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楠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电影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电影
  • 2篇叙事
  • 2篇叙事逻辑
  • 2篇影视
  • 2篇逻辑
  • 2篇感知
  • 2篇感知研究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建设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教育
  • 1篇影视创作
  • 1篇影视教育
  • 1篇中国电影
  • 1篇中国影视
  • 1篇人文
  • 1篇人文意识
  • 1篇摄影
  • 1篇摄影技术
  • 1篇受众

机构

  • 8篇北京电影学院

作者

  • 8篇赵楠
  • 6篇王志敏

传媒

  • 2篇上海大学学报...
  • 2篇新闻研究导刊
  • 1篇艺术百家
  • 1篇艺术评论
  • 1篇现代传播(中...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国影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的若干问题被引量:21
2009年
中国的影视教育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步入了深入发展的关键阶段,影视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是影视教育深入发展的核心环节。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涉及专业定位(包括界定、地位、框架等)问题,而且涉及课程的层次、结构、形式、数量等问题,同时包括处理好专业院校与各类高校、专业教育模式与通识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等关系的问题。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确立影视的独立学科地位,整合资源,合理规划,强化课程建设的力度,建设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
王志敏赵楠
关键词:影视教育艺术教育学科建设专业课程设置
历史的讽刺力——谢晋遭遇了蝴蝶效应之后被引量:4
2009年
对于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谢晋模式"讨论,即使是从纯粹纪念的角度,二十多年之后,也到了给出一个是非曲直的结案陈词的时候了。从时代变迁、历史检验和蝴蝶效应的双重角度可以重新审视谢晋模式讨论。1986年7月18日年轻学者朱大可在《文汇报》上发表了题为《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的2000字短文,"一不小心由文学研究卷入了电影批评",其后果却是在中国的电影批评界掀起了一场"谢晋电影模式"讨论的轩然大波。这件事情的不合常理,与洛伦兹的蝴蝶效应不合常理几乎完全一样。可是尽管朱文有严重错误,却无人理会,且并不妨碍其后一系列附和和拔高式文章的炮制出炉,"谢晋时代应该结束"的观点被进一步提出,谢晋电影成了电影界知识分子展现其优雅才能的学术演练场。理论准备似乎还没来得及充分就绪,理论批判的目标就出现了。谢晋导演似乎一下子就从天之骄子变成了被以严肃口吻揶揄挤兑的艺术弃儿,就连辩护者也无力回天。这次冲击波对谢晋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谢晋的电影创作思路受到重创,以《最后的贵族》为标志,这位曾经无与伦比地执著于电影艺术的创作者进入了其电影创作的休克状态和转型期。鉴于当时的处境,钟惦棐先生写了一篇语重心长的题为《谢晋电影十思》的文章,但其对谢晋电影及其讨论中引发的各种问题的深入思考及得出的结论,远远超过了同时代人,甚至在某些方面我们至今还没有完全领会其良苦用心,这些都应该得到重新解读,意在以史为鉴,汲取历史的教训。这次讨论,尽管在当时撼动了中国主流电影传统模式的稳定形态,但历史本身的讽刺与羞辱从来都是辛辣的、有力度的。我们看到,在高度产业化的利益驱动之下,一度被撼动了的传统模式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更加具有左右逢源的修辞性姿态强势全面�
王志敏赵楠
关键词:蝴蝶效应
浅析基于电影感知研究的叙事逻辑与认知机制的构建
2019年
电影感知研究是由大卫·波德威尔提出的,此研究将电影视听信息与观众的心理相结合,带有跨学科性质。该研究使电影研究向动态连锁研究的新方向发展,亦得到了欧美电影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本文利用电影感知研究的核心理论--事件分割理论,选定10部中国武侠电影为素材,采用实验的方法,结合观众反馈的客观数据,探究电影剧情发展与观众理解影片之间的联系。实验结果表明:伴随着电影剧情"建置-对抗-结局"三幕的推进,影片中事件与事件间的逻辑关系的强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观众感知的视听信息随之增加,观众对信息的解读会更精准,对后续剧情的推演会更有逻辑,从而不断完成对影片认知的构建。
李崇碧赵楠
关键词:叙事逻辑
基于电影感知原理的武侠电影叙事逻辑量化及受众分析
2019年
近年来,虽然武侠电影在产量上不尽如人意,但是一旦有武侠类影片进入院线又会引起极大的讨论,足见市场对武侠电影的渴望及需求。因此对武侠电影的研究始终没有停下脚步,学者们关注武侠电影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传播价值,针对影片本体的研究比比皆是,但是从来没有立足于观众角度的研究。30年来,以大卫·波德威尔为首的学者们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发起了具有跨学科性质的定量研究--电影感知研究。本文利用电影感知研究的核心理论--事件分割理论、因果关系论等,抽样选取21世纪以来进入院线公映的武侠电影中的18部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分析研究18部武侠电影的物理数据、平台评分以及观众评定的逻辑关系得分等,得出平均镜头长度、逻辑关系得分会对平台评分即受众口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实验结果丰富武侠电影研究的范畴,为电影感知研究的进一步实践应用奠定基础。
赵楠李崇碧
关键词:武侠电影感知研究逻辑关系
“过去是对未来最好的预测”——评纪录片《南京梦魇》
2007年
《南京梦魇》的结语是:"过去是对未来最好的预测。那些否定历史并拒绝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人,注定还会重蹈覆辙并自食其果!"
王志敏赵楠
关键词:纪录片梦魇影视创作
关于明星现象、大片现象的质疑与思考
2007年
本文认为,站在人类传播媒介发展的高度,反思当下的明星现象、大片现象,可见作为现代传播媒介的产物,二者对于传播媒介形态向更高水平发展已经形成束缚,对人类的文化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对明星现象、大片现象提出质疑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提高大众审美素养、制定法律政策等解决之道遏制其不利影响。
王志敏赵楠
关键词:电影明星现象
理解巴赞:摄影影像本体论与纪实美学——是数字技术的挑战还是摄影技术的挑战?被引量:17
2008年
巴赞作为二战后电影纪实美学的积极鼓吹者,指出了电影起源的心理学背景是"完整电影的神话",巴赞纪实美学的理论背景是他的建立在"完整电影的神话"理论基础之上的"摄影影像的本体论",这一初衷,决定了巴赞的"完整电影的神话"理论的"目的论"错误。这同时也决定了巴赞的电影摄影影像本体论的局限性。巴赞关于电影影像本体的再现功能和表现功能关系的表述,主要特点是突出了电影的客观性,即再现功能,或者从本体论的角度更准确地说是过高地估计了电影的再现功能,过低地估计了电影的表现功能。这是理论表述上的明显失误。这种失误不是历史性的失误,应该说,即使是在当时,也是一个时代性的错误。
王志敏赵楠
关键词:纪实美学本体论目的论
试论21世纪世界格局中的中国电影发展思路
讨论21世纪世界格局中的中国电影发展,应当注意新世纪世界文化的两个特点:科技进步所引起的媒介融合和世界文化格局的调整;人文意识的复兴所引起的世界文化经济发展规范的自觉。本文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中国电影发展规模的大胆预测和产业...
王志敏赵楠
关键词:中国电影人文意识传播媒介文化产业反垄断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