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燕慧
- 作品数:16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135”工程重点医学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两种PML—RARα融合基因亚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PML-RARα融合基因亚型及其临床关系。方法采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92例初诊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不同转录本,根据结果分为长型(L型)和短型(S型)两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及预后。结果92例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均为阳性,L型52例,占56.5%,S型40例,占43.5%;两组相比,患者性别、年龄、治疗前的白细胞计数、骨髓原始早幼粒细胞比例及染色体无明显差异;诱导治疗的完全缓解(CR)率、达CR的时间、维甲酸综合征(RAS)、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颅内出血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缓解后总体生存率(OS)及无复发生存率(RFS)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亚型与临床疗效、预后无关。
- 袁燕慧吴德沛刘跃钧欧阳建
- 雷帕霉素诱导Balb/c小鼠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增殖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Balb/c小鼠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方法取8wk龄的SPF级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每只灌胃雷帕霉素0.4mg.d-1,对照组灌胃每天予等体积无菌水,共3wk。无菌条件下肝素抗凝心脏采血,分离脾脏,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和脾细胞CD4+CD25+T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脾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小鼠外周血和脾细胞中CD4+CD25+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9.95±4.65)%和(24.13±10.06)%,对照组小鼠外周血和脾细胞中CD4+CD25+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5.01±1.49)%和(8.48±3.19)%,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小鼠脾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是对照组的6.029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雷帕霉素能够明显诱导Balb/c小鼠体内CD4+CD25+T细胞的增殖,并能提高foxp3+ mRNA的表达。
- 杨明珍吴德沛岑建农袁燕慧常惠荣朱子玲冯宇锋
- 关键词:雷帕霉素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CD25+
- 雷帕霉素对CD4+CD25+Foxp3+T细胞选择性扩增的实验研究
- 本文现通过实验,就雷帕霉素对CD4+CD25+Foxp3+T细胞选择性体外扩增的作用及其效果进行了探讨。
- 杨明珍吴德沛岑建农袁燕慧常惠荣朱子玲冯宇锋
- 关键词:雷帕霉素
- 老年人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 2010年
- 目的 探讨老年人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21例老年及89例中青年(<60岁)初治AP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白细胞(WBC)计数的不同进行老年人APL分组比较.结果 老年APL与中青年APL患者的性别(男女性别比11∶10对47∶42)、治疗前的WBC(高白细胞比例:23.8%比16.9%)、骨髓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0.83±0.11对0.83±0.12)、诱导治疗的完全缓解(CR)率(71.4%对84.3%)、达CR的天数[(35.7±10.1)d对(39.1±13.5)d]、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率(14.3%对22.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52.4%对34.8%)及2年总生存率(72.7%对8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APL患者诱导治疗过程中早期死亡率明显高于中青年APL患者(28.6%对11.2%)(P<0.05).21例接受诱导治疗的老年患者中,5例为高白细胞型,16例为非高白细胞型,高白细胞组老年APL患者的DIC和早期死亡发生率分别为80%、60%,高于非高白细胞组(43.8%、18.8%),而CR率较低(40.0%对81.3%).结论 老年及中青年APL患者均具有较好的预后,高白细胞型诱导治疗疗效低于非高白细胞型.
- 袁燕慧吴德沛欧阳建
- 关键词:白血病粒细胞急性老年人维甲酸
- 非去T细胞单倍型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 HLA 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对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其预后。方法总结2002年7月至200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3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标危组11例,高危组20例)接受 HLA 单倍型相合 HSCT 临床资料,分析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31例患者中30例获得稳定的造血重建,移植后中性粒细胞>0.5×10~9/L 及血小板>20×10~9/L 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3d 和22d,发生Ⅱ~Ⅳ度 aGVHD 的累积发生率为61.3%,慢性 GVHD 的累积发生率为41.9%。标危组33个月累积无病生存率(DFS)为62.3%,高危组33个月的 DFS 为35.0%。移植物中 CD_3^+ T 细胞数量和供受体 HLA-A、B、DR 位点不相合的程度是影响 aGVHD 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HLA 单倍型相合的 HSCT 对于恶性血液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移植物中CD_3^+T 细胞数量和 HLA-A、B、DR 位点不相合的程度是影响单倍型相合的 HSCT 的 aGVHD 发生的主要因素。
- 杨明珍袁燕慧吴德沛常伟荣何军狄文英
- 关键词: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单倍型移植物抗宿主病
- 第三代全长链重组凝血因子Ⅷ预防治疗中间型重型血友病A患儿疗效和安全性评估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评估第三代全长链重组凝血因子Ⅷ(f LFⅧ)预防治疗中间型、重型血友病A患儿的年出血次数、关节年出血次数和安全性。方法 2014-11-01—2016-11-30采用单中心、前瞻、非随机、自身对照比较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液科应用f LFⅧ进行大剂量预防治疗1年后的中间型、重型血友病A患儿年出血次数、关节年出血次数、凝血因子Ⅷ(FⅧ)抑制物的改变及药物副反应。结果 15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中位数15岁(5~18岁),所有患儿FⅧ活性(FⅧ∶C)<2.2%,其中,重型血友病A 8例。应用f LFⅧ20~40 U/kg、每周2~3次进行大剂量预防治疗1年,年出血次数由(27.60±13.67)次降为(2.57±1.36)次(P<0.001),减少了90.7%;关节年出血次数由(11.13±8.81)次降为(0.93±1.10)次(P<0.001),减少了91.6%。7例经大剂量预防治疗达到关节年出血0次。不同程度的年出血次数均下降,其中重度年出血次数下降为0次。所有患儿在进行大剂量预防治疗1年间未发生药物相关副反应或严重不良反应,FⅧ抑制物滴度检测有3例0.1 BU/m L,其余未检出。结论应用f LFⅧ进行大剂量预防治疗可有效降低中间型、重型血友病A患儿年出血次数和关节年出血次数,安全、无副反应,无抑制物产生。
- 周荣富李倩欧阳建袁燕慧周敏徐勇李萍陈兵
- 关键词:血友病A
- 以单纯血小板升高为表现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6年
- 1病例报告 患者女,25岁,因“体检发现血小板增高2d”于2014-07-30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患者2d前因公司体检示,血常规:白细胞9.7×10-9 L-1,血红蛋白104g/L,血小板1886×10-9 L-1,无发热、咳嗽,无腹痛、腹泻,无鼻出血、牙龈出血,无关节肿痛、皮疹,无胸闷和心悸等不适,遂于鼓楼医院门诊就诊,门诊以“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收住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肝炎、结核病史。
- 袁燕慧陈兵张启国谢品浩欧阳建
- 关键词: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小板病例报告
- 第三代全长链重组凝血因子Ⅷ标准预防治疗中/重型血友病A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 周荣富李倩欧阳建周敏徐勇李萍袁燕慧陈兵
- 全淋巴结照射对小鼠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影响的实验研究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治疗多种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受供者来源的限制,许多患者没有接受移植治疗的机会。事实上,绝大多数患者至少有一位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半相合的亲属可以随时作为...
- 袁燕慧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细胞因子
- 文献传递
- 伊马替尼联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三例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采用伊马替尼(STI571,商品名:格列卫)联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淋变的疗效。方法 3例 CML 急淋变患者移植前后均口服伊马替尼(200~800 mg/d)。以改良全身照射(TBI)+环磷酰胺(Cy)或改良白消安(Bu)+Cy 为预处理方案。结果 3例患者均造血重建。3例患者均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1例发生慢性GVHD(cGVHD)。2例患者复发,但最终均获得缓解。3例患者均无病生存,中位随访时间28(11~35)个月。结论伊马替尼联合 allo-HSCT 治疗 CML 急淋变,能够降低移植前白血病细胞负荷,有利于移植后复发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袁燕慧吴德沛杨明珍邵景章王荧马骁
- 关键词:伊马替尼移植物抗宿主病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