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志君

作品数:87 被引量:67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经济增长
  • 12篇货币
  • 11篇人民币
  • 11篇金融
  • 11篇汇率
  • 9篇货币政策
  • 8篇通货
  • 8篇经济学
  • 7篇地产
  • 7篇中国经济
  • 7篇利率
  • 7篇房地
  • 7篇房地产
  • 6篇人民币汇率
  • 6篇内生
  • 6篇经济结构
  • 5篇银行
  • 5篇社会福利
  • 5篇收入分配
  • 5篇通货紧缩

机构

  • 75篇中国社会科学...
  • 18篇中国社会科学...
  • 16篇新疆财经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香港浸会大学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 1篇北京市发展和...
  • 1篇北京天则经济...
  • 1篇中国农业发展...
  • 1篇社会科学家杂...
  • 1篇岭南大学

作者

  • 85篇赵志君
  • 3篇罗红云
  • 3篇王文豪
  • 2篇刘树成
  • 2篇张平
  • 2篇赵国春
  • 2篇张曙光
  • 1篇张暾
  • 1篇卢爱珍
  • 1篇张文中
  • 1篇张文中
  • 1篇王诚
  • 1篇陈增敬
  • 1篇袁钢明
  • 1篇左大培
  • 1篇周玉林
  • 1篇常欣
  • 1篇杨帆
  • 1篇仲继银
  • 1篇曾澍基

传媒

  • 16篇中国发展观察
  • 11篇经济学动态
  • 6篇数量经济技术...
  • 6篇经济研究
  • 3篇社会科学家
  • 3篇新疆财经
  • 3篇新疆财经大学...
  • 2篇宏观经济研究
  • 2篇经济与管理研...
  • 2篇改革
  • 2篇理论月刊
  • 2篇经济与管理评...
  • 1篇中国市场
  • 1篇财经
  • 1篇科学决策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理论学刊
  • 1篇民族研究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财贸经济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0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半分工半专业化经济的生成机制和分配功能
2021年
在完全信息、生产者-消费者同质和生产函数收益递增的假设下,杨小凯通过一个分工理论模型内生出分工和专业化经济,并给出了自给自足和完全分工经济的相互转换机制。由于施加了生产函数收益递增和信息完全的强约束条件,杨小凯的模型不能对广泛存在的半分工半专业化现象给出合理解释。通过放松杨小凯模型的假设,在不完全信息、生产者-消费者异质和生产函数收益递减的假设下,讨论分工经济结构的内生性、市场的定价和收入分配功能,发现半分工半专业化经济结构可以在收益递减和异质生产者-消费者的条件下内生出来。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竞争的不充分不完全性,市场的有效性是相对的,只能通过不同经济结构的比较进行讨论。本文在概率意义下通过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讨论自由竞争市场的有效性(共赢)的条件。
赵志君王文豪罗红云
关键词:收入分配功能
破解民生与经济结构的政策难题
2010年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保八任务。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增长2.6%,控制在3%的目标范围之内。货币增长有所回落,房地产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第二产业增长13.2%,远高于GDP增长率,第二、三产业的增长率都低于经济增长率。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中第二产业比重逐年提高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
赵志君
关键词:经济结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增长率民生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物价
对宏观经济学与增长理论框架的反思和批判被引量:4
2010年
本文揭示了现存的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理论的缺陷,对现有理论中的代表性厂商和消费者假说、完全竞争假说和偏好理论的缺陷进行了分析、批判和反思。本文认为不同经济学分支相互割裂的原因是忽视经济主体行为的差异性和结构变动对宏观经济总量的影响,因而没有真正建立起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因此,要重建宏观经济学和增长理论的微观基础,必须放弃代表性经济人理论,把消费者、生产者和政府优化目标结合起来,建立总量和结构相统一的分析框架。
赵志君
关键词:经济结构偏好
金融资产总量、结构与经济增长被引量:205
2000年
赵志君
关键词:金融资产资产总量资产结构经济增长
本轮我国股市牛熊转换的经验教训
2016年
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一轮剧烈震荡。上证综指先是用大约一年的时间,经过三波暴涨从2014年3月12日的1974点跃升至2015年6月15日的5178点;而后经过三轮暴跌于2016年3月份回落到2638点。本轮我国股市牛熊转换的过程,股市有其脆弱性、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证券市场如何,本文提出了政策建议。
赵志君
关键词:上证综指市盈率中央银行上证指数
中国经济转型与服务业发展被引量:8
2003年
本文通过对服务业地位和作用的讨论,强调全球服务业产出的比重和服务业的就业份额正在持续上升,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增加最多。中国的服务业虽然增长较快,但在全球服务业增长加快的情况下,我国的服务业增长出现了减缓的趋势。作者讨论了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赵志君钱薏红
关键词:经济转型服务业就业弹性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
我国房地产市场特征和影响房价的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商品房市场发展的整体状况和结构特征以及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本质特征和影响房价的十五个因素,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与判断:我国大部分存量住房类似股票市场的非流通股,剩余的流通二手房,特别是中心城区的二手房资源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稀缺,极易被投资投机势力操纵,出现非理性上涨;我国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是结构性的,是十五个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全国范围内并不存在系统性的房地产价格泡沫;由于文化传统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用惯用的房价收入比和租售比来衡量房地产泡沫,不适用于当下的中国。
赵志君
关键词:房地产影响因素
对国际金融危机对策的反思被引量:1
2012年
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并不能解决世界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2008年以来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不仅没有解决结构性问题,而且加剧经济社会的内在矛盾。政策的主要效果是通过通货膨胀、股票市场、房地产泡沫、汇率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把原有的金融危机转化为公共债务危机,把经济危机转化社会危机。
赵志君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货币政策凯恩斯主义房地产泡沫
通缩、就业与消费被引量:5
2003年
本文在传统消费函数,即消费与收入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试图从政策和体制的角度,分析消费与利率、就业、价格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具有明确政策含义的结论。 一、消费倾向的不稳定性及其影响 在总需求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中,消费与投资和净出口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
赵志君
关键词:通货紧缩就业问题消费函数生命周期假说利率
论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与演变机制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对各类金融危机的形成和演变机制的分析,本文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主体资产负债表恶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资产负债表的恶化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体制和市场缺陷等因素共同作用、长期积累的结果,货币政策失当是资产负债表恶化的先导因素,软约束机制、道德风险、制度刚性是危机的根本原因。2008年~2009年对危机反应过度,使宏观对策偏离了结构调整的轨道,加剧了结构失衡,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抄底国际资源、人才和技术市场的机会。世界经济面临二次探底,中国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但适当降低增长速度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为避免陷入金融危机的泥沼,中国不宜再次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而应该坚持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赵志君
关键词:次级贷款房地产泡沫金融危机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