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艳军
- 作品数:22 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一种面向空间分离的姿态基准传递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空间分离的姿态基准传递方法,能够消除传统传递路径中的误差影响,提高姿态基准传递精度。包括:利用被释放飞行器自身IMU中陀螺,以承载平台星敏感器测量的惯性姿态为输入,对被释放飞行器陀螺参数进行在轨估计,获...
- 邢艳军范黎明龚立纲高洁何宗波赵会光张乔栋穆东明刘欣武冠群
- 微小卫星及其编队轨道与姿态一体化确定方法研究
- 自主状态确定是卫星控制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对于成本和重量有严格限制的微小卫星,星上敏感器资源及其性能往往有限,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敏感器资源、完成自主状态确定任务、改善卫星轨道与姿态确定的精度,进而提高微小卫星功能密度,已成...
- 邢艳军
- 关键词:微小卫星卡尔曼滤波
- 卫星编队相对轨道与姿态一体化耦合控制方法研究
- 主要研究采用单推力器和反作用飞轮作为执行机构的编队卫星相对轨道与姿态燃料最优耦合控制问题。实际上,采用单推力器的编队卫星其推力矢量的方向依赖于当前姿态和角速度,若编队任务在队形机动时对姿态确定精度有较高要求,其星敏感器应...
- 吴云华曹喜滨张世杰邢艳军郑鹏飞
- 关键词:卫星编队耦合动力学燃料最优高斯伪谱法数学仿真
- 文献传递
- 非质心特征点相对位置和姿态估计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卫星编队飞行中,从星星体上偏离质心的任意特征点,其相对位置和相对姿态运动耦合。本文针对任意点的相对状态估计问题,推导了耦合相对轨道动力学方程和无陀螺相对姿态动力学方程,并且基于PSD敏感器对主星上点光源的视线测量值,提出了基于特征点耦合动力学和质心传统动力学的两种相对状态估计策略。针对每种策略分别设计了EKF和UKF两种滤波算法对相对状态进行估计。最后通过数学仿真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对其计算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种算法均能对特征点的相对状态进行较高精度的估计。
- 邢艳军曹喜滨张世杰何威
- 关键词:编队飞行耦合动力学
- 微小卫星轨道姿态一体化确定算法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突破卫星轨道和姿态参数分别确定的传统模式,提出了以三轴磁强计和太阳敏感器为测量元件的轨道姿态一体化确定算法。由于地磁场是时间和位置的函数,而三轴磁强计指向又与卫星姿态相关,所以三轴磁强计的测量值既与轨道有关,又与姿态有关。充分利用磁强计和太阳敏感器的测量值中包含的轨道和姿态信息,推导出卫星轨道姿态一体化确定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在太阳不可见区域,由于太阳敏感器没有输出信息,只采用磁强计为测量敏感器,按传统模式对卫星轨道和姿态分别确定。最后对2种模式下的滤波算法进行数学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 邢艳军张世杰曹喜滨
- 关键词:磁强计太阳敏感器扩展卡尔曼滤波
- 基于磁强计测量的微小卫星轨道姿态耦合确定方法
- 2015年
- 针对基于磁强计测量的微小卫星,提出了基于串并联混合策略的轨道姿态耦合确定方法。滤波初期,考虑到估计误差较大,采用先地磁场大小测量的轨道确定、后地磁场矢量测量的姿态确定的串联策略;稳定后,采用基于矢量测量的轨道、姿态同步确定的并联策略。为降低轨道、姿态确定的相互影响,设计了基于信息的鲁棒Kalman滤波,通过自动调节增益矩阵处理两个滤波系统间的影响。仿真表明,该方法在提高鲁棒性的同时,还能适当提高状态估计的精度。
- 邢艳军高振良李仲夏
- 关键词:微小卫星磁强计鲁棒滤波
- 基于地磁场的轨道姿态一体化确定被引量:3
- 2009年
- 突破卫星轨道和姿态参数分别确定分而治之的传统模式,提出了利用磁强计和陀螺测量信息同时确定卫星轨道和姿态参数的新方法.利用磁强计提供的地磁场测量值与地磁场模型计算值之间的差值,以及陀螺提供的角速度信息,推导了轨道姿态一体化确定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利用局部可观测性理论定量地计算系统局部可观测矩阵的条件数,进而利用该条件数对系统的可观测性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对本文算法进行了数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邢艳军张世杰曹喜滨
- 关键词:卫星磁强计陀螺扩展卡尔曼滤波
- 一种可多次喷射的分体式射流装置及射流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多次喷射的分体式射流装置及射流方法,属于射流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射流罐、射流罐活塞、喷嘴、补给罐、补给罐活塞、弹簧及至少两个自增压气体发生器,射流罐活塞位于射流罐内,且与射流罐形成动密封,喷嘴通过第一开...
- 蒙波何宗波李志邢艳军欧海峰张志民黄剑斌黄龙飞
- 文献传递
- 粒子束空间传输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
- 2023年
- 全面分析了初始束流分布、发散度、能散度以及地磁场对粒子束空间传输的影响情况,并针对束流长距离传输的静电扩散和地磁偏转效应进行了数值建模及定量的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固定束流能量、流强粒子束,可通过增大初始半径削弱粒子束静电扩散效应达到设计要求;通过背景磁场精确预测,可准确控制束流方向精度。可以看出,研究带电粒子束本身的自洽行为以及与外场的作用,对带电粒子束流的产生、传输特性研究及工程化应用都有重要意义。
- 任三孩邢艳军彭忠黄惠军
- 关键词:粒子束
- 一种可多次喷射的一体式射流装置及射流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多次喷射的一体式射流装置及射流方法,属于射流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射流罐、射流罐活塞、喷嘴、补给罐、补给罐活塞、弹簧及至少两个自增压气体发生器,射流罐位于补给罐内,与补给罐形成嵌套结构,射流罐活塞位于射流...
- 何宗波蒙波邢艳军张志民李志张加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