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东锐

作品数:51 被引量:316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细胞
  • 11篇妊娠
  • 11篇巨细胞
  • 9篇巨细胞病毒
  • 9篇病毒
  • 8篇宫颈
  • 8篇宫内
  • 7篇病毒感染
  • 6篇宫内感染
  • 5篇人巨细胞病毒
  • 5篇人乳
  • 5篇乳头
  • 5篇胎盘
  • 5篇酶链反应
  • 5篇宫颈癌
  • 4篇妊娠期
  • 4篇瘤病毒
  • 4篇产前
  • 3篇鱼腥草
  • 3篇人乳头瘤

机构

  • 36篇华中科技大学
  • 11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佛山市妇幼保...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太和医院
  • 1篇天津市中心妇...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湖北省肿瘤医...

作者

  • 51篇邓东锐
  • 16篇凌霞珍
  • 16篇闻良珍
  • 14篇陈素华
  • 9篇曾万江
  • 7篇王世宣
  • 6篇马丁
  • 6篇左伟
  • 5篇卢运萍
  • 4篇徐茜
  • 4篇乔福元
  • 4篇周媛
  • 4篇王昕荣
  • 3篇蒋敏
  • 3篇朱涛
  • 3篇林星光
  • 3篇程琛
  • 3篇李红雨
  • 3篇刘兰清
  • 3篇熬黎明

传媒

  • 7篇中国妇幼保健
  • 6篇中华产科急救...
  • 5篇德国医学
  • 4篇中国妇幼健康...
  • 3篇实用妇产科杂...
  • 3篇中国实用妇科...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

  • 2篇2020
  • 5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 6篇1999
  • 2篇1997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鱼腥草体外抗巨细胞病毒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研究中药鱼腥草体外抗豚鼠巨细胞病毒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金叶败毒和更昔洛韦为对照药物,用细胞病变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鱼腥草抗豚鼠巨细胞病毒的最大无毒浓度、最小有效浓度和治疗指数。结果鱼腥草、金叶败毒和更昔洛韦的最大无毒浓度分别为30,3 mg.mL-1和100μg.mL-1,最小有效浓度分别为300,30和10μg.mL-1,治疗指数分别为100,100和10。结论中药鱼腥草在体外具有抗豚鼠巨细胞病毒的作用,且毒性较小。
王昕荣陈素华刘海智张心红邓群蓉陈莉邓东锐
关键词:鱼腥草巨细胞病毒
母儿间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研究母儿间单纯疱疹病毒 (HSV)感染及其垂直传播状况。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筛查 45 5例孕妇HSV特异性抗体 (IgM、2型和 1型IgG) ,并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检测抗体阳性孕妇的胎儿组织及其附属物中HSV2型DNA的表达。结果 孕期HSV1型和 2型感染率分别为 85 2 7%、47 69%。异常组HSV2型IgG抗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HSV宫内感染率为 4 2 4%。羊水、胎盘及胎儿组织中均可检出HSV2型DNA。结论 妊娠期HSV感染较常见 ,其中HSV2型感染与流 (早 )产、畸形等异常孕产史关系密切。ELISA法结合PCR技术是诊断HSV宫内感染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邓东锐闻良珍凌霞珍
关键词:HSV2母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宫内感染PCR技术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5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恶性潜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2008年
目的通过构建和筛选持续表达HPV16E5的细胞SiHa/16E5,探讨HPV16E5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利用pEGFP—C1构建HPV16型E5的正义全长真核表达载体并稳定转染SiHa细胞;利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转染前后E5和P21基因的mRNA和GFP+E5和P2t蛋白的变化;利用MTT法检测SiHa细胞稳定转染后的增殖活性;利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和裸鼠成瘤实验分别在体内外验证了SiHa/16E5细胞的致瘤情况。结果稳定转染携带HPV16全长E5基因的质粒后,SiHa细胞中E5基因的mRNA和相应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而P21的表达则明显下调;MTF结果显示稳定转染后细胞的增殖活性与转染空载体细胞和未转染细胞比较明显增高(P〈0.05);软琼脂克隆形成结果示:SiHa/16E5细胞组的可隆形成数为33.4±1.6,与空质粒对照组细胞(15.1±3.1)及未转染组细胞(16.3±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鼠成瘤实验结果显示,4个实验组在共20d的观察中,SiHa/16E5组裸鼠成瘤明显快于其他3个对照组(P〈0.05)。结论HPV16E5可降低宫颈癌SiHa细胞中P21的表达,加强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和成瘤效应。
廖书杰邓东锐夏曦韩凌斐胡晓继白向阳王薇卢运萍王世宣马丁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
宫内感染的诊断及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2000年
宫内感染是长期困扰我国优生优育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HCMV是引起宫内感染和先天异常的最主要致病原,孕妇活动性感染后可导致流产、死胎、畸形等,或出现智力低下、视听障碍等远期后遗症。HCMV侵入人体后可无任何临床表现,而目前国内外尚无安全有放的防治措施,因此建立可靠、迅速而简便的宫内感染诊断方法是迫在眉睫的任务。然而传统采用的病毒分离过于费时,免疫学方法等敏感性、特异性又较差,虽然目前国内外已有宫内感染诊断的零星报道,但样本量少,范围小,且多检测的是孕中期的羊水。
闻良珍邓东锐
关键词:宫内感染
胎盘植入患者胎盘原位保留治疗被引量:5
2014年
胎盘原位保留是治疗胎盘植入的一种保守性疗法,随着辅助治疗技术的进步,使胎盘原位保留治疗的疗效逐渐获得肯定。本文就胎盘原位保留的治疗方法和辅助疗法及其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以及疗效的评估进行讨论。
何梦舟邓东锐
关键词:胎盘侵入性甲氨蝶呤宫腔镜检查
亚临床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垂直传播途径的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 探讨亚临床型人乳头瘤病毒 (humanpapillomavirus ,HPV)感染的垂直传播途径。 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于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4月间应用共有引物多聚酶链反应 (CP 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RFLP)分析技术 ,对 183例孕妇亚临床型HPV感染垂直传播进行研究。结果 孕妇宫颈分泌物、外周血及羊水HPVDNA检出率分别为 35 5 1%、5 1 11%和 2 5 0 0 % ;经产道、胎盘的垂直传播率分别为4 0 74 %和 5 2 17%。结论 亚临床型HPV感染的垂直传播途径除经产道、羊水外 ,尚有血行性经胎盘传播的可能。
邓东锐闻良珍凌霞珍
关键词:亚临床型HPV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产道羊水宫颈分泌物
HOXA10基因在分娩发动前、后胎盘绒毛中的表达
2012年
目的:探索HOXA10与分娩发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正常自然分娩组(临产组,n=11)和足月未临产组(选期剖宫产组,n=15)胎盘绒毛中HOXA10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OXA10在临产组胎盘绒毛中仅有弱表达,而在剖宫产组胎盘绒毛中呈较明显的阳性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均显示,HOXA10mRNA和蛋白在临产组胎盘绒毛中仅有弱表达,而在剖宫产组中呈较明显的阳性表达(P<0.05)。结论:临产时HOXA10基因表达下调可能引起孕激素的效应减弱,即"功能性孕激素撤退",从而参与分娩发动。
何泓李天陈琼华刘嵘邓东锐濮德敏
关键词:HOXA10胎盘绒毛孕激素分娩发动
HCMV宫内感染对婴幼儿智力和听觉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儿的脑发育状况、认知能力及听觉发育状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4 412例孕妇外周血中HCMV IgM,对HCMV IgM阳性孕妇进一步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胎儿附属物中人巨细胞病毒晚期mRNA,其中1项阳性者为宫内感染组(92例),2项均为阴性者为对照组(88例),联合应用头颅超声、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人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儿出生时及婴幼儿期的听力、智力发育状况.结果 宫内感染儿在出生和出生3个月时头颅超声异常率皆高于对照组(P=0.011;P=0.032);宫内感染儿出生后4个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异常率高于对照组(χ^2=12.515,P〈0.001).宫内感染儿智力发育指数显著落后于对照组(t=4.637,P〈0.01);应用韦氏学龄前及幼儿智力量表(WPPSI)追踪测试患儿,其智能迟缓率仍高达20.00%.结论 人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可引起婴幼儿神经系统病变、智力发育迟缓及听力障碍.
郝海燕邓东锐闻良珍陈素华熬黎明刘兰清左伟李静凌霞珍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智力听觉发育
生殖道亚临床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分娩方式的决择
2005年
目的探讨孕妇生殖道亚临床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母儿间传播途径及分娩方式的决择。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分型技术(GP-PCR)研究152例孕妇生殖道亚临床型HPV感染状况及母儿间传播途径。结果孕妇宫颈分泌物中HPVDNA检出率为3621%,外周血HPVDNA检出率为5278%,均以HPV16和18型为主;母儿间经产道的传播率为4091%,血行性经胎盘的传播率为5789%。结论母儿间HPV感染传播途径除经产道、羊水传播外,尚有血行性经胎盘传播可能。因此,孕妇生殖道亚临床型HPV感染并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
邓东锐闻良珍凌霞珍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分娩方式多聚酶链反应
Pin1在宫颈癌中过表达及其与Ki67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表达、与Ki67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宫颈癌组织中Pin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Ki6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宫颈癌组织中Pin1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2)从正常宫颈到CIN再到浸润癌Pin1蛋白表达逐渐增强(P<0.05);3)Pin1蛋白过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但宫颈腺癌Pin1表达明显高于宫颈鳞癌(P<0.05);4)Pin1过表达与Ki6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1)Pin1过表达与宫颈癌细胞增殖有关,参与宫颈癌发生发展;2)Pin1过表达可作为宫颈癌诊断的辅助指标。
李红雨石小燕徐茜邓东锐王世宣卢运萍马丁
关键词:子宫颈癌KI67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