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玉整

作品数:38 被引量:302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0篇政治法律
  • 9篇哲学宗教
  • 3篇社会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社会
  • 5篇主义
  • 5篇健康
  • 4篇亚健康
  • 4篇真理
  • 4篇社会主义
  • 4篇人道主义
  • 4篇精神文明
  • 3篇医患
  • 3篇医患关系
  • 3篇网络
  • 3篇马克思主义
  • 2篇淡化
  • 2篇医德
  • 2篇医德医风
  • 2篇医风
  • 2篇医学伦理
  • 2篇医院精神
  • 2篇医院文化
  • 2篇医院形象

机构

  • 25篇广州医学院
  • 6篇中共安徽省委...
  • 4篇武汉大学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8篇董玉整
  • 6篇董莉
  • 4篇翁宗奕
  • 2篇伍天章
  • 2篇刘俊荣
  • 1篇李飞成
  • 1篇张奥会

传媒

  • 5篇中国医学伦理...
  • 5篇理论月刊
  • 5篇探求
  • 2篇学术研究
  • 2篇中国卫生事业...
  • 2篇广州社科快讯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学术界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州学刊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科技成果纵横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理论建设
  • 1篇岭南学刊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6篇2003
  • 8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树立正确护理观 推进高等医学教育体制改革被引量:1
2000年
科学的护理是医疗活动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但目前有的单位和个人仅仅从辅助医生工作 ,甚至只从清洁、打针的意义上来理解护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于是招收大量的民工来代替护理工作 ,结果影响了应有的医疗效果、医患关系和医学科技进步。树立正确护理观 ,已成为推进高等医学教育体制改革十分重要的内容。文章建议医学高等院校要制订整体发展规划 ,积极稳妥地开办护理学院、护理系 ,加强护理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 ,同时要加强对现有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培训 ,从而扩大护理队伍 ,提高护理质量 。
翁宗奕董玉整
关键词:护理学教育改革
读《岭南红梅报春开——论广东创立的精神文明学》
2004年
董玉整
关键词:精神文明学
网络与真理
论文《网络与真理——网络时代的真理问题研究》,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为背景,以网络与真理作为最基本的矛盾,深入探讨了网络技术及其运用对于人们的真理意识、探求真理的实践活动,以及真理的本质属性等方面的影响,从而揭示...
董玉整
关键词:网络真理
文献传递
科学处理医疗事故被引量:2
2002年
董玉整
关键词:《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一手抓抗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座谈会专辑——坚持实事求是 两手都要抓牢
2003年
董玉整
关键词:SARS经济建设
自然的价值——观察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
1991年
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世界万千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之一,也是世界无限意义中特别重要的方面,甚至在一定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人与自然矛盾的存在与发展,世界也就不具有人所理解的、越来越丰富的意义。但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不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观念和活动,自然对于人们的价值,从而世界对于人们的意义,也便有着明显的差异。今天,重新评估自然的价值,科学地建构人与门然的和谐关系,是保证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董玉整
关键词:整体性
全文增补中
把广东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1999年
翁宗奕董玉整
关键词: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广东高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思想道德素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2003年
董玉整
关键词:《人类环境宣言》
新形势下高等医学院校的功能定位
1999年
翁宗奕董玉整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技术创新精神文明建设亚健康状态素质教育功能医学教育质量
论认识的主观创造性
1987年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并不排除认识的主观创造性.为什么呢?人们都知道,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一观点意味着: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们进行认识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社会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最终标准.社会实践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而这种目的性本身就包含有人的主观性.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实践活动的进行,就是人的主观目的的展开。
董玉整董莉
关键词:社会实践活动客体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