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利

作品数:13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畜牧科技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小花棘豆
  • 10篇棘豆
  • 6篇中毒
  • 5篇小花棘豆中毒
  • 5篇棘豆中毒
  • 4篇苦马豆
  • 4篇苦马豆素
  • 4篇和田羊
  • 2篇血清
  • 2篇卵巢
  • 2篇活性
  • 1篇单胞菌
  • 1篇血清检测
  • 1篇血液生理
  • 1篇血液生理生化
  • 1篇血液生理生化...
  • 1篇羊瘤胃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合酶

机构

  • 13篇塔里木大学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13篇邓利
  • 8篇王帅
  • 7篇贾琦珍
  • 7篇陈根元
  • 6篇陶大勇
  • 3篇吴建
  • 3篇何雯
  • 2篇沙爱龙
  • 2篇司帅
  • 2篇葛建军
  • 2篇李建梅
  • 2篇骆春敏
  • 2篇王选东
  • 1篇张玲
  • 1篇白万胜
  • 1篇盛海燕
  • 1篇王雪
  • 1篇岳耀锋
  • 1篇汪澜
  • 1篇王伟

传媒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饲料研究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新疆畜牧业
  • 1篇新疆农垦科技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东北农业科学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年份

  • 6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花棘豆中毒对大鼠卵巢α-甘露糖苷酶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探讨小花棘豆对大鼠卵巢α-甘露糖苷酶(AMA)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小花棘豆的毒性作用机理。将72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低、中、高3个剂量的小花棘豆至典型临床症状出现,攻毒后每7 d每组随机采集2只大鼠的卵巢,检测大鼠卵巢AMA活性及表达的变化。在63 d的试验过程中,试验组及对照组大鼠卵巢高尔基体α-甘露糖苷酶Ⅱ(AMA1)和溶酶体α-甘露糖苷酶(AMA2)均有表达,但各试验组表达转录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试验Ⅰ组大鼠AMA1和AMA2的表达及活性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第63天时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AMA的活性及AMA1的表达均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试验Ⅲ组AMA2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P<0.05),但试验Ⅱ组AMA2的表达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毒可影响大鼠卵巢AMA的活性及其基因的转录表达,且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
王帅贾琦珍邓利陈根元
关键词:小花棘豆苦马豆素卵巢
硬枝碱蓬对卡拉库尔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旨在研究日粮添加硬枝碱蓬对卡拉库尔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8只健康卡拉库尔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日粮添加硬枝碱蓬,试验期30d。研究结果显示,日粮添加硬枝碱蓬可显著提高卡拉库尔羊的生长性能;显著提高血液中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质量浓度、血小板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密度和总蛋白、球蛋白质量浓度(P<0.05);极显著提高血液白细胞数、乳酸脱氢酶活性和钙、磷浓度(P<0.01);显著降低血液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白球比和尿素浓度(P<0.05);极显著降低血液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率、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甘油三酯、总胆红素、肌酐、尿酸浓度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1);虽可增加血液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质量、谷草/谷丙、葡萄糖浓度、钾浓度、钠浓度,可降低血液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小板压积、谷丙转氨酶活性、谷草转氨酶活性、谷氨酰氨转移酶活性、肌酸激酶活性、总胆固醇浓度、氯浓度、镁浓度,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日粮添加硬枝碱蓬可提高卡拉库尔羊的生长性能及抗病能力,增强卡拉库尔羊的运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呼吸能力、抗应激能力、营养状况及肉质,降低卡拉库尔羊血脂,有效保护卡拉库尔羊肝脏、肾脏。
沙爱龙李继兴葛建军司帅邓利李建梅骆春敏王伟盛海燕陶大勇
关键词: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和田羊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体外培养及鉴定被引量:2
2016年
以出生24 h的和田羊羊羔为实验对象,利用胰蛋白酶消化大脑皮质组织后采用贴壁法纯化细胞后进行体外培养,并通过形态学观察、Nissl′s染色、NSE/Hoechst 33258荧光双染、Neuron-specific classⅢβ-Tublin免疫组化染色、CCK-8法和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及纯度,研究和田羊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体外培养特性。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加入3μg/m L阿糖胞苷可提高神经细胞纯度,在体外培养至1~8 d的和田羊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形态和核型均为正常。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和田羊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体外培养模型。
贾琦珍岳耀锋陈根元邓利王帅
关键词:和田羊神经细胞体外培养
不同土壤条件对小花棘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为研究土壤因素与小花棘豆种子萌发间的相互关系,采集生长于阿合奇、阿拉尔和、田地区的小花棘豆种子和土壤,交叉互换土壤分别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比较其差异性,分析土壤差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条件下,小花棘豆种子萌发结果差异较明显,且有机质、氮、磷、钾含量较高,p H值偏低的土壤,小花棘豆种子的萌发率较高;而有机质含、氮、磷、钾含量较低,p H值偏高的土壤,小花棘豆种子的萌发率较低。
吴建何雯邓利陶大勇王雪王选东
关键词:小花棘豆种子土壤萌发
小花棘豆中毒对和田羊脏器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探讨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中毒对和田羊内脏器官的影响,揭示小花棘豆对和田羊的毒性作用机理。以6只小花棘豆中毒和田羊与8只正常和田羊为研究对象,取其脏器,计算脏器指数,采用t检验对2组资料进行差异显著性比较后,再采用简单相关分析方法对小花棘豆中毒与检测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毒和田羊脑、肾上腺、淋巴结、肾脏、垂体、心脏、脾脏、卵巢和睾丸指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肝脏、肺脏和胰脏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但饲喂小花棘豆对和田羊胃肠道指标均无显著影响;分析表明和田羊脑指数与小花棘豆中毒的相关性最强。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毒可导致和田羊实质性器官损伤。
邓利白万胜陶大勇王帅
关键词:小花棘豆中毒和田羊
小花棘豆中毒对和田羊脑组织α-甘露糖苷酶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探讨小花棘豆中毒对和田羊脑组织α-甘露糖苷酶(AMA)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小花棘豆的毒性作用机理。将12只和田羊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试验组每日分别按每千克体质量10 g和20 g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饲喂至典型中毒症状出现为止。试验第35天屠宰后每组采集试验羊的全脑,检测和田羊不同脑区AMA活性及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和田羊脑组织中高尔基体α-甘露糖苷酶Ⅱ(AMA1)和溶酶体α-甘露糖苷酶(AMA2)均有表达,但各试验组表达转录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试验Ⅰ组和田羊各脑区的AMA2的表达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和田羊小脑AMA2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P<0.05),其余脑区AMA2的表达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和田羊小脑和丘脑AMA1的表达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大脑AMA1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P﹤0.05);试验Ⅰ组和田羊小脑AMA1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P<0.05),其余脑区AMA1的表达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不同剂量小花棘豆均可降低和田羊脑组织AMA活性及其mRNA表达量,小脑、大脑和丘脑是其主要作用的靶区,小花棘豆毒性成分可通过影响AMA活性导致和田羊发生中毒反应。
王帅贾琦珍邓利汪澜陈根元
关键词:小花棘豆苦马豆素和田羊
小花棘豆提取物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探讨小花棘豆活性成分的抗炎镇痛作用,通过醋酸扭体法、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法、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法和热板法,观察其作用效果。结果显示,小花棘豆氯仿相与正丁醇相均可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和足趾肿胀,还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其作用效果与阳性药物相当。结果表明,小花棘豆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陈根元贾琦珍邓利王帅
关键词:小花棘豆活性成分抗炎镇痛
硬枝碱蓬对卡拉库尔羊血清中NO含量及NOS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为探讨硬枝碱蓬对卡拉库尔羊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选择8只健康卡拉库尔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羊日粮添加硬枝碱蓬,分别在试验期第10天、第20天和第30天测定卡拉库尔羊血清NO含量及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活性。结果表明:硬枝碱蓬对卡拉库尔羊血清中NO含量及TNOS和cNOS活性均有抑制作用,10 d时抑制显著,20和30 d时抑制均极显著,且随添加时间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表明日粮添加适量的硬枝碱蓬可显著提高卡拉库尔羊机体的抗氧化和抗衰老能力,延长其寿命。
沙爱龙葛建军骆春敏李建梅司帅邓利
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
小花棘豆防除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是新疆草原分布最广泛的有毒植物,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放牧家畜采食后可引起繁殖障碍、中毒死亡,还影响其繁殖和畜种改良,危害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概述了小花棘豆的防除方法,分析牲畜中毒与饲养管理及草原生态的关系,评价了小花棘豆的利用前景。
邓利谢丽何雯吴建陶大勇
关键词:小花棘豆
羊的小花棘豆中毒试验
2015年
为深入研究小花棘豆中毒对羊的影响,将4只羊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试验组。试验组每天按每千克体重10 g的量饲喂小花棘豆干粉,观察临床症状至典型症状出现为止,然后进行组织病理学切片及酶类含量等方面试验,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羊相比,试验组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KP)含量均升高;尿素氮(BUN)、血糖(GLU)、总胆固醇(TC)含量均升高;三酰甘油(TG)含量降低;各组织器官形态病变显著,表明小花棘豆对羊只组织器官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何雯邓利吴建王选东陶大勇
关键词:小花棘豆中毒临床症状血清检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