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静宇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手足口病患儿T细胞亚群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31例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重症手足口病12例,其中T细胞亚群正常7例占14%,T细胞亚群异常5例占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7,P〈0.05)。结论手足口病人群普遍易感,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患儿急性期细胞免疫功能正常者由于特异性杀伤性T细胞(CTL)因素易出现重症病例,对判断手足口病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林厚雄褚静宇李裕海
- 关键词:手足口病T细胞亚群
- 麻疹并发肝损害44例临床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麻疹并发肝损害的临床特征、肝功情况、严重程度、预后。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7例住院确诊的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肝功能、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作出并发肝损害诊断,并根据肝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情况将肝损害分为轻、中、重度,对患者发热、皮疹、消化道症状等与肝损害程度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7例麻疹患者中44例并发肝损害,占入选病例的45.36%。其中成年人35例,占肝损害患者比例79.55%。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患者肝损害均发生于出疹期;轻度肝损害14例,中度肝损害22例,重度肝损害8例。肝功能提示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为主,较少见总胆红素增高。患者肝功能随麻疹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无慢性化倾向。结论麻疹合并肝功能损害成年人较常见,多发生于出疹期,且程度一般为轻中度,预后良好。
- 褚静宇林厚雄余巧文姚慧娟
- 关键词:麻疹肝损害
- 疱疹穿刺引流在手足口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 2017年
-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病原体种类很多,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5、10、16、19型及肠道埃可71病毒型和新肠道病毒,但最常见为CA16型及EV71型[2]。此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有关报道称我国每年3岁以下的儿童有40%都会感染手足口病[3],其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
- 黄修柳林厚雄褚静宇汤志森
- 关键词:穿刺引流斑丘疹中性细胞口腔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