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娜莉 作品数:15 被引量:116 H指数:5 供职机构: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东省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PTK787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受体酪氨酸激酶亚群抑制剂PTK787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大鼠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2 mRNA的影响。方法:建立波动氧(80%和10%氧浓度24 h交替)诱导的SD大鼠ROP模型。67只新生SD大鼠随机设立空气组、模型组、治疗组(腹腔注射PTK787 50 mg/kg);每组随机抽取6只新生鼠,利用实时定量荧光PCR,观察生后12天及第17天的视网膜组织VEGF与VEGFR-2 mRNA表达,数据采用比较CT值法(2-CT法)分析基因相对表达量。选择GAPDH为内参。结果:12天及17天模型组较对照组VEGF与VEGFR-2 mRNA表达量明显增多,而治疗组未见异常。结论:PTK787对ROP病变大鼠模型VEGF与VEGFR-2 mRNA表达呈明显的负性调控作用。 阮豫才 唐兰芬 陈日玲 蔡娜莉 谭建新 方玉兰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PTK787 实时定量荧光PCR 孟鲁司特对哮喘患儿血清IL-4、IL-5和IFN-γ的影响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对哮喘患儿血清IL-4、IL-5和IFN-γ的影响。方法 8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每晚睡前加服孟鲁司特5mg,治疗6个月后检测两组患儿血清IL-4、IL-5和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血清IL-4和IL-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而IFN-γ水平则明显上升(P<0.01)。结论孟鲁司特能降低哮喘患儿血清IL-4和IL-5水平,增高血清IFN-γ水平,减轻免疫炎症反应,在哮喘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蔡娜莉关键词:孟鲁司特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5 Γ干扰素 NSE和S-100蛋白的检测在判断新生儿脑损伤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4 2012年 目的:研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蛋白检测在判断新生儿脑损伤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6例脑损伤新生儿为病例组,同时选择3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于出生后1天检测血清NSE和S-100蛋白,并对两组新生儿的NBNA评分和Apgar评分进行评价。结果:病例组新生儿在NSE、S-100蛋白水平和NBN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病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不良组新生儿NSE、S-100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新生儿,Apgar评分预后不良组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NSE、S-100蛋白与NBNA评分、Apgar评分均为高度的负相关(P<0.01)。结论:NSE和S-100蛋白检测能反应新生儿脑损伤的病情及预后,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蔡娜莉 付亚林关键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新生儿 脑损伤 抵抗素及IL-1β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2010年 研究发现,围生期窒息所致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多伴发炎症反应,HIBD可诱导多种细胞因子表达,而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常引起进一步的脑损伤[1]。 乔智慧 黄秀兰 蔡娜莉 唐兰芬关键词:HIBD 抵抗素 IL-1Β NF-ΚB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调查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5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胎龄≤36周、出生体重≤2 500 g),生后2周开始进行ROP的筛查,并定期随访。结果在完成早产儿ROP随访300例中,发现ROP 16例,ROP患病率为5.3%,其中I期12例,Ⅱ期3例,Ⅲ期1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胎龄、出生体重、吸氧时间、吸氧浓度、机械通气与ROP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吸氧浓度、机械通气的比值比(OR值)分别是:0.6675、7.7679、5.2415。结论早产、吸氧浓度高、机械通气是ROP的主要危险因素。 黄志敏 唐兰芬 方林彬 朱晓波 蔡娜莉 敖当 洪文关键词:早产儿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N-乙酰半胱氨酸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大鼠脑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7d龄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3组,⑴假手术组(Sham)(n=30);⑵HIBD模型组(Control)(n=30):HIBD模型后即刻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⑶HIBD药物组(NAC)(n=30):HIBD模型后即刻腹腔注射N-乙酰半胱氨酸(NAC),200mg/kg。各组大鼠于处置后6h、12h、24h、48h、7d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Tunel法检测脑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细胞凋亡数目。结果HIBD模型组脑组织中ICAM-1的表达和细胞凋亡数与假手术组和HIBD药物组相比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NAC可抑制HIBD脑细胞ICAM-1的表达及脑细胞的细胞凋亡程度,NAC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章小雷 徐金诚 刘郴州 王优 蔡娜莉 刘敏娜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分子-1 N-乙酰半胱氨酸 细胞凋亡 缺氧缺血新生大鼠 缺氧缺血脑损伤 TUNEL法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S-100B蛋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S-100B蛋白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2007年1月至2007年8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92例足月HIE患儿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40例)、中度组(32例)和重度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出生后第1、3、7天血清S-100B蛋白含量变化。结果轻度组出生后7d内血清S-100B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中度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以出生后第1天最高,生后3d明显降低(P<0.05),重度组生后3d内仍维持在高水平,与生后7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E患儿病情愈重,血清S-100B蛋白水平愈高,以出生后第1天最明显(P<0.01),出生后第3天重度组S-100B蛋白水平仍高于轻度组(P<0.01),出生后第7天3组患儿血清S-100B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S-100B蛋白有助于HIE的早期诊断及脑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估。 敖当 张慧琼 蔡娜莉 揭育丽关键词: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S-100B蛋白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原学及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确诊为婴儿肝炎综合征的64例病例资料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原学结果提示病毒感染,尤其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感染最多见,占53%,乙肝肝炎病毒感染占第二位,为12.5%,并发症多。结论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感染是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是避免发展成为肝硬化、降低死亡率和减轻后遗症的关键。 叶巧云 蔡娜莉关键词:婴儿 肝炎 综合征 PTK787抑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新生血管的形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亚群抑制剂PTK787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波动氧(体积分数80%和10%氧浓度24h反复交替)诱导的SD大鼠ROP模型。67只新生SD大鼠随机设立对照组(22只)、模型组(22只)、治疗组(23只,腹腔注射PTK78750mg.kg-1);分别于第12天和第17天,每组随机抽取8只新生鼠,一侧眼球采用ADP酶组织化学法进行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改变;另一侧眼球视网膜组织切片观察并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结果波动氧可成功诱导SD新生大鼠ROP模型,PTK787可抑制氧诱导新生鼠视网膜病变模型新生血管的形成。第12天和第17天时,模型组视网膜ADP酶组织化学铺片,均较对照组血管分布、密度改变明显;而治疗组视网膜铺片血管密度较模型组明显下降。第17天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计数结果显示,给氧模型组31.360±4.543与正常对照组1.700±1.216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56.414,P<0.001)。治疗组6.800±2.107与模型组相比,血管内皮细胞核数显著减少(t=-43.869,P<0.001)。结论 PTK787可以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有望成为治疗ROP的有效途径。 唐兰芬 阮豫才 张志平 黄志敏 蔡娜莉 敖当关键词:早产儿 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新生血管 足月HIE新生儿血清MBP和NSE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动态监测诊断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2例足月窒息新生儿和同期3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C组),72例窒息新生儿未发生HIE 22例(A组)、发生HIE 50例[HIE轻度18例(B1组)、HIE中度17例(B2组)、HIE重度15例(B3组)]。各组出生后均行Apgar评分,并于出生后12 h、3 d测定血清MBP、NSE的浓度。结果①A组、B1组、B2组、B3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出生12 h,C组血清NSE、MBP与B2组、B3组比较,P均<0.05;出生后3 d,C组血清NSE、MBP与B1组、B2组、B3组比较,P均<0.05;出生后12 h、3 d,B1组、B2组、B3组同一个时间点NSE、MBP两两比较,P均<0.05。③B3组患儿不良预后(脑瘫或中枢性协调障碍及死亡)发生率与B1、B2组比较,P均<0.05。结论出生后动态监测MBP、NSE有助于判断窒息新生儿的预后和HIE患儿的脑损伤程度。 蔡娜莉 付亚林关键词:髓鞘碱性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