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兰
- 作品数:22 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结核病细菌学诊断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 黄曙海刘毅包维华蓝兰周昌明蓝如束姚贻强
- 该项目属疾病预防控制-结核病防制领域,为自治区科技厅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项目合同编号:桂科自0991193),研究起止时间2009年3月-2012年3月。细菌学检验是结核病诊断和防治效果评价的主要依据,中国常规的痰涂片...
- 关键词:
- 关键词:结核病细菌学诊断分子生物学
- 蜡样芽孢杆菌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蜡样芽孢杆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机会性食源性病原体,建立快速准确的蜡样芽孢杆菌检测方法对预防和治疗食源性疾病至关重要。近年来,分子检测、生物传感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新兴的快速方法迅速应用于检测蜡样芽孢杆菌。本文对这些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苏爱荣诸葛石养王红蓝兰
- 关键词:蜡样芽孢杆菌分子检测生物传感器
- 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研究综述被引量:3
- 2018年
- 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聚合酶链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法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有了新的改进,检测速度更快、准确性更强;免疫层析法、免疫磁珠法等免疫学方法有了新的升级,在材料选择、抗体制备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改进,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生物传感器和纳米技术用于检测沙门氏菌,在信号放大、纳米金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 蓝兰吕素玲李秀桂
- 关键词:沙门氏菌分子生物学方法免疫层析法免疫学方法生物传感器
- 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溶血素基因分布分析
- 2022年
-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溶血素基因的分型情况和分布特点。方法收集南宁市辖区所有食品安全监测点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16株,采用多重PCR扩增法对菌株进行hlα、hlb、hlg和hld四种溶血素基因检测及溶血试验。结果食源性分离株溶血素基因hlα、hlb、hlg和hld基因检出率分别为55.9%、72.1%、75.7%和83.8%,以携带hlb/hlg/hld基因组合为主,检出率为33.1%;从业人员携带者分离株溶血素基因hlα、hlb、hlg和hld基因检出率分别为78.8%、51.3%、87.5%和85.0%,携带以hlα/hlg/hld基因组合为主,检出率为37.5%。来源乳制品分离株hlb基因检出率高于米面制品分离株(P<0.01);餐饮从业人员携带者分离株hlα基因检出率高于食品企业生产人员携带者分离株(P<0.05);从业人员携带者分离株完全溶血检出率高于食源性分离株(P<0.05)。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不同样本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溶血素基因检出率和分布模式存在差异,应加强溶血素基因监测体系建设。
- 诸葛石养苏爱荣蓝兰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基因分布食品检测
- 广西自治区2016~2018年沙门氏菌监测数据的SSM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通过分析广西南宁市和贵港市的食源性和人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的监测数据,为科学防控沙门氏菌引起区域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2018年南宁市13个监测点和贵港市6个监测点收集的沙门氏菌监测数据,通过构建偏离-份额分析法模型,有效获取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的区域增长份额、沙门氏菌构成偏离份额和区位偏离份额的数值。结果南宁市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总偏离量为2.47株,贵港市肠炎沙门氏菌的总偏离量为6.96株;南宁市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区位偏离份额为-6.54株,贵港市肠炎沙门氏菌的区位偏离份额为6.88株。结论在2016~2018年间,南宁市鼠伤寒沙门氏菌、贵港市肠炎沙门氏菌增长迅速,均超过广西沙门氏菌的增长速度;南宁市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贵港市肠炎沙门氏菌具备种类优势。
- 蓝兰曾献莹韦程媛吕素玲李秀桂
- 关键词:沙门氏菌偏离-份额分析优势菌种
- 广西耐药结核病流行现状、影响因素与防控策略研究与应用
- 黄曙海刘飞鹰蓝如束赵锦明张影坤罗丹蓝兰区进
-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简要背景、主要技术内容及创新要点、技术经济指标、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及推广应用、效益情况。该课题属预防医学结核病控制领域,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课题。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传染性疾病,列为中国...
- 关键词:
- 关键词:结核病防治流行病学调查
- 广西壮族自治区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性的监测,了解该地区肺结核患者耐药谱构成,阐明其对不同药物的耐药分布和规律。方法对广西30家结核病防治机构门诊收集的1765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痰培养,对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1545株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分析患者耐药谱组成特点及其意义。结果初治涂阳患者组对一线药物任一耐药率高低顺位依次为异烟肼7.93%(94/1186)、链霉素6.24%(74/1186)、利福平3.20%(38/1186)和乙胺丁醇1.85%(22/1186);复治患者组对一线药物任一耐药率依次为异烟肼25.91%(93/359)、利福平25.07%(90/359)、乙胺丁醇13.65%(49/359)和链霉素11.98%(43/3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74,P<0.01)。共发现25种耐药谱组合,耐多药患者耐一线药组合中,初治组以HRS(8例)、HRE(5例)和HR(5例)组合为主;复治组以HRE(17例)和HR(15例)组合为主。除耐一线药物外,初、复治患者都有耐二线药物的患者,其中初治患者耐卡那霉素1例、耐氧氟沙星12例;复治患者耐卡那霉素6例、耐氧氟沙星31例。结论广西初治、复治患者任一耐一线药率高低排序不同;广西结核病患者耐药谱组合形式多样,初治患者以HRS、HRE和HR组合为主,复治患者以HRE和HR组合为主。
- 蓝如束蓝兰黄曙海刘飞鹰区进张影坤赵锦明
- 关键词:结核抗药性细菌
- 广西壮族自治区肺结核耐药性调查及复治患者耐药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6
- 2013年
-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肺结核耐药现状,探讨影响复治患者耐药产生的因素。方法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在广西开展结核病耐药性监测,对14个市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30个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机构门诊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纳入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41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22例。收集复治患者社会和既往临床诊疗信息。收集痰标本培养,培养阳性菌株采用比例法进行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药敏试验。对硝基苯甲酸(PNB)培养法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对复治患者社会经济以及既往诊疗因素对耐药的影响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结果监测收集到1545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阳性患者,总耐药率17.22%(266/1545);其中新发涂阳患者耐药率为11.97%(142/1186),复治涂阳患者耐药率为34.54%(124/359),复治患者总耐药率高于新发患者(X^2=98.473,P=0.000)。耐多药率为6.28%(97/1545);其中新发涂阳患者耐多药率为2.45%(29/1186),复治患者耐多药率为18.94%(68/359),复治患者耐多药率高于新发患者(X^2=127.450,P=0.000);广泛耐多药率为0.19%(3/1545),全部为复治患者,复治患者广泛耐多药率0.84%(3/359)。复治患者耐药单因素分析表明,女性患者耐药率高于男性(OR=2.009,95%CI:1.1453.523,X^2=6.062,P=O.014);壮族患者耐药率高于汉族(OR=1.609,95%CI:1.024-2.529,X^2=4.289,P=0.038);首次诊疗机构为综合医院的患者耐药率高于到结防机构或专科医院诊疗的患者(OR=1.967,95%CI:1.210-3.198,X^2=7.565,P=0.006);既往治疗次数2次及以上的患者耐药率高于仅接受过1次治疗的患者(OR=4.128,95%CI:2.506-6.801,X^2=33.160,P=0�
- 黄曙海蓝如束刘飞鹰赵锦明蓝兰区进张影坤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抗药性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16—2018年沙门菌血清种类的区位熵模型和偏离-份额分析法模型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通过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食源性和人源沙门菌的空间分布和增长情况,为预防和控制沙门菌引起的疾病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北部湾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采用2016—2018年的沙门菌血清种类数据,通过构建区位熵(LQ)模型和偏离-份额分析法(SSM)模型,有效获取沙门菌的区位熵和区域增长份额、沙门菌构成偏离份额和区位偏离份额的数值。结果根据LQ模型,北部湾经济区沙门菌的区位熵大于1的种类有两种:鼠伤寒沙门菌(区位熵为1.05)和肠炎沙门菌(区位熵为1.19)。根据SSM模型,北部湾经济区鼠伤寒沙门菌的总偏离量为23.50株,肠炎沙门菌的总偏离量为4.18株,增长速度均快于广西沙门菌总体的增长速度。结论北部湾经济区沙门菌区域集聚水平比较高的种类是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北部湾经济区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具备种类优势且具有很强的增长趋势。
- 蓝兰曾献莹韦程媛吕素玲李秀桂
- 关键词:沙门菌血清
- 多菌型副溶血性弧菌共感染引起集中事件调查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分析一起副溶血性弧菌(VP)集中感染事件的菌株特征,明确该起感染事件的性质。方法在2017年9月,广西某乡镇发生一起疑似食源性疾病暴发,现场采集13例患者肛拭子,分离到10株VP,利用O和K诊断血清对分离株进行玻片凝集实验分型,采用Taq Man水解探针荧光PCR检测分离株毒力相关tlh、tdh、trh和ORF8基因,并分别用NotⅠ和SfiⅠ两种酶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导入Bionumerics 6.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0株VP有5种血清型,6株为O3∶K6,其余4株血清型分别为O4∶K8、O1∶KUT、O2∶KUT和O10∶K19。所有菌株tlh基因均呈阳性,而trh基因呈阴性;6株O3∶K6血清型菌株和1株O4∶K8血清型菌株tdh基因均呈阳性;其余3株tdh基因呈阴性。经Bionumerics 6.6软件聚类分析,NotⅠ和SfiⅠ酶切PFGE有8种型别,同为O3∶K6血清型的6株菌可分为4种型别。综合以上3个指标进行分析,该事件分离的10株菌中仅2株菌完全相同。结论该起集中暴发事件由多种血清、不同PFGE型别的致病和非致病性VP多菌型共感染引起。
- 王红赵鹏杜悦何德辉苏爱荣蓝兰李秀桂黄彦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脉冲场凝胶电泳血清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