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继革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切除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手术
  • 3篇切除术
  • 3篇开腹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修补术
  • 2篇乳腺
  • 2篇转开腹
  • 2篇外科
  • 2篇无张力
  • 2篇无张力修补
  • 2篇无张力修补术
  • 2篇腹股沟
  • 2篇腹腔镜胆囊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机构

  • 9篇新疆生产建设...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市陈星海...

作者

  • 10篇赵继革
  • 7篇刘全新
  • 3篇熊翔
  • 3篇陈惠明
  • 3篇黄惠
  • 3篇刘真
  • 2篇张伟耀
  • 2篇饶智
  • 1篇赵象文
  • 1篇邓惠玲
  • 1篇康志奇
  • 1篇刘真

传媒

  • 3篇新疆医学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华当代医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下疝无张力修补术与开腹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及并发症对比与评价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疝无张力修补术与开腹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从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实验组则应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对各小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经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后,各组效果截然不同,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且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对照组少,各组间统计数据显示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相对于开腹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治疗更具一定的优势,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了患者早日恢复。
涂道府赵继革刘全新
关键词:疗效并发症
腹腔镜下不同手术路径及缝合方法个体化治疗小儿疝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手术路径及缝合方法治疗小儿疝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及便捷性。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6例腹股沟疝患儿根据具体情况分为3组,60例行腹腔镜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A组),26例于腹腔镜下双重结扎内环口(B组),20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并用脐内侧韧带覆盖内环12(c组),观察对比3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操作难度、围手术期并发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3组手术均顺利完成,A组术后1例脐部切12发生线结反应,余均无大出血、肠管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均无明显疼痛。3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5个月-3年,A组复发2例,B组术后2年复发1例,c组无一例复发。A、B两组复发率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小儿疝应依据患儿年龄、疝环类型与大小、初发复发等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主要步骤“疝环高位缝扎”不变的基础上,灵活选择附加术式,以期取得更完美的疗效。对于巨大疝及年长患儿单纯行腹腔镜单重或双重高位结扎疝囊是不够的,镜下用脐内侧韧带覆盖内环口是有必要的,且操作便捷、安全、有效。
张伟耀邓惠玲赵象文赵继革
关键词:腹股沟腹腔镜检查个体化医学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转开腹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02年2月~2004年8月实施的186例LC转开腹手术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转开腹率3.23%(6/186),术前手术适应症掌握不严、选择病例不当4例(66.7%)术中因出现技术性并发症而导致强迫性开腹2例(33.3%)。结论: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是术前诊断不确切,术者经验不足,病变复杂,胆管解剖不清。
陈惠明赵继革黄惠熊翔饶智刘全新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
高频彩色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通过分析40例行乳腺高频彩色超声并经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并评价高频彩色超声对女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明确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40例患者,共43个病变的高频彩色超声图文报告,记录其超声下特征与超声表现,与实际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结果:高频彩色超声对Ⅰ~Ⅴ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3.75%、84.61%、75.00%、75.00%、66.66%。结论:高频彩色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特别是Ⅰ、Ⅱ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阳性诊断率高,是本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可作为其首选诊断手段。
刘真赵继革刘全新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高频彩色超声
腹股沟疝前、后入路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对照研究
2013年
目的:对成年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补片进行前入路手术(Lichtensten)和后入路手术(Kugel),比较2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2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前入路组与后入路组2组,每组31例,分别进行前入路手术(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和后入路手术(腹膜前间隙修补),比较2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及住院期间费用,评价2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在平均手术时间、异物感、腹股沟疼痛感、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等方面,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切口血清肿、术后尿潴留、复发率等方面。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入路手术治疗成年腹股沟疝具有一定优势。
赵继革张伟耀刘全新刘真涂道俯安维科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前后入路
进展期胃癌联合脏器切除术18例报告
2010年
刘全新赵继革
关键词:联合脏器切除术进展期胃癌手术死亡外科技术肿瘤负荷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相关因素分析
2005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转开腹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2002年2月-2004年8月实施的186例LC转开腹手术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转开腹率3.23%(6/186),术前手术适应症掌握不严、选择病例不当4例(66.7%),术中因出现技术性并发症而导致强迫性开腹2例(33.3%)。结论 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是术前诊断不确切,术者经验不足,病变复杂,胆管解剖不清。
陈惠明黄惠赵继革熊翔饶智刘全新
关键词:转开腹手术手术适应症中转开腹强迫性
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预防吻合口瘘67例临床分析
2016年
食管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主要以老年群体为主,其发病率、死亡率高,已成为我国仅次于胃癌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食管癌切除术仍然是目前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患者五年存活率20%~36%。
赵继革刘真
关键词:吻合口瘘颈部吻合全身中毒症状颈部食管左颈部
全肠外营养在腹部外科的应用(附55例报告)
2005年
陈惠明黄惠赵继革熊翔康志奇
关键词:全肠外营养腹部外科病人
17例隐匿性乳腺癌诊疗体会
2018年
目的:总结隐匿性乳腺癌患者诊疗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及对该病的诊疗方法,改善对该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治疗的17例确诊为隐匿性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及出院后随访结果。17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均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在术后根据其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结果施予内分泌治疗、放化疗等治疗方案。结果:17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中,有14例在乳房标本中发现原发肿瘤,其中乳腺导管内癌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1例,原发肿瘤径长范围为0.41~1.32 cm,3例在乳房标本内未发现原发肿瘤;在17例患者的乳房标本中癌细胞转移腋窝淋巴结数量范围为6~25个,平均7.35个;17例患者出院后随访1~5年,其中1例在术后第2年因骨转移死亡,2例在术后第2年因脑转移死亡,2例分别在术后第3、4年因肺转移死亡,剩余12例均无病存活。结论:隐匿性乳腺癌并无特异性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测以及腋窝淋巴结检查对本病的确诊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本病的治疗应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在术后应综合考虑各类检查结果及患者现实情况,选择内分泌治疗、放化疗、生物治疗等治疗方案,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效果。
刘真赵继革刘全新
关键词:乳腺癌隐匿性疾病病理组织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