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永亮
- 作品数:16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门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骨髓抽吸、染色对58例MDS进行骨髓穿刺涂片及骨髓活检切片检查。结果骨髓活检中的细胞增生程度显著高于骨髓涂片的核细胞增生程度,骨髓涂片中原始细胞的发现比例显著优于骨髓活检,P<0.05;粒系病态造血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切片的发现比例分别为(46.6%与67.2%),红系病态造血发现比例分别为(79.3%与53.4%),巨核系病态造血发现比例分别为(39.7%与69.0%),两两比较,均P<0.05;58例MDS患者骨髓活检的结果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39例,占比67.2%,单圆核病态造血28例,占比48.3%,多圆核病态造血32例,占比55.2%,网状纤维染色阳性患者26例,占比44.8%,骨髓呈现纤维化15例,占比25.9%,铁染色呈现阳性患者34例,占比58.6%。结论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在诊断MDS中各有优缺点,通过两者的联合诊断可有效发现巨核系列的病态造血,对于提升诊断的准确性有重要的作用。
- 张雅西梁月娜覃永亮骆慧莎
- 关键词:骨髓涂片骨髓活检
- 尼古丁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机制
-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增殖和迁移相关的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揭示尼古丁的损伤机制,进而探索MSCs在吸烟相关性疾病中的临床...
- 卜欠欠曾慧兰李阳柏小芬覃永亮钟启
- 关键词:尼古丁间充质干细胞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细胞因子
- 氯化钴作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用蛋白质二维凝胶电泳图谱,结合质谱技术鉴定、分析化学低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2)作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前后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方法CoCl2作用人脐带MSC,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2-DE)分离细胞总蛋白。ImageMaster 2D Platinum软件分析差异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对差异表达蛋白做质谱鉴定,对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分类。结果建立了CoCl2作用人脐带MSC的蛋白质组图谱,鉴定出26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1个表达上调,15个表达下调。其生物学功能涉及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和修饰、脂类代谢、辅酶与辅基、细胞周期、免疫和防御、细胞结构和运动、信号转导、蛋白靶向和定位、神经细胞的活动、肌肉收缩等。其中过氧化物还原酶-1(Prdx1)表达下调,α-烯醇化酶(ENO1)、单胺囊泡转运蛋白1(VAT1)表达上调。结论低氧对人脐带MSC的影响涉及多蛋白及多个功能通路。
- 曾慧兰钟启贾海涛覃永亮卜欠欠韩新爱刘宏伟
- 关键词:氯化钴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蛋白质组
- 环孢素A联合十一酸睾丸酮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环孢素A联合十一酸睾丸酮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接受治疗疗的12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十一酸睾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环孢素A联合十一酸睾丸酮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以及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以及血清VEGF的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以及血清VEGF的水平上升,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环孢素A联合十一酸睾丸酮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升高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以及血清VEGF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梁月娜张雅西覃永亮骆慧莎
- 关键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环孢素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临床疗效
- 端粒、端粒酶与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0年
-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来源于发育早期中、外胚层的多能干细胞,存在于骨髓、胎盘、脐带血、外周血等组织中,出生后在所有组织中定居[1-2],具有向成骨细胞、成脂细胞、肝脏细胞、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等多系列细胞分化潜能,且支持造血、调节免疫、对损伤的组织和器官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 覃永亮曾慧兰
- 关键词:端粒酶多能干细胞肝脏细胞分化潜能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抗核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的关系探讨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抗心磷脂抗体(ACA)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58例ITP患者,50例SLE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进行ANA、ACA检测,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ANA、ACA阳性和阴性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ITP及SLE患者ANA和AC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ANA阳性和阴性的ITP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ACA阳性和阴性的ITP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ANA阳性和阴性的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ACA阳性和阴性的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ITP疾患中,ANA阳性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的一种标志,或者可能是ITP的自身抗体,但不能作为辅助诊断标准;ACA阳性可能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可间接反映ITP患者血小板的受损情况。ANA、ACA阳性与ITP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无明显关系。对ANA、ACA阳性的ITP患者应进行随诊,警惕是否会发展成为SLE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 张雅西覃永亮骆慧莎梁月娜曾俊杰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抗核抗体抗心磷脂抗体
- 亚砷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分析亚砷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为69.2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42.31%,但不良反应发生率(30.77%)较对照组(65.38%)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砷酸联合沙利度胺较单一治疗沙利度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具有临床疗效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 梁月娜覃永亮
- 关键词:亚砷酸沙利度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尼古丁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微观形貌及增殖活性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形态学、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尼古丁作用于MSCs,以相差显微镜及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观察形态学变化;MTT法分别于24h、48h、72h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法于24 h检测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结果尼古丁作用于MSCs后,细胞固缩,细胞膜表面形成空洞及凹陷,微绒毛样突起多见;细胞周期改变,G0/G1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G2期及S期细胞比例则逐渐减少(P<0.01),周期阻滞随着尼古丁浓度递增而增加;细胞增殖受抑,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凋亡率增高,0.5、1、1.5mg/m L的尼古丁作用MSCs 24h后,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0.5mg/m L组凋亡率(4.867±0.404)%与对照组(3.300±0.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mg/m L组凋亡率(10.333±0.961)%、1.5mg/m L组凋亡率(44.367±3.6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尼古丁使MSCs形态及超微结构发生早期凋亡改变,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且促进其凋亡。
- 钟启覃永亮曾慧兰刘爽张青
- 关键词:尼古丁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凋亡微观形貌
- 尼古丁致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凋亡及蛋白差异表达的研究
-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表面形貌、增殖、凋亡等指标的影响,并研究其分子信号通路和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寻找尼...
- 覃永亮
- 关键词:尼古丁间充质干细胞脐带凋亡蛋白质组
- 文献传递
- 尼古丁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方法:尼古丁作用MSCs后,硝酸还原酶法测NO的释放情况;分光光度计法测NOS和iNOS活性;流式细胞技术测ROS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ELISA法测培养上清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变化。结果:在24 h和36 h,NO水平随尼古丁浓度上升而增加(P<0.05),但在48 h,0.8 g/L与1.0 g/L组,NO水平低于对照组;NOS和iNOS活性随尼古丁浓度上升而逐渐增加;尼古丁可增加MSCs的ROS水平,并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在尼古丁作用下,MSCs分泌SDF-1、TGF-β1、IGF-I及bFGF水平下降,ICAM-1、MMP-9及TIMP-1表达均上升。结论:尼古丁通过增加NO、NOS、iNOS和ROS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使SDF-1、TGF-β1、IGF-I及bFGF分泌下降,ICAM-1、MMP-9及TIMP-1表达上升,可能影响MSCs的增殖、黏附、迁移等特性。
- 曾慧兰卜欠欠陈慧中覃永亮李阳柏小芬钟启余泮熹刘宏伟刘革修苏泽轩
- 关键词:尼古丁间充质干细胞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因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