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启文
- 作品数:112 被引量:231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南山区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一株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和序列比较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并探讨与其它肠球菌序列的差异。方法从1例男性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到粪肠球菌株Deng1(E.fecalis Deng1)。通过Illumina Hiseq2000和Roche454 FLX+进行高通量全基因组鸟枪法测序(high-throughput whole-genome shotgun sequencing)。基因组Contigs和scaffolds通过Newbler汇编软件分析。基因组gap closures通过Sanger测序法确定。通过Phred/Phrap/Consed软件构建圆环型的基因组图,并通过软件Prokaryote Genomes Automatic Annotation Pipeline(PGAAP)进行基因组注释。参考序列和粪肠球菌Deng1基因组之间的系统发育分析(phylogenice analysis)通过muscle软件分析。结果 E.fecalis Deng1圆环形基因组包含2,961,043碱基对,GC含量37.5%。基因组含有2 854个编码序列(CDS),62个tRNA的编码基因,以及4个完整的rRNA基因编码的操纵子。E.fecalis Deng1基因组共有443个毒力因子。E.fecalis Deng1基因组致病岛(PAI)约170kb,含有编码溶细胞毒素、肠球菌表面蛋白Esp和Gls-24-样蛋白等的毒力因子,E.fecalis Deng1含有对链霉素高水平耐药的氨基糖苷类6-腺苷酰转移酶基因(aadK),以及与抗生素耐药相关的emea,lsa和tetM基因。结论完成了一株粪肠球菌完整基因组的测序分析,加深了对LZD耐药流行菌株的认识。
- 郑金鑫董琨陈重潘伟光李多云刘晓军邓启文余治健
- 关键词:粪肠球菌利奈唑胺高通量测序全基因组序列
- 2株利奈唑胺中介粪肠球菌23SrRNAV区基因变异检测
- 2014年
- 目的研究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LNZ)的耐药情况和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接受LNZ治疗患者痰液标本分离的粪肠球菌12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23S rRNA V区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12株菌中,2株为中介株(菌株编号分别为3和6),10株为敏感株。2株中介株均检测到G2576U突变,其中1株(编号6)还同时存在C2424U突变;10株敏感株未检测到变异。C2424U和G2576U突变分别发生在23S rRNA V区基因的R1区和R4区。结论粪肠球菌LNZ中介株中发现23S rRNA V区基因变异,提示临床应密切关注LNZ的MIC变化。
- 郑金鑫李多云陈重邓名贵刘晓军邓启文余治健
- 关键词:粪肠球菌利奈唑胺耐药性抗药性突变
- 胰高血糖素受体拮抗剂-3用于制备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胰高血糖素受体拮抗剂‑3用于制备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胰高血糖素受体拮抗剂‑3,CAS编号为202917‑17‑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公开了胰高血糖素受体拮抗剂‑3的医药新用途,胰高血糖素受体拮抗...
- 余治健温泽文李佩玉邓启文郑金鑫
- 2008-2015年深圳某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分析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起病后30 d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5年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和微生物学资料,分析30 d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121例患者入组,其中MRSA血流感染检出率为17.4%(21/121)。相比较于MSSA血流感染,MRSA血流感染中年龄≥65岁老年患者更多、医院感染和呼吸道感染更为常见(P值分别为0.026、0.035和0.001);并且MRSA血流感染患者中复数菌感染更多和接受了更多的不恰当初始抗感染治疗(P值分别为0.005和0.001)。患者起病后30 d内的死亡率为18.2%(22/121)。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示仅实体肿瘤(OR,8.932,P=0.004)和感染性休克(OR,56.721,P<0.001)是患者起病后3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实体肿瘤和感染性休克,比MRSA感染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中起了更重要的作用。
- 郑金鑫王红燕徐芹珍蒲彰雅李多云陈重邓向斌邓启文余治健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死亡率
- 一种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剂Lo-叔丁酯及其用途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剂Lo‑叔丁酯及其用途,所述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剂Lo‑叔丁酯的化学结构式如式(1)所示。本发明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剂Lo...
- 郑金鑫余治健邓启文尚永朋林志伟陈重孙翔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检测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定植的方法及其试剂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定植的方法及其试剂,所述用于检测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定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CTCA琼脂溶解于蒸馏水中,并进行灭菌,冷却至50‑55℃时,加入利奈唑胺,所述利奈唑胺的浓度为1.5...
- 余治健邓启文程航郑金鑫陈重
- 文献传递
- 四环素耐药粪肠球菌生物膜的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临床四环素耐药粪肠球菌株生物膜的形成特点与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单位收集的251株临床分离的粪肠球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四环素的MIC值;由结晶紫染色检测菌株的生物膜。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四环素耐药基因(tet M、tet S和tet L)、毒力基因(esp、asal、gel E、cyl A和hyl)和MLST分型,比较四环素耐药菌株中生物膜阳性菌株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特点。结果在粪肠球菌临床分离菌株中,四环素敏感、中介和耐药的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流行率分别为50.0%(17/34)、55.6%(10/18)和59.3%(118/199),生物膜的形成比率有逐步升高的趋势;在粪肠球菌表面蛋白(esp)、表面聚集蛋白(asa1)和溶血素激活因子(cyl A)阳性分离物中,生物膜的形成更为常见,四环素耐药株中esp、asal、hyl和cyl A与生物膜形成有相关性;四环素耐药粪肠球菌的耐药基因tet M、tet S和tet L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7.9%(175/199)、0(0/199)和25.6%(51/199)。结论四环素耐药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与耐药基因tet M、tet S和tet L无相关性,与esp、asal、hyl和cyl A等毒力基因有相关性。
- 魏影郭妍柏柳陈艳丽黄嵘赫余治健邓启文李桂秋
- 关键词:粪肠球菌毒力基因生物膜耐药机制
- GSK-J4用于制备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GSK‑J4用于制备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所述GSK‑J4,CAS编号为1373423‑53‑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公开了GSK‑J4的医药新用途,GSK‑J4对多种革兰阳性菌较佳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
- 余治健温泽文李佩玉邓启文郑金鑫
- 人I型干扰素受体亚基稳定表达真核细胞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筛选及鉴定人I型干扰素受体亚基(IFNAR1)稳定表达真核细胞。方法:体外扩增IFNAR1基因片段,将双酶切后扩增片段和pc DNA3.1(+)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c DNA3.1-IFNAR1,转化BL21感受态细菌培养,提取重组质粒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c DNA3.1-IFNAR1转染肝癌细胞系Hep G2,新霉素筛选挑取阳性克隆细胞,蛋白质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分析阳性细胞IFNAR1表达水平。结果:经双酶切和测序验证pc DNA3.1-IFNAR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pc DNA3.1-IFNAR1转染Hep G2经新霉素筛选后获得稳定表达细胞系,蛋白质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证实这些细胞具有较好蛋白表达水平。结论:体外成功构建不同IFNAR1稳定表达水平的Hep G2细胞。
- 余治健李多云刘宝兰刘晓军邓名贵杨唯枝郑金鑫陈重邓启文
- 关键词:重组质粒真核细胞
- 一种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剂Lo-异己基及其用途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剂Lo‑异己基及其用途,所述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剂Lo‑异己基的化学结构式如式(1)所示。本发明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剂Lo...
- 郑金鑫余治健邓启文陈重孙翔尚永朋林志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