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兆辉

作品数:47 被引量:201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次声
  • 18篇心肌
  • 15篇细胞
  • 11篇内皮
  • 10篇血管
  • 9篇肌细胞
  • 8篇心肌细胞
  • 6篇超微
  • 6篇超微结构
  • 4篇蛋白
  • 4篇对心
  • 4篇梗死
  • 4篇次声作用
  • 4篇大鼠心肌
  • 3篇凋亡
  • 3篇心肌细胞凋亡
  • 3篇氧化氮
  • 3篇一氧化氮
  • 3篇声压
  • 3篇睾丸

机构

  • 3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8篇第四军医大学...
  • 14篇中山大学附属...
  • 9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暨南大学附属...
  • 2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烟台大学
  • 1篇解放军第26...
  • 1篇江西中医药高...

作者

  • 47篇裴兆辉
  • 21篇陈景藻
  • 20篇朱妙章
  • 14篇庄志强
  • 11篇马虹
  • 7篇裴建明
  • 5篇谭永霞
  • 5篇何建桂
  • 4篇刘朝晖
  • 4篇肖平喜
  • 4篇吴敬国
  • 3篇初国良
  • 3篇王立军
  • 3篇李玲
  • 3篇刘静
  • 3篇朱肖星
  • 3篇王礼春
  • 2篇梅其炳
  • 2篇钟立军
  • 2篇关信民

传媒

  • 13篇心脏杂志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药材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3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9篇2006
  • 11篇2005
  • 10篇2004
  • 1篇2003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麦冬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观察麦冬治疗妊娠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妊娠10d大鼠,建立妊娠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正常大鼠为对照组,随机将40只妊娠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分为4组(n=10):GDM组、GDM+麦冬组、GDM+罗格列酮和GDM+罗格列酮+麦冬组.观察用药前后血糖、胰岛素的变化,检测腹腔脂肪组织中TNF-α与leptin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DM组大鼠空腹及餐后血糖与胰岛素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TNF-α与leptin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GDM组比较,麦冬治疗组、罗格列酮治疗组、罗格列酮+麦冬治疗组大鼠空腹及餐后血糖均下降(P<0.05),TNF-α与lep-tin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麦冬治疗组比较,罗格列酮治疗组空腹及餐后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TNF-α与leptin的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罗格列酮+麦冬治疗组空腹及餐后血糖明显下降(P<0.01),TNF-α与leptin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罗格列酮组比较,罗格列酮+麦冬治疗组空腹及餐后血糖明显下降(P<0.01),TNF-α与leptin的mRNA表达明显变化(P<0.05).结论:麦冬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疗效明显,能变胰岛素抵抗状态,其机制与TNF-α与leptin的mRNA表达的变化有关.
李瑞满秦佳佳裴兆辉
关键词:中药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
阿托伐他汀对心脏直接及间接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阿托伐他汀作为调节脂类代谢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阿托伐他汀不仅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及其基质;也可直接作用于心肌,保护缺血心肌,降低心肌病毒性和炎症性损伤。阿托伐他汀不同药理学作用依赖于不同机制,本文就阿托伐他汀不同心血管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欧阳先国裴兆辉陈勤马虹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心血管疾病胆固醇甘油
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大鼠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梗死模型组,心肌梗死模型+稳心颗粒组,每组10只大鼠。测定大鼠血浆NO及ET-1含量变化,观察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模型组大鼠血浆ET-1含量明显增加(P<0.01),血浆NO含量明显减少(P<0.01),线粒体肿胀,肌浆网扩张,内皮脱落。与心肌梗死模型组比较,心肌梗死模型+稳心颗粒组大鼠血浆ET-1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浆NO的含量明显增加(P<0.01),内皮细胞出现线粒体肿胀和内质网扩张明显减少,无内皮脱落。结论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稳心颗粒使NO及ET-1的含量发生变化有关。
关信民蒙荣森陈思伟金伟漆蝉裴兆辉马虹
关键词:稳心颗粒超微结构ET-1
MN9202对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MN9202对心肌细胞收缩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IonOptix单细胞动缘检测系统(IonOptixCo.USA),测定心肌细胞收缩幅度和收缩/舒张速度等,这些指标均由计算机自动实时采集并记录。结果MN9202降低心肌收缩幅度(ph)、心肌细胞收缩幅度单个心肌细胞的长度百分比(peakheightbaseline×100%,phbl%)、最大收缩速率(+dLdt)和最大舒张速率(dLdt),ph在对照组、MN9202(3×106molL)组和拉西地平(lacidipine,3×106molL)组分别为(0.13±0.04)μm、(0.08±0.05)μm和(0.07±0.04)μm,phbl%分别为(8.6±2.8)%、(5.8±4.3)%和(5.6±3.3)%,+dLdt分别为(1.6±0.5)μms、(1.1±0.7)μms和(1.0±0.6)μms,dLdt分别为(1.2±0.4)μms、(0.8±0.3)μms和(0.7±0.3)μms。异丙肾上腺素(108molL,isoproterenol,Iso)增加ph、phbl%、+dLdt和dLdt均有统计学意义,上述指标分别增加45%、47%、54%、78%。3×107molL的MN9202和拉西地平降低Iso引起ph、phbl%、+dLdt和dLdt的升高,其中MN9202使+dLdt和dLdt的降低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拉西地平使phbl%、+dLdt和dLdt的降低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N9202使心肌细胞收缩和舒张功能均降低;Iso所致心肌细胞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增强,3×107molLMN9202和拉西地平有抑制Iso的作用。
朱肖星梅其炳刘莉张峰张海锋胡玉珍裴兆辉郭海涛陈定章
关键词:MN9202心肌细胞舒张功能拉西地平
Ⅱ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 型糖尿病 (DM)并发冠心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伴有 DM(35 4例 )和不伴有 DM(12 2 2例 )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和造影结果。结果 :与非 DM的冠心病患者相比 ,DM并发冠心病存在有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血压、血清甘油三酯异常、女性吸烟 ,且无症状心肌缺血者比例高。在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面 ,DM并发冠脉血管三支、C型病变发生率高 (35 .9% vs 2 7.6 % ;6 0 .6 % vs 4 8.7% ,均 P<0 .0 1) ,小血管病变及弥漫性血管病变较多见 (2 6 .3% vs 18.0 % ;32 .0 % vs 2 5 .1% ,均 P<0 .0 1) ,而单支、A型病变少 (34.5 % vs 4 1.8% ;7.3% vs 19.0 % ,均 P<0 .0 1)。结论 :并发 DM与不并发 DM的冠心病患者临床及冠脉病变有显著差异 ,前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C型病变发生率高 ,冠脉病变分布于小血管多且病变复杂。
刘海伟韩雅玲王效增荆全民王守力裴兆辉赵连友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冠状血管造影术
次声对大鼠心率与血压影响的实验观察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观察大鼠暴露于8Hz,130dB及90dB次声不同时间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方法:将90只雄性大鼠随机为对照组、90dB暴露组及130dB组各5组(n=6),在1,7,14,21和28d暴露期间施以次声,2h/d,采用颈动脉插管法记录大鼠血压与心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90dB1d组及130dB1d组大鼠心率均加快(P<0.01),7,14,21,28d组无显著变化(P>0.05);130dB1d组心率快于90dB1d组(P<0.05)。90dB及130dB的1,14,21,28d组左室收缩压增加(P<0.01),90dB7d组无显著变化,而130dB7d组较90dB7d组增加(P<0.05)。90dB及130dB的1,7,14d组大鼠左室舒张压无显著变化(P>0.05),而21,28d组增加(90dB组P<0.05;130dB组P<0.01),130dB组增加较90dB组快。结论:次声对大鼠血压及心率有一定影响,与次声作用时间和声压级水平有关。
裴兆辉丁红新陈景藻朱妙章庄志强裴建明
关键词:次声心率血压
血管紧张素-(1-7)介导鼠CFs的MMPs/TIMPs表达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
高血压左室肥厚是影响高血压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子,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较不伴左室肥厚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猝死和其他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增加6~8倍。目前,高血压左室肥厚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确切的发生机...
裴兆辉
关键词:心肌成纤维细胞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文献传递
改良的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模型的建立
2010年
目的:建立稳定、简便、内皮损伤小的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模型。方法:以36只雄性大鼠建立改良的简易大鼠颈外静脉移植模型,采用血管超声方法,观察大鼠颈外静脉移植后的血管超声显像,手术后血管的通畅率。病理学检查移植静脉血管内膜的情况。结果:成功地建立了改良的大鼠自体颈外静脉移植模型,手术时间较短,近期发生血栓栓塞的几率低,管腔通常率高、未发生吻合口漏,手术成功率高。超声检查可以显示移植静脉血管的通畅度及血管腔径大小,显示吻合口的延续情况。结论:采用改良血管套(cuff)法,可建立改良的大鼠颈静脉移植模型。该模型稳定、简便、内皮损伤小,手术时间缩短。超声检查可辅助评价模型的建立,检查移植静脉血管桥是否流通畅。
肖平喜陈绍良田乃亮葛震裴兆辉吴敬国王礼春
关键词:静脉移植物多普勒超声检查
次声作用后血浆NO、ET-1、SOD、MDA水平的变化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测定8Hz、130dB次声不同时间暴露后大鼠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SOD、MDA水平的变化。方法用8Hz、130dB的次声连续作用大鼠1、7、14、21和28d,每天2h,测定大鼠血浆NO、ET-1、SOD、MDA水平。结果在暴露期间,7、14d时大鼠血浆NO含量显著最低(P<001),1d、21d和28d时正常(P>005);大鼠血浆ET-1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7d时升高最多,14d时升高最少;大鼠血浆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大鼠血浆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次声可引起大鼠血浆NO、ET-1、SOD、MDA水平的变化,发生的改变与次声暴露时间有关。
裴兆辉陈景藻朱妙章裴建明刘朝晖谭永霞
关键词:次声内皮缩血管肽1丙二醛
大鼠移植静脉再狭窄过程中黏着斑激酶的活化及奥美沙坦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黏着斑激酶(FAK)在大鼠移植静脉再狭窄过程中的作用,并研究奥美沙坦的干预效应。方法建立大鼠颈外静脉移植模型,将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1)假手术组;2)模型组;3)奥美沙坦组;4)生理盐水组等4组。观察各组血管壁内膜厚度及内膜/中膜(I/M);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及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 actin)表达;采用 western-blot 方法检测 FAK 及磷酸化 FAK 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内膜明显增厚(P<0.01),I/M 明显增加(P<0.01),PCNA 表达明显增加(P<0.01),α-SMactin、FAK、磷酸化 FAK 叫显增加(P<0.05);奥美沙坦组与模型组相比,内膜厚度、I/M 明显减轻(P<0.05),PC-NA、α-SM actin、磷酸化 FAK 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FAK 活化参与了大鼠移植静脉再狭窄过程,奥美沙坦可以抑制大鼠移植静脉再狭窄,这种作用可能与减轻局部 FAK 活化有关。
肖平喜刘志军吴敬国王礼春何建桂裴兆辉马虹
关键词:奥美沙坦再狭窄黏着斑激酶磷酸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