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昌三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娄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娄底市2002-2006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详细了解娄底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库及网络监测系统收集个案资料,参照WHO标准对暴发疫情进行现场调查,Excel和SPS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02-2006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981例,年均发病率9.77/10万,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均增长80.29%,各县市区发病率差异显著(χ2=837.88,P<0.001)。发病高峰为4~7月,占全年发病数的63.91%,患者男女比例2.34:1,人群分布3~9岁儿童和学生占全部病例的75.16%,学生发病率为60.83/10万,显著高于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χ2=164.04,P<0.0001)。2005-2006年共报告因流行性腮腺炎暴发而构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起,患病人数115人,波及人口2860人,罹患率4.02%。结论近年来娄底市流行性腮腺炎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儿童少年健康和正常教学秩序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 王健龙吴笃卿胡东风贺述柒蒋昌三石其文颜明吴幂钟琳成国辉王青松殷备战谢朝霞刘仁文
-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
- 娄底市麻疹流行病学分析(英文)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 详细了解娄底市麻疹流行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供各级领导和专业人员参考。方法 全部资料录入或导入MS-Excel进行统计并作图,比较分析用SPSS13.0版完成。结果 1978-2005年共报告麻疹31963例,年均发病率31.18/10万,历年发病率与接种率呈明显负相关(r=-0.802,P〈0.01)。发病从高到低后回升。可分为3个时段,年均发病率分别为95.94/10万、4.06/10万和9.66/10万,各时段各县市区发病率差异极其显著(χ^2=54636.36,P〈0.0001)。整个发病趋势第1时段形成3个高峰之后,1987-2000年一路走低,其中1993。1994年形成一个低谷,至2004年再度形成一个相对高峰。共报告麻疹死亡76例,病死率0.24%。1991-2005年整个发病季节集中在3—6月,但在2004年回升高发时发病高峰在2-4月。2001-2005年麻疹发病数男女性别比为1.94:1,年龄分布最小23日,最大60岁,5岁以下儿童占56.89%,散居儿童发病数占总数的53.87%,其发病率与幼托儿童和学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921.46,P〈0.0001)。结论 娄底市麻疹发病率总体下降89.93%,但近年有上升趋势,上升原因主要为计划免疫滑坡,存在免疫空白人群。
- 吴笃卿胡东风吴幂贺述柒石其文蒋昌三刘仁文成国辉王青松李白山宾远忠方虹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
- 1978-2006年湖南省娄底市麻疹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了解娄底市麻疹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系统数据库收集个案资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gM和IgG抗体。Excel和SPSS作统计分析。结果1978-2006年共报告麻疹32642例,年均发病率30.71/10万,各时段各县市区发病率差异极显著。29年共报告麻疹死亡79例,病死率0.24%。整个发病趋势呈从高到低而后回升,分为3个时段,第I时段形成3个高峰之后,1987-2000年一路走低,至2004年再度形成一个相对高峰。1991-2006年整个发病季节集中在3~6月;但2004年回升高,发时发病高峰在2~4月。人群分布5岁以下儿童占60.47%,散居儿童占总数的55.48%。29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为71.50%~99.76%,发病率与MV接种率呈明显负相关,免疫监测结果麻疹IgG总阳性率91.18%。2005-2006年病例有明确免疫史者仅为15.30%。结论娄底市麻疹发病率总体下降89.14%,近年回升较明显,上升原因主要为规划免疫滑坡,存在免疫空白人群。最近的较高流行年份,发病季节早而流行强度大,为典型的小年龄发病模式。
- 吴笃卿胡东风贺述柒石其文蒋昌三杨志华李仲雄吴幂钟琳吴锦如钟贵焕刘仁文王青松成国辉殷备战谢朝霞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