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红顺

作品数:15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篇高温高压
  • 5篇CO2
  • 3篇属间
  • 3篇CO
  • 3篇H2S
  • 2篇氧化动力学
  • 2篇酸性
  • 2篇酸性溶液
  • 2篇氢损伤
  • 2篇环境介质
  • 2篇基金
  • 2篇机械活化
  • 2篇合金
  • 2篇腐蚀速率
  • 2篇复合材料
  • 2篇高温
  • 2篇X65钢
  • 2篇16MN钢
  • 2篇AL
  • 2篇FE

机构

  • 15篇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

  • 15篇赵红顺
  • 13篇周琦
  • 8篇贾建刚
  • 7篇张俊喜
  • 6篇马勤
  • 4篇南雪丽
  • 3篇常春蕾
  • 3篇孟倩
  • 3篇臧树俊
  • 3篇郭铁明
  • 2篇邹欣伟
  • 2篇常春雷
  • 1篇季根顺
  • 1篇易育强
  • 1篇刘建军
  • 1篇陈辉
  • 1篇程新兰

传媒

  • 6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开发与应...

年份

  • 1篇2009
  • 10篇2008
  • 4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X-60管线钢在含H2S及高温高压CO2酸性溶液中的腐蚀特征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失重法、SEM、XRD及电子探针微观分析等方法,研究了X-60管线钢在5种不同高温条件及2MPaCO2分压的饱和H2S的CO2酸性溶液中的腐蚀特征。结果表明,在90-210℃范围内,X-60管线钢发生了严重的CO2/H2S腐蚀,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点蚀或蚀坑群;随着温度的升高,X-60管线钢的腐蚀速率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表面生成了以硫化铁为主的腐蚀产物膜;钢的显微组织会影响其腐蚀特征,在CO2/H2S腐蚀引起的点蚀与氢损伤的协同作用下,一定程度上形成了X-60管线钢表面独特的腐蚀特征。
周琦贾建刚赵红顺常春雷张俊喜刘建军
关键词:CO2/H2S腐蚀高温高压氢损伤
包裹法制备MoSi_2/Cu基合金复合粉体的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非均相成核法制备了二硅化钼弥散强化铜的复合粉体,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手段对复合粉体进行表征,并讨论了包覆结构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MoSi2颗粒表面被细小的铜微晶包裹,MoSi2颗粒的分散性得到显著改善;MoSi2颗粒大小和形状对复合粉体的包裹有较大影响;酸性溶液可有效防止复合粉体的团聚,包裹效果较好。包覆结构取决于铜在MoSi2颗粒表面的沉积以及对复合粉体团聚的控制。
郭铁明陈辉马勤邹欣伟赵红顺
关键词:包覆弥散强化MOSI2
X65钢在CO_2/H_2S介质中的高温高压腐蚀行为被引量:5
2007年
利用高温高压釜,通过失重法、SEM、XRD以及电子探针进行微观结构分析,对90、120、150℃时X65钢在模拟油气田CO2/H2S环境中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X65钢发生严重的CO2/H2S腐蚀.随着温度的升高,腐蚀速率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120℃时为最大值).表面都生成了FeCO3为主的腐蚀产物膜;CO2/H2S腐蚀的协同作用形成了钢表面独特的点蚀和台地腐蚀特征.CO2/H2S腐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周琦赵红顺臧树俊贾建刚南雪丽易育强
关键词:CO2H2SX65钢
Fe/_3Si基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与抗氧化性能研究
Fe/_3Si基金属间化合物因其优越的磁学、电学性能,一直是功能材料界研究的热点。然而,DO/_3型Fe/_3Si所具有的优越耐腐蚀、抗氧化、耐摩擦以及制备原料低廉、制备方法简便等优点,很可能使其成为一种潜在的结构材料,...
赵红顺
关键词:氧化动力学合金化
文献传递
高温高压CO_2环境介质中X60钢的腐蚀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高温高压釜,通过失重法、SEM、XRD以及电子探针微观结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X60钢在不同高温条件下及2MPa分压的饱和CO_2的环境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90℃、120℃、150℃温度下,X60钢发生了严重的CO_2腐蚀,表现出高的腐蚀速率,且腐蚀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120℃时最大,表面腐蚀产物膜的主要成分为Fe_3C和FeCO_3。腐蚀过程显示局部腐蚀特征,为不同程度的点蚀和条状腐蚀。研究发现,Cl^-为点蚀的"激发剂",促进了点蚀的发生和发展。CO_2腐蚀受温度、腐蚀产物膜、钢的显微组织、Cl^-等影响,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周琦贾建刚南雪丽赵红顺孟倩
关键词:X60钢CO2腐蚀速率
3Cu-2Mg-Al混合粉末球磨过程的机械力化学效应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X射线衍射仪,电子显微镜和Pulverisette5行星式球磨机研究了3Cu-2Mg-Al粉末在球磨过程中的机械化学变化。结果表明,随球磨时间的延长,3Cu-2Mg-Al粉末晶粒尺寸减小,显微应变和有效温度系数增加;晶粒尺寸与有效温度系数和显微应变呈逆变关系,显微应变随有效温度系数增加而增大;球磨30 h后,Mg衍射峰完全消失,球磨至60 h,Al衍射峰也完全消失,Cu衍射峰进一步宽化,此时,Cu衍射峰位置向小角度偏移,形成了Mg和Al在Cu中的过饱和固溶体;球磨90 h后,有新相Mg32Al47Cu7生成。
周琦张俊喜南雪丽赵红顺常春蕾
关键词:机械球磨机械力化学效应LAVES相
热压烧结Fe_3Si基金属间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性能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中频感应热压烧结法制备2种Fe3Si基合金,采用18-8不锈钢作为对比材料,对3种材料在800℃下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Fe-15Si-5Cr和Fe-18Si-2.5Cr较之不锈钢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且Fe-18Si-2.5Cr的抗氧化性最强.3种材料的氧化产物主要为Cr2O3,Cr2O3和SiO2的复合氧化膜,有序Fe3Si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对材料的抗氧化性起到关键作用.
周琦赵红顺张俊喜常春雷贾建刚
关键词:FE3SI热压烧结氧化动力学氧化速率
不同腐蚀介质中16Mn钢高温高压腐蚀行为的比较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高压釜研究了16Mn钢在含有CO2与CO2+H2S介质的NACE(5wt%NaCl+0.5wt%CH3COOH)溶液中的高温高压腐蚀行为,利用失重法计算了腐蚀速率,通过SEM,XRD,EPMA等手段分析了腐蚀产物的成分及结构。结果表明:CO2腐蚀产物主要为Fe3C;CO2+H2S腐蚀产物主要为FeS,60℃时有FeCO3形成,腐蚀主要显示以CO2腐蚀为主的点蚀特征,90~120℃时,腐蚀系统以H2S腐蚀为主导,腐蚀产生的鼓泡、阶梯状裂纹是CO2与H2S协同作用的结果,CO2会增大H2S腐蚀的敏感性,使腐蚀产生氢损伤的温度提高。
周琦郭铁明马勤赵红顺孟倩
关键词:16MN钢H2S腐蚀速率腐蚀产物膜氢损伤
X65钢在高温高压CO_2酸性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被引量:1
2007年
利用高温高压釜,通过失重法、SEM、XRD以及电子探针微观结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X65钢在四种不同高温条件下及1 MPa分压的饱和CO2的NACE酸性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1)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X65钢在CO2腐蚀介质中表现出高的腐蚀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腐蚀速率呈先下降再升高的趋势,90℃时最小;(2)表面生成了FeCO3为主的腐蚀产物膜;(3)CO2腐蚀的作用形成了钢表面点蚀、坑蚀、台地腐蚀特征;(4)Cl-为点蚀的"激发剂",并且在点蚀坑内富集,导致局部Cl-浓度差不同,促进点蚀发生;(5)CO2腐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周琦赵红顺常春雷张俊喜臧树俊
关键词:CO2X65钢高温高压
Fe_3Si基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7年
综述了Fe3Si基金属间化合物的基本性质以及多年来关于Fe3Si基合金除磁学性质以外的几大研究方向:合金板材的轧制、力学行为研究、合金化的影响、以及合金中的扩散和相变过程.目前,合金板材轧制的研究主要在中温阶段取得了进展,而低温下的轧制则显困难;力学行为方面主要探讨变形过程中的组织变化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合金化与扩散过程则紧密结合并为材料相变的研究打下基础.并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Fe3Si基金属间化合物理论研究所面临的几大问题.
周琦赵红顺贾建刚马勤邹欣伟
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FE3SI脆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