄为6周的SPF级SD雄性大鼠,体重约200~250 g,前期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n=5):生理盐水组和CIPN模型组。CIPN模型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6 mg/kg奥沙利铂诱发其发生外周神经性病变(CIPN),于模型制备前2 d及制备后的1、2、3、4、5、7、14 d,采用von frey细丝测定各组大鼠左后足机械痛缩足阈值(PWT),选择疼痛最高点作为实验点。正式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对照组(处理前)、CIPN模型7 d组、CIPN模型14 d组。于模型制备后7和14 d,痛阈测定结束后,取L_(4~5)段脊髓背角(DH)及背根神经节(DRG),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DH和DRG中Ca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DRG中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小胶质细胞标志物植物凝集素(IB4)、CaN的表达。结果 CIPN模型组大鼠术后第2、3、4、5、7、14天的PWT均较生理盐水组的同时间点的PWT显著下降(P<0.05),且PWT在单次注射6 mg/kg奥沙利铂后的第7和14天到达最低点。在DH中,第7、14天CaN mRNA表达相较于对照组有所下调;在DRG中,第7、14天CaN m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蛋白表达水平与mRNA表达水平保持一致。在DH和DRG中,对照组中GFAP、CaN及IB4、CaN大量共表达,而在CIPN模型7、14 d组中共表达明显减少,且胞体形态发生变化。结论奥沙利铂可能主要积累在DRG和DH中,对周围的神经造成损伤,诱导CaN表达下调,降低PWT值,导致痛觉的发生及感受。
黄婉邢蔚欧阳汉栋谢敬敦黄静秀聂碧林
关键词:奥沙利铂背根神经节脊髓神经痛
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肺部手术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单盲研究
目的 胸腔镜手术(VATS)术后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硬膜外镇痛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但恶心呕吐瘙痒等副作用明显。竖脊肌平面阻滞是新型筋膜间阻滞,其对VATS 术后疼痛及患者恢复质量(Quality of re...
李强苏金佑陈东泰邢蔚曾维安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硬膜外镇痛
多巴胺及多巴胺受体D1水平升高促进人肝细胞癌生长
2021年
背景与目的多巴胺及多巴胺受体D1(dopamine receptor D1,DRD1)是多巴胺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在癌症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多巴胺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分泌水平及DRD1对HCC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了多巴胺系统对HCC的作用,研究了DRD1与HC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多巴胺代谢系统。采用微阵列分析、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及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DRD1的表达。构建了DRD1稳定敲除和过表达的细胞系。采用Transwell、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法检测癌细胞的恶性表型。Western blot检测cAMP/PI3K/AKT/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CREB)信号通路。有研究证实了这一信号通路在纹状体神经元中被DRD1激活并参与了肿瘤进展。建立HCC异种移植瘤用于体内实验。结果多巴胺脱羧酶(dopa decarboxylase,DDC)水平升高及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 A,MAOA)水平下降引起多巴胺代谢失衡,导致HCC局部多巴胺分泌增加。多巴胺促进了HCC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在HCC组织中DRD1表达水平升高,DRD1表达阳性与HCC患者预后差相关。DRD1的表达上调通过调节cAMP/PI3K/AKT/CREB通路,激活HCC增殖和转移的恶性表型,而DRD1下调则发挥相反作用。阻断DRD1逆转了多巴胺对HCC的作用。DRD1选择性拮抗剂SCH23390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均抑制了HCC细胞的增殖和转移。结论在HCC局部多巴胺分泌增加,并促进了HCC细胞的增殖和转移。DRD1对HCC进展起到促进作用,并在多巴胺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可作为HCC潜在的治疗靶点和预后分子标志物。
严俨严俨陈泳花邢蔚邢蔚李强周晓爽谢敬敦谢敬敦缪长虹元云飞曾维安
关键词:多巴胺肝细胞癌预后靶向治疗
胸椎旁阻滞可改善肺癌切除术患者的预后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索胸椎旁阻滞(TPVB)对肺癌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中心2017年1月-2018年5月接受单纯全身麻醉(GA)或全身麻醉联合TPVB(TPVB+GA)下肺癌切除术的初治肺癌患者,并通过对基线特征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最终以1∶2分别纳入47例TPVB+GA行肺癌切除术的患者和94例GA行肺癌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胸椎旁阻滞对肺癌切除术患者5年总生存时间(OS)、无复发生存时间(PFS)、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等的影响。结果 生存分析显示TPVB+GA组患者PFS较GA组显著延长(log-rank P=0.034),其中TPVB+GA组优势比OR 0.45(95%CI,0.33-0.89);进一步对各临床参数作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再次验证了上述结果,TPVB是肺癌手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2,OR=0.33,95%CI,0.16-0.66)。Cox回归生存分析还发现术中瑞芬太尼使用剂量较低与肺癌患者预后较好有显著相关(P=0.017,OR=0.47,95%CI,0.25-0.87),卡方检验则表明TPVB明显降低术中瑞芬太尼剂量。结论 胸椎旁阻滞可延长肺癌切除术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改善预后。
麦冬梅饶艳陈东泰李强何雯曾维安邢蔚
关键词:胸椎旁阻滞肺癌切除术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