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颖川

作品数:66 被引量:161H指数:7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5篇脊柱
  • 36篇侧凸
  • 35篇脊柱侧
  • 35篇脊柱侧凸
  • 19篇特发性脊柱
  • 19篇特发性脊柱侧...
  • 18篇青少年特发性
  • 16篇青少年特发性...
  • 10篇手术
  • 10篇椎弓
  • 10篇椎弓根
  • 10篇椎弓根螺钉
  • 10篇外科
  • 10篇螺钉
  • 8篇术后
  • 8篇矫形
  • 7篇引流
  • 6篇韧性
  • 6篇柔韧性
  • 5篇融合术

机构

  • 66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66篇赵颖川
  • 61篇李明
  • 31篇陈自强
  • 30篇朱晓东
  • 24篇白玉树
  • 19篇王传锋
  • 17篇杨长伟
  • 13篇贺石生
  • 13篇翟骁
  • 13篇魏显招
  • 11篇陈凯
  • 11篇周潇逸
  • 9篇吴大江
  • 9篇李博
  • 9篇王传峰
  • 7篇胡文
  • 6篇杨明园
  • 6篇倪海键
  • 6篇张晶涛
  • 6篇毛宁方

传媒

  • 10篇脊柱外科杂志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 7篇2013年上...
  • 4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第十一届全军...
  • 2篇第三届中西医...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第二届泛长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9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omparison of the pedicle screws placement between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deviceand normal pedicle finderin posterior surgery of scoliosis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ccuracy and time using of pedicle screw placement betweenelectronic conductivity de...
白玉树陈自强赵颖川朱晓东李明
脊柱侧凸临床病例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脊柱侧凸临床病例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 方法:应用Visual FoxPro 6.0数据库软件建立“脊柱侧凸临床病例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录入我院自1997年1月-2008年1月间1149例脊柱侧凸患者...
杨长伟李明贺石生赵颖川王传峰陈自强
关键词:脊柱畸形脊柱侧凸循证医学
文献传递
一种脊柱外科钝头椎弓根螺钉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柱外科钝头椎弓根螺钉,所述的椎弓根螺钉由U形钉头和螺钉杆一体式连接构成,所述的U形钉头开有安装连接棒的槽孔,槽孔内设有螺纹,所述槽孔的下方设置有一正六边形凹槽;所述U形钉头的外侧壁对称设置有四个向内凹...
魏显招周潇逸李博张子程赵颖川程亚军邵杰陈凯陈自强李明
文献传递
钴铬棒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矫形手术中使用不同内固定棒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AIS患者临床资料(n=134).根据手术中使用的内固定棒类型将患者分为钴铬棒(cobalt chromium,CoCr)组(n=33)和同直径的钛棒(titanium,Ti)组(n=101).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拍摄脊柱X线片并测量冠状面主弯Cobb角、胸椎后凸角、胸腰段前凸角、腰椎前凸角,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CoCr组患者主弯角度术后为14.72°±5.01°,末次随访为16.12°±5.48°,末次随访主弯角度丢失1.40°±3.07°;胸椎后凸角术后为22.19°±5.44°,末次随访为21.27°±5.34°.Ti组患者主弯角度术后为17.37°±12.10°,末次随访为20.25°±9.56°,末次随访主弯角度丢失2.89°±4.27°;胸椎后凸角术后为18.02°±7.98°,末次随访为16.53°±6.93°.2组术后主弯角度、末次随访主弯角度、末次随访主弯角度丢失、术后胸椎后凸角、末次随访胸椎后凸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IS矫形中,与钛棒相比,钴铬棒可在冠状面上提供更大的矫形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由于矫形引起的矢状面胸椎后凸角减少,维持较好的矢状面生理曲度.
杨武李志鲲翟骁孙晓飞赵颖川陈自强白玉树朱晓东李明
关键词:胸椎脊柱侧凸脊柱融合术内固定器
椎弓根螺钉间隔置钉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5年随访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估对具有良好柔韧性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间隔置钉三维矫形术后随访5年以上手术疗效。[方法]对51例侧凸角度<75°,柔韧度>40%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间隔置钉三维矫形,分析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主弯侧凸Cobb角、顶椎旋转、冠状面平衡、矢状面平衡及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等。[结果]主胸弯侧凸Cobb角由术前(53.6±6.6)°矫正为(15.8±7.4)°,末次随访为(17.7±6.1)°;顶椎旋转由术前(21.4±7.1)°矫正为(9.6±3.0)°,末次随访时为(11.0±3.3)°;冠状面C7铅垂线与骶正中线距离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分别为(-6.3±11.2)mm、(-3.7±8.0)mm、(-3.9±5.5)mm;矢状面C7铅垂线与S1椎体后上缘距离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分别为(-13.3±10.7)mm、(-2.1±5.2)mm、(-2.9±5.0)mm。患者侧凸Cobb角、顶椎旋转、冠状面及矢状面平衡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例内固定失败,3例出现远端延长现象,1例发生伤口表浅感染。术中平均失血量为825 ml,手术时间为155 min。与常规手术方式相比,本组患者椎弓根螺钉置钉数量减少52%。[结论]对于良好柔韧性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间隔置钉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并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节省手术费用等优点。
王超张国友李明朱晓东白玉树魏显招王传锋赵颖川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椎弓根螺钉三维矫形
选择性TLIF结合Ponte截骨后长节段矫形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
目的:探讨使用后路选择性减压、TLIF结合顶椎区Ponte截骨后附加长节段矫形固定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可行性、适应症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8例以下肢间歇性跛行...
李明黄轩赵颖川陈自强张国友倪海键白玉树朱晓东
全脊柱核磁共振成像法评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全脊柱MRI检查法测量Cobb角的可行性。方法 2名研究者分别对6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后前位及侧位X线片和全脊柱MRI片测量主弯及次弯Cobb角、T5-T12后凸、顶椎旋转,记录测量时间和测量的上下端椎,2名研究者在1周后进行重复测量。对比X线片和MRI测量结果使用Pearson相关法,而研究者之间和研究者内部进行可靠性评估。结果研究发现在所有X线片和MRI测量结果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主弯Cobb角(R=0.912),代偿弯角度(R=0.826),后凸(R=0.939)。X线片和MRI测量结果的研究者组间主弯Cobb角的可靠性分别是R=0.958,0.889;代偿弯Cobb角的可靠性分别是R=0.948,0.858;椎体旋转R=0.954是有显著性的。X线片和MRI测量结果的研究者组内主弯Cobb角的可靠性分别是R=0.965,0.966;代偿弯Cobb角R=0.949,0.944,均有显著性。结论研究结果示MRI能够获得的冠状面和矢状面测量结果与传统X线片测量结果有高度相关性。另外,MRI除具有可靠的椎体旋转测量外,MRI最大优势就是无辐射,并可替代用于AIS诊断性评估。
李志鲲江远亮李超赵颖川白玉树朱晓东李明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影像诊断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柔韧性影响因素分析及仰卧侧屈角度的预测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柔韧性影响因素,探讨预测指标,初步建立仰卧侧屈位Cobb角角度的预测模型。方法通过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150例患者(包括胸椎侧凸和胸腰段/腰椎侧凸共216个)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位X线片和仰卧侧屈位X线片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用仰卧侧屈位X线片矫正率作为柔韧性指标,与站立位冠状面Cobb角、年龄、性别、Risser征、是否主侧凸和侧凸位置6个指标进行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筛选相关因素;采用同样方法 ,分析6个指标与仰卧侧屈Cobb角的关系。结果站立位冠状面Cobb角(P<0.01)和侧凸位置(P<0.01)与柔韧度存在明显线性回归关系。站立位冠状面Cobb角(P<0.01)、侧凸位置(P<0.01)和是否主侧凸(P<0.01)与仰卧侧屈Cobb角存在明显的线性回归关系。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站立位冠状面Cobb角每增加10°,柔韧度约减少8%,胸椎侧凸柔韧性平均比胸腰段/腰椎侧凸低10%。站立位冠状面Cobb角>45°的胸椎次侧凸和>50°的胸腰段/腰椎次侧凸,成为结构性侧凸几率较大。结论站立位冠状面Cobb角和侧凸位置是显著影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柔韧度的因素,实验探讨了1种预测仰卧侧屈Cobb角角度的简单方法 ,解决了临床实际问题。
陈自强谢杨徐瑾王传锋杨长伟赵颖川张晶涛易红蕾李明
关键词:青少年脊柱侧凸柔韧性仰卧位
颈前路非融合与融合技术联合应用治疗颈椎病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价颈前路融合与非融合技术联合应用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6月期间,采用前路减压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联合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治疗28例颈椎病患者,手术涉及二个椎间隙19例,涉及三个椎间隙9例,置换和融合为相邻间隙24例,非相邻间隙4例。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和颈椎残障功能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定,按Odom标准评定治疗效果。根据术前、术后、随访时的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观察植骨融合、内固定及人工椎间盘的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70~150min,平均85min;出血量50~300ml,平均180ml。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呼吸困难,对症处理后症状逐步好转。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椎动脉损伤及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经过14~39个月(平均2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内置入物无松动、移位,植骨融合时间在3~8个月,平均4.5个月;所有人工椎间盘置换节段运动功能良好。术前JOA评分为10.3分,末次随访时为13.8分,平均改善率为52.2%;术前NDI评分为38.5分,末次随访时为22.3分,较术前显明改善(P<0.01)。末次随访时按Odom标准评定手术疗效:优14例,良8例,尚可5例,差1例。结论:颈前路融合与非融合技术联合应用可综合两种技术的优点,在彻底减压的同时,减可少固定融合节段。
毛宁方赵颖川倪海健李明王传锋吴云刚白玉树朱晓东石志才
关键词:颈椎病非融合
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柔韧性与矫正率的关系:比矫正率能消除柔韧性的影响吗?
李明杨长伟朱晓东吴大江赵颖川陈家瑜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