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保同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时滞
  • 3篇鲁棒
  • 3篇控制系统
  • 3篇采样
  • 3篇采样控制
  • 3篇采样控制系统
  • 2篇输入时滞
  • 2篇频率响应
  • 2篇稳定性
  • 2篇鲁棒稳定
  • 2篇鲁棒稳定性
  • 1篇信号
  • 1篇时滞不确定
  • 1篇相干干扰
  • 1篇相干信号
  • 1篇鲁棒控制
  • 1篇鲁棒控制器
  • 1篇鲁棒稳定性分...
  • 1篇描述函数
  • 1篇控制器

机构

  • 5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5篇许保同
  • 4篇刘彦文
  • 2篇王广雄
  • 2篇綦志刚
  • 2篇李平敏
  • 1篇沈锋
  • 1篇徐定杰

传媒

  • 1篇电机与控制学...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控制工程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输入时滞采样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
针对具有连续输入时滞的采样控制系统进行了鲁棒稳定性分析。在对前人文献所给方法进行验证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存在的保守性,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案。用一种等价的离散不确定性来代替原连续不确定性,将采样系统的分析转换成传统离散系...
刘彦文许保同赵峥綦志刚
关键词:时滞采样控制系统鲁棒稳定性分析保守性频率响应
文献传递
具有输入时滞的不确定采样系统的鲁棒控制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具有输入时滞的结构不确定采样系统,研究了该类系统基于离散化模型的鲁棒控制器设计问题。通过将采样系统的连续的结构不确定对象离散化得到其近似模型,使具有输入时滞不确定采样系统的鲁棒控制器设计问题转换为讨论具有输入时滞的离散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问题。利用Lyapunov函数的构造及解析技巧,给出了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输入时滞离散系统的鲁棒稳定性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将控制器参数化,得到了一个通过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来获得采样系统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所设计的控制器保证了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对结构摄动有着较好的鲁棒性能。最后,通过数值计算仿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刘彦文许保同李平敏
关键词:输入时滞采样控制系统鲁棒控制器LMI
时滞不确定采样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给出了一种可定量分析采样控制系统的时滞鲁棒稳定性的方法.因为采样系统的对象是连续时间的,所以对象中的时滞也应该是按连续时间来处理.文中指出,一个整数倍时滞是稳定的采样系统,可能会因为有并不很大的连续时间时滞而失稳.定义了一个新的变量w(t),用来描述这个不确定连续时间时滞带来的动特性.将w(t)的反馈回路分成与时滞无关和有关的两个部分,并提出了一种用频率响应来确定是否存在由不确定时滞引起的周期解的方法.用修正z-变换法和仿真验证了这个由图解解析所求得的解.本方法既可用于采样系统,也可用于一般的连续时间系统.
刘彦文王广雄綦志刚许保同
关键词:鲁棒稳定性采样控制系统频率响应
相干干扰下的一种稳健波束形成算法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相干干扰环境下的常规Capon波束形成容易受期望信号导向矢量和其他阵列响应失配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平滑的的最差性能最优稳健波束形成算法.该方法以均匀线阵为基础,采用空间平滑技术对相干的阵列接受信号进行预处理,再采用改进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处理各种失配,有效地解决波束形成器的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使输出信干噪比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减小了主峰偏移,且具有较低的旁瓣电平.最后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对各种各样失配进行相应的约束,使得稳健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沈锋李平敏许保同徐定杰
关键词:相干信号
基于再置控制的船舶减摇系统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给控制系统提供一个纯超前的相角,提出了一种再置控制器。再置控制是指当输入过零时积分器的状态就被置零。所提出的再置控制器是一个一阶的再置环节(FORE)加一个补偿器。采用描述函数分析了再置控制器的频率响应,指出所给出的再置控制器可以在所要求的频段上提供一个大的正相角而增益特性保持为0 dB/dec,所以再置控制器更适合于用来补偿控制回路中的纯相位滞后。作为再置控制器的应用实例,研究了船舶的舵减摇系统。从舵角到横摇之间的动态特性是一种非最小相位系统的特性,所以用再置控制器来补偿这个由非最小相位零点造成的大相角滞后。减摇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迟后补偿的有效性。
刘彦文许保同王广雄
关键词:描述函数舵减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