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佳佳

作品数:33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超声
  • 15篇血管
  • 10篇微泡
  • 9篇缺血
  • 9篇分子
  • 8篇靶向
  • 8篇成像
  • 7篇分子成像
  • 6篇血管新生
  • 6篇下肢
  • 6篇下肢缺血
  • 6篇超声分子成像
  • 6篇超声微泡
  • 5篇动脉
  • 5篇对比超声
  • 5篇微气泡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5篇靶向超声
  • 5篇靶向超声微泡

机构

  • 2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8篇广东省第二人...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2篇谢佳佳
  • 18篇宾建平
  • 14篇李瑜辉
  • 12篇吴爵非
  • 10篇唐其东
  • 10篇杨莉
  • 8篇陈武奇
  • 7篇余天浩
  • 7篇胡广全
  • 7篇纪丽景
  • 7篇蔡晶晶
  • 6篇吴平生
  • 5篇刘俭
  • 5篇李军华
  • 5篇燕翼
  • 4篇吴碧君
  • 3篇李美瑜
  • 3篇肖云彬
  • 3篇侯玉清
  • 2篇周苏晋

传媒

  • 5篇中华超声影像...
  • 4篇临床超声医学...
  • 3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5篇200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比超声对低氧诱导因子-1α促兔缺血后肢血管新生的评价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对比超声(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评价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促兔急性缺血后肢血管新生作用的可行性。方法18只新西兰大白兔高位节扎、离断左侧股动脉及其分支建立急性后肢缺血模型,随机分成3组,生理盐水组(NS组,术后即刻肌肉注射生理盐水0.5mL)、腺病毒空载体组(Ad-blank组,腺病毒空载体2×1010PFU溶于0.5mL生理盐水中肌肉注射)、腺病毒HIF-1α组(Ad-HIF-1α组,腺病毒介导的HIF-1α2×1010PFU溶于0.5mL生理盐水中肌肉注射),每组6只。各组术后即刻及术后14d、28d对兔后肢进行CEU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检查,第28天处死动物行病理切片行CD3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EU与CDFI、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一致,均显示:Ad-HIF-1α组缺血后肢血管新生优于NS组和Ad-Blank组(P<0.05);CEU与CDFI检查结果相关性良好(r=0.789,P=0.000),术后28dCEU与免疫组化微血管密度所得结果相关性良好(r=0.866,P=0.000)。结论CEU检查可对兔缺血后肢血流灌注进行定量分析,反映血管新生情况,与CDFI、免疫组化检查结论一致,相关性良好。
李明琰陈建威张新建崔凯谢佳佳陶宇吴平生
关键词:对比超声血流灌注血管新生
Tim-3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Tim-3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治疗的临床病例,分为对照组(48例)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133例)。检测研究外周血各细胞亚群上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Tim-3的表达与TG、LDL-C、CRP、IL-6及TNF-a的血清水平及相关关系。结果 Tim-3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组成性高表达Tim-3,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血清学炎症指标CRP和TNF-a较健康对照显著升高。单核细胞Tim-3的表达与TG、IL-6、TNF-a、CRP都与单核细胞上Tim-3的表达水平正相关。结论单核细胞表达的Tim-3与ACS患者体内炎症密切相关。
余天浩李瑜辉陈武奇谢佳佳伍灏堃张婷婷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TIM-3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TIM-3
依折麦布与阿利西尤单抗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与阿利西尤单抗分别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胆固醇代谢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月就诊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的冠心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给予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B组给予阿利西尤单抗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两组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代谢标志物(角鲨烯、谷固醇)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结果:治疗6个月,两组TC、LDL-C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鲨烯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谷固醇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依折麦布相比,阿利西尤单抗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能进一步调节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改善胆固醇代谢,缓解颈动脉斑块的进展。
谢佳佳徐基瑛廖文君陈武奇李瑜辉
关键词:冠心病依折麦布瑞舒伐他汀血脂胆固醇
αv-整合素超声分子成像可视化评价基质胶血管新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应用携带αv-整合素分子探针的分子成像可视化评价基质胶血管新生的可行性.方法 10只实验小鼠分别于腹部皮下注射添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的基质胶制备血管新生模型.于注射后第10 d所有小鼠经尾静脉随机先后(间隔30min)弹丸注射携抗小鼠αv-整合素单抗靶向微泡(MBα)、携同型抗体对照微泡(MBc),并分别于注入后6 min行基质胶超声造影检查,测量基质胶的显影强度(video intensity,VI).随后,所有小鼠均预先αMBcv-整合素单抗封闭10 min后再注入MBα和MBc行超声造影检查.最后进行基质胶组织学检查.结果 超声造影图像显示MBα组呈明显的超声显影,VI值高达(20.5±3.3)U,而MBc组仅见轻度的超声显影,其VI为(4.8±1.5)U,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先单抗封闭αv-整合素后,MBα的VI值仅为封闭前的22.4%,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MBα的VI值较封闭前无明显变化,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基质胶中有丰富的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中有大量αv-整合素表达.结论 应用携带αv-整合素分子探针的超声分子成像可有效特异地评价基质胶血管新生.
谢佳佳杨莉吴爵非胡广全蔡晶晶肖云彬李美瑜陈冬冬宾建平
关键词:超声检查微气泡
超声分子成像可视化评价基质胶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治疗性血管新生(therapeutic angiogenesis)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新方法。在血管新生时,血管内皮细胞上αv-整合素表达明显增加。因此我们假设应用携带抗αv-整合素单抗分子探针的超声分子成...
谢佳佳宾建平吴爵非李军华胡广全蔡晶晶
文献传递
超声分子成像评价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在老年小鼠缺血后肢的血管新生效应
2016年
目的应用携αv-整合素分子探针的超声分子成像评价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老年小鼠缺血后肢的血管新生效应。方法24只老年小鼠结扎一侧后肢股动脉制备后肢缺血模型并随机等分为两组,分别经肌肉注射腺病毒包裹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Ad—LacZ)、腺病毒包裹的Pro402、Pro564、Asn803三位点突变型HIF-1α基因(Ad—triple mutant HIF-1α,Ad—TM)。术前、术后0、7、14、21、28d分别对小鼠双侧后肢骨骼肌(每组6只)行超声灌注成像评价缺血后肢骨骼肌的血流情况。超声分子成像于术后7d进行,每组小鼠随机先后(间隔30min)经尾静脉注入携抗小鼠αv-整合素单抗的靶向微泡(MBav)和携同型抗体的对照微泡(MBiso),并于8min后行超声造影检查,测量双侧后肢的显影强度(VI)。超声分子成像结束后处死小鼠并取后肢骨骼肌行免疫荧光检查。结果术前双侧后肢血流量基本相等,术后0d两组的血流量均下降至15%左右(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的血流均有所恢复,其中,Ad—TM组的血流恢复快于Ad—LacZ组;术后28d,Ad—TM组中缺血后肢的血流量达到对侧非缺血后肢血流量的(65.6±8.0)%,较Ad—LacZ组的(30.7±4.5)%显著增加(P〈0.01)。对于非缺血后肢,MBav和MBiso经过8min的循环时间后均未见明显的超声显影,其VI值分别为(5.2±1.5)U、(5.8±2.2)U(P〉0.05);对于缺血后肢,MBiso经过8min的循环时间后可见轻度的超声显影,Ad—TM组和Ad—LacZ组的VI值分别为(7.9±1.6)U、(8.1±2.0)U(P〉0.05);而MBav经过8min的循环时间后可见明显的超声显影,而且Ad—TM组的显影强度较Ad—LacZ组明显增强(P〈0.01)。免疫荧光检查显示非缺血后肢未见αv-整合素表达,缺血后肢可见αv-整合素表达,而且Ad—TM�
谢佳佳杨慧吴碧君杨瑶琳李瑜辉唐其东吴平生宾建平
关键词:超声分子成像下肢缺血血管新生
聚糖纳米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超声显影效果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制备聚糖纳米微泡超声造影剂,观察其基本特征及动物超声显影效果.方法 高速剪切法制备纳米微泡超声造影剂,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纳米微泡大小、形态,马尔文粒度分析仪测粒径分布,细胞计数板计数纳米微泡,Zeta电位仪测表面电位,对比超声观察大鼠肾、心脏超声显影效果并测量声强度.结果 纳米微泡呈空心球形结构,分散均匀,形态规则,平均粒径(617±12)nm,浓度(7.2±0.6)×109/ml,Zeta电位(52.9±1.3)mV.24 h、45 d和90d三个时间点浓度、平均粒径和表面电位无明显差异(P>0.05).用其可使小鼠肾、心脏超声显影明显增强,最大视频强度分别达(15.6±1.1)GU、(27.3±2.5)GU,可视增强持续时间(10±2)min.结论 聚糖纳米微泡稳定性和显像效果良好,有可能成为可穿过血管内皮间隙的新一代超声造影剂.
肖云彬宾建国李美瑜谢佳佳吴爵非伍巍兰刘伊丽蒋刚彪宾建平
关键词:超声检查微气泡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1、3及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及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TIMP2)水平改变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非ACS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治ACS提供客观指标。方法:230例于2008-01至2011-06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心内科住院患者,依临床及冠脉造影分组:ACS组98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61例、急性心肌梗死亚组37例;非ACS组81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亚组49例、冠脉慢性完全闭塞亚组32例;对照组51例(正常冠脉)。于冠脉造影后抽动脉血检测血浆MMP1、MMP3、TIMP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MP1在ACS组及非ACS组均明显增高(P均<0.001);MMP3在ACS组显著增高(P<0.01),非ACS组无明显增高(P>0.05);TIMP2在非ACS组中显著增高(P均<0.01)。与非ACS组比较,ACS组MMP1、MMP3增高及TIMP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亚组分析中,与对照组相比,各亚组MMP1水平增高(P<0.05~0.001);MMP3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及急性心肌梗死亚组均显著增高,TIMP2在稳定型心绞痛亚组及冠脉慢性完全闭塞亚组均显著性增高(P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CS及非ACS患者血浆MMP1水平增高提示MMP1可能与冠心病发生有关;MMP3水平仅于ACS患者中增高提示MMP3可能为ACS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TIMP2水平增高只出现于非ACS患者提示TIMP2增高可能有益于斑块的稳定性。
唐其东吴平生李瑜辉侯玉清谢佳佳余天浩陈武奇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基质金属蛋白酶
应用琼脂糖流动腔模型评价携αvβ3-整合素单抗超声微泡靶向血栓效能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体外评价携αvβ3-整合素单抗超声微泡(MBp)靶向血栓的黏附效能。方法将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构建的MBp和同型对照微泡(MB)随机注入自制琼脂糖流动腔模型内,与人血栓孵育30min后,PBS液15cm/s流速不间断冲洗血栓,分别在冲洗血栓2﹑4﹑6﹑8﹑10min时行对比超声检查并测量声强度(VI)值。结果MBp孵育组血栓VI值较冲洗前减小了28%~66%,而对照MB孵育组血栓VI值减小了87%~94%。VI值在各时间点MBP组均较MB组大(P<0.05)。结论MBp具有较好的靶向结合血栓效能,靶向血栓黏附后能抵抗一定的剪切应力。体外模拟体内剪切应力血流环境评价MBp的靶向血栓黏附效能将有助于预测MBp应用于体内血栓超声分子成像的效果。
胡广全刘俭杨莉燕翼吴爵非谢佳佳蔡晶晶纪丽景宾建平
关键词:靶向超声微泡对比超声血栓
携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序列靶向超声微泡结合对比超声评价肿瘤新生血管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携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序列靶向超声微泡结合对比超声评价肿瘤新生血管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声振法制备普通脂质微泡(MB),通过共价偶联的方法,将RGD肽序列连接在MB外壳,制备成靶向超声微泡(MBRGD).6只接种人肝癌HepG2细胞14 d的裸鼠(模型组)和6只未接种HepG2细胞的正常裸鼠(对照组),经尾静脉弹丸式注射等量MB和MBRGD,两次注射间隔30 min.注射10 min后,分别行肿瘤和骨骼肌的对比超声检查,测量肿瘤和骨骼肌的第1帧对比超声图像的声强度(VI),并对肿瘤组织和骨骼肌组织进行抗αvβ3-整合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模型组注射MBRGD和MB后,肿瘤第1帧对比超声图像分别显示显著及轻度的超声显影,VI值分别为17.03±3.58和5.33±1.71,注射MBRGD后的VI值是注射MB的3.18倍(P<0.05).对照组注射MBRGD和MB后,骨骼肌第1帧对比超声图像均无明显超声显影,VI值分别为3.10±0.48和2.90±0.2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αvβ3-整合素在肿瘤新生血管内皮高度表达,而骨骼肌组织血管内皮却未见明显表达.结论 应用MBRGD行对比超声检查可有效评价肿瘤的新生血管,将有助于肿瘤性质的早期判断.
胡广全杨莉肖云彬谢佳佳吴爵非蔡晶晶刘俭廖旺军宾建平
关键词:靶向超声微泡对比超声新生血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