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戬芳

作品数:21 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类风湿
  • 9篇类风湿关节炎
  • 9篇关节炎
  • 9篇风湿
  • 9篇风湿关节炎
  • 7篇细胞
  • 6篇自身免疫
  • 5篇免疫
  • 4篇蛋白
  • 4篇自身免疫性
  • 4篇外周
  • 4篇系统性红斑
  • 4篇系统性红斑狼...
  • 4篇免疫性
  • 4篇狼疮
  • 4篇红斑
  • 4篇红斑狼疮
  • 3篇性疾病
  • 3篇自身免疫性疾...
  • 3篇综合征

机构

  • 20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太原市中心医...
  • 1篇山西省儿童医...

作者

  • 21篇谢戬芳
  • 10篇李小峰
  • 8篇陈俊伟
  • 5篇罗静
  • 4篇闫成兰
  • 3篇吕志勤
  • 3篇王彩虹
  • 2篇吴萌
  • 2篇赵向聪
  • 2篇温鸿雁
  • 2篇杨金华
  • 2篇王颖
  • 2篇丁丽娟
  • 2篇介绍亮
  • 2篇王霞
  • 1篇范萌萌
  • 1篇郝莉敏
  • 1篇王鑫
  • 1篇胡学芳
  • 1篇曹培龙

传媒

  • 7篇中国药物与临...
  • 5篇中华风湿病学...
  • 4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6
  • 2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动脉炎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入组大动脉炎患者46例,及性别年龄均相匹配的健康人43例,根据美国卫生研究所(NIH)标准判断所有患者疾病活动情况,其中TA活动组30例,非活动组16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FCM)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计数及比例,采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CBA)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并做统计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A活动组、非活动组外周血Th17细胞绝对计数和相对计数明显上升,Treg细胞绝对计数和相对计数显著下降,Th17/Treg比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活动组比较,TA活动组IL-6JL-17和TNF-a明显升高,IL-10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活动组比较,TA疾病活动组Th 17细胞有升高趋势和Treg细胞表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IL-6、IL-10 JL-17和TNF-a预测TA活动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06,0.694,0.704和0.767。结论大动脉炎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以及Th17/Treg比值与其发病相关,与疾病活动无明显相关性;IL-6JL-10.IL-17和TNF-α可预测TA的疾病活动。
贾雯王霞柏欢欢张文琦谢戬芳
关键词:大动脉炎TH17/TREG
T辅助细胞亚型细胞相关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探讨T辅助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细胞(Treg)相关细胞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1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DAS28评分,分为高、中、低活动组,采集试验对象及健康对照组(18名)外周血,采用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量技术(CB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IL-17A、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8种细胞因子血清浓度。结果 RA患者IL-2、IL-4、IL-6、IL-10、IL-17A、IFN-γ、TNF-α血清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F-β血清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并且随着DAS28的不同其血清浓度也不同。结论推测Th1、Th2、Th17、Treg细胞的相关因子均参与了RA的致病过程,并且在不同的发病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
陈俊伟张少然闫成兰谢戬芳吕志勤罗静李小峰
关键词:细胞因子类
SLE靶向IFN-α生物制剂的研究进展
2023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T细胞过度活化且激活B细胞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形成多种免疫复合物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疾病。SLE的发病、疾病活动度及严重程度与干扰素(IFN)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IFN-α,在SLE的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目前IFN-α作为多种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的关键治疗靶点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就IFN-α在SLE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SLE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郝楠王颖谢戬芳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干扰素-Α靶向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LL-37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自身抗体大量产生,免疫复合物沉积以及多系统损害为特点的自身免疫病[1],其确切机制不明。目前已知SLE的发生与干扰素α(IFN-α)为代表的固有免疫的过度激活密切相关[2],新近的研究显示,
谢戬芳陈俊伟罗静赵向聪李小峰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LL-37外周血免疫复合物沉积自身免疫病多系统损害
体外甲氨蝶呤与烷化剂联合应用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
本文体外观察甲氨蝶呤与烷化剂联合应用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基础医学依据。应用形态学方法:高倍显微镜与免疫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体外不同浓度甲氨蝶呤作用72h,氮芥作用24h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淋巴细...
谢戬芳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甲氨蝶呤氮芥烷化剂淋巴细胞凋亡
文献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与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分析及维甲酸对其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索RA患者外周血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活性的表达和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的数值及相关性,并分析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其的作用和影响。方法①对比RA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3组间Pin1表达、及Th17、调节性T细胞绝对计数的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分析;②分析RA初治组患者Pin1表达与其一般资料、活动性指标(如ESR、CRP及DAS28评分),以及Th17、调节性T细胞及部分细胞因子的相关性,采用皮尔逊、Spearman相关检验;③分析RA患者加用小剂量全反式维甲酸(10 mg,每周2次)与羟氯喹等传统免疫抑制剂分别治疗3个月后的外周血Pin1表达及Th17/调节性T细胞的差异,2组间对比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RA初治组的外周血Pin1活性[13.62(9.16,19.42)]高于健康对照组[8.97(7.62,11.45)](Z=42.82,P<0.05),且Th17[18.28(12.76,24.08)]高于健康对照组[6.04(4.96,7.73),Z=48.83,P<0.05],而调节性T细胞[11.06(5.31,21.87)]低于健康对照组[40.41(24.33,48.52),Z=42.21,P<0.05];②RA初治组外周血Pin1活性与CRP、受累关节的个数、DAS28评分、IL-6及TNF-α呈正相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396,P<0.05;r=0.683,P<0.05;r=0.466,P<0.05;r=0.315,P<0.05;r=0.416,P<0.05),而与调节性T细胞值呈负相关(r=-0.502,P<0.05);③与RA初治组比较,RA用药组Pin1活性[6.94(5.96,8.77)]和Th17[7.38(3.85,11.21)]均有所下降,而调节性T细胞[40.41(17.77,33.47),Z=42.82,P<0.05]较前上升;④与传统药物组相比,维甲酸组的调节性T细胞[28.9(21.73,37.36)]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683,P<0.05),Pin1活性[6.23(5.58,8.75)]有明显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22,P=0.104)。结论RA患者外周血Pin1过表达,Th17增高而调节性T细胞降低,加用ATRA联合其他传统药物治疗可以降低Pin1活性,促进调节性T细胞生长,在一定程度上能更有效改善RA患者疾病活动。
乔丽娟高惠英张婷婷尚莉丽谢戬芳温鸿雁罗静李小峰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
鼻部改变为主的干燥综合征一例
2005年
陈竹李小峰安广文王彩虹茹晋丽曹晶谢戬芳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韦格纳肉芽肿病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
长春新碱周期联合环磷酰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B细胞亚型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matosus,SEE)是一种由多因素参与的以多脏器受累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免疫功能紊乱贯穿其整个发病过程。到目前为止,免疫异常的机制仍未阐明。研究显示B细胞的紊乱在SLE的病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借鉴白血病联合化疗的成功经验.根据细胞动力学原理.选用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长春新碱(VCR)和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环磷酰胺(CTX)联合间歇给药(每3周给药1次)治疗SEE,多年临床经验证实,周期联合治疗方案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病情控制稳定,且价格低廉。本研究旨在为SLE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证据。
丁丽娟李小峰罗静吕志勤闫成兰谢戬芳张慧琳介绍亮陈俊伟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环磷酰胺长春新碱B细胞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联合治疗方案
肠道噬菌体、肠道菌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肠道病毒在免疫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噬菌体可能影响肠道菌群数量和功能的表达,肠道菌群紊乱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噬菌体-细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笔者通过肠道噬菌体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肠道菌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互作用两方面展开阐述,力求阐明肠道噬菌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可能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以期利用噬菌体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机体健康,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亦可作为早期监测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的标志物之一。
柏欢欢张文琦王颖郝楠谢戬芳
关键词:肠道菌群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腱糖蛋白C与CD4^(+)T细胞亚群的关系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腱糖蛋白C(TN-C)的表达,并分析其与CD4^(+)T细胞亚群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RA患者(n=130)和健康对照者(n=40)进行血清TN-C检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的计数及百分比,并记录RA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两组血清TN-C水平,分析其与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RA患者血清TN-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阳性患者血清TN-C水平高于阴性患者(P<0.05)。TN-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敏感度为63.10%,特异性为95.00%,95%CI为0.79~0.91。与对照组、TN-C正常组比较,TN-C升高组Treg细胞计数及百分比降低,Th17/Treg比值升高(P<0.01)。RA患者血清TN-C水平与Treg细胞计数及百分比均呈负相关(r=-0.368、-0.237,P<0.01),与Th17/Treg比值呈正相关(r=0.229,P<0.05)。结论RA患者血清TN-C高表达,外周血Th17/Treg失衡,TN-C可能通过影响Th17/Treg平衡参与RA过程。
王霞谢戬芳柏欢欢张文琦郝楠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CD4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