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锡文
- 作品数:22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边缘视域 人文问思
- 在20世纪中国历史文化的现代转型中,废名的姿态近乎遗世独立。他没有像众多作家那样选择与历史主潮共舞,而是以坚定的反进化论立场和反现代性叙事,铺展开他对20世纪中国历史文化的人文主义思考。这种站在主流旁侧,不与时代为伍的边...
- 谢锡文
- 关键词:废名人文主义佛学儒学美学
- 文献传递
- 精确新闻的“新闻精确性”——以《南方周末》“数字表情”栏目为例被引量:6
- 2013年
- 约瑟夫·普利策有一句名言:"精确,精确,再精确。"采用科学的方法努力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客观性等,做到"精确"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追求。1967年时任《底特律自由报》
- 周传虎谢锡文
- 关键词:南方周末普利策梅耶
- 历史钩沉:关于1965年安徽寿县九里公社文学阅读调查被引量:1
- 2014年
- 1965年社科院文学所在安徽寿县九里公社进行了当代中国第一次"文学生活"调查,本文以口述历史的研究思路,对当年参与这次调研的当事人进行回访,通过鲜活的历史史料,揭示了这次乡村"文学生活"调研的真实面相及其带给当下的思考。
- 谢锡文陈家元
- 关键词:文学阅读田野调查
- 悖论与制衡:重现20世纪中国文学生态——读《孔范今自选集》
- 2006年
- 在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孔范今先生的学术思考是值得关注的。从20世纪中国历史现代转型的悖论性特征入手,他对20世纪中国文学做了多维度的历史观照、多层面的价值剖析和多视角的全息透视,由此复现20世纪中国文学繁茂芜杂、纵横相连的生态景观。以文学“现代转型”为核心,孔范今先生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动态的辨正,科学的析理,一种行进在历史流脉中的现代文学的本真面貌。
- 谢锡文
- 关键词:悖论制衡文学生态
- 空间制造:文化社区、文化资本与文化生产——基于“文学生活馆”公共文化空间建构的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依托学术背景而构建的公共文化空间因其天然的学术基因,在文化场域制造、文化资本运作和文化生产实现等方面拥有其他公共文化空间所不能比拟的优势,新媒体环境又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优势。立足学术而面向大众,将学术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营造高品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对此"文学生活馆"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案例。
- 谢锡文郭佳琦
- 关键词:公共文化空间文化资本文化生产
- 废名佛学思想浅释被引量:4
- 2008年
- 废名的佛学著作《阿赖耶识论》,长期以来或被认为"已亡佚"或被视作"有字天书"鲜有学者问津,这便使得废名这位以佛学思想为背景的作家始终未能获得全面深入的解读与评价。从《阿赖耶识论》所提示的思想理路来看,废名所信并非其家乡所传之禅宗,得大乘佛教空宗有宗之精要,得唯识学之精义,悟得阿赖耶识之真谛,才是废名佛学思想的基本理路,而这一思想脉络又是在与唯科学主义和新唯识论的论辩中渐次清晰的。
- 谢锡文
- 关键词:废名阿赖耶识唯科学主义新唯识论佛学
- 废名《阿赖耶识论》解读被引量:3
- 2008年
- 废名的佛学著作《阿赖耶识论》,长期以来或被认为"已亡佚"或被视作"有字天书"鲜有学者问津,这便使得废名这位以佛学思想为背景的作家始终未能获得全面深入的解读与评价。从《阿赖耶识论》所提示的思想理路来看,废名所信并非其家乡所传之禅宗,得大乘佛教空宗有宗之精要,得唯识学之精义,悟得阿赖耶识之真谛,才是废名佛学思想的基本理路,而这一思想脉络又是在与唯科学主义和新唯识论的论辩中渐次清晰的。
- 谢锡文
- 关键词:废名
- 边缘视域 人文问思——废名思想论
- 在20世纪中国历史文化的现代转型中,废名的姿态近乎遗世独立。他没有像众多作家那样选择与历史主潮共舞,而是以坚定的反进化论立场和反现代性叙事,铺展开他对20世纪中国历史文化的人文主义思考。这种站在主流旁侧,不与时代为伍的边...
- 谢锡文
- 关键词:废名小说思想论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文学史
- 文献传递
- 向死而生的智慧——废名小说解读被引量:7
- 2005年
-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坛,废名是个特异的存在。他的作品或因艰涩而拒绝解读,或因清浅而遭误读。事实上,这位以哲学家自居的小说家在其文学创作中,渗透了对生存于田园乡野普通人生的生命哲思,竹林茅舍或清泉流水之间书写的是20世纪乡村中国的另一种生存况味。
- 谢锡文
- 关键词:废名小说审美意象
- 文体——约定俗成的规范形式
- 1997年
- 文既成体,便有了文体自身的“规矩”。比如小说,从史传文学中脱胎而出,就一直规规矩矩地承担着讲故事的任务,并力求讲得曲折生动。再如诗歌,从“诗言志,歌永言”始起,便义无反顾地“戴上脚镣”;一“舞”就是几千年。文体规矩的存在,造就了文学艺术的异彩纷呈,也使“从心所欲不逾矩”成了艺术创作的极高境界。然而,“规矩”总有变成“陈规”之时,历代亦不乏推陈出新之士。由古而今,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不愿讲故事或不单纯讲故事的小说,试图改变“
- 谢锡文
- 关键词:文体诗言志史传文学社会心理异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