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根明

作品数:28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庆师范学院图书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历史地理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史学
  • 4篇教育
  • 3篇人文
  • 3篇人文教育
  • 3篇史观
  • 3篇文教
  • 2篇战时
  • 2篇中共
  • 2篇中共一大
  • 2篇人文教育专业
  • 2篇社会工作
  • 2篇通识
  • 2篇桐城派
  • 2篇吴汝纶
  • 2篇西学
  • 2篇历史教师
  • 2篇教育专业
  • 2篇进化史观
  • 2篇抗战
  • 2篇抗战时期

机构

  • 20篇安庆师范学院
  • 7篇安庆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作者

  • 27篇董根明

传媒

  • 11篇安庆师范学院...
  • 6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安徽史学
  • 2篇史学史研究
  • 2篇抗日战争研究
  • 1篇新华月报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社会工作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共“一大”的几个问题被引量:6
2004年
由于共产国际、联共(布)轻视中共早期组织的作用,以及个人崇拜和路线斗争范式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极力淡化中共“一大”前陈独秀对建党的贡献。于是,“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观点一统天下。其实,作为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6月。从1920年6月党的成立到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这是中共党史研究不应回避的岁月。
董根明
关键词:共产主义小组
高师历史教学的弊端与对策
1996年
高师历史教学的弊端与对策董根明高等师范历史系的主体培养目标应该是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然而,高师历史系的教学工作脱离中学教学实际的现象十分严重。中学历史教学中所暴露的种种弱点,又直接与高师历史系输送的毕业生─—中学历史教师密切相关。探讨高师历史教学存在...
董根明
关键词:高师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师教育实习高师院校史学研究历史系
新课程呼唤历史教师的课程意识
2004年
课程概念的演化要求历史教师转变课程意识。为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笔者认为现阶段我们广大的历史教师要有敢于突破“教科书本位”和“教师本位”的课程意识;要重视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树立整合的课程观。
董根明庄华峰
关键词:历史教师课程意识教师本位
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安庆师范学院人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探析
本文首先阐述了安庆师范学院人文教育专业建设的背景。其次,阐述了“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作为人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内涵。最后,对人文教育专业做了总结。
董根明
关键词:人文教育专业大学生
进化史观与古文道统的同一--吴汝纶与严复思想考索被引量:4
2008年
吴汝纶是晚清桐城派的末代宗师,虽恪守古文道统,思想却倾向洋务和维新,力倡西学,积极传播进化论思想。严复曾留学英伦,接受西式教育,但擅长以桐城古文译介西学,是中国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启蒙思想家。尽管吴汝纶与严复的师承关系以及受教育的经历有较大差异,但他们却有着颇为相似的社会思想与学术观念:信奉进化史观,并恪守古文道统。
董根明
关键词:桐城派吴汝纶进化史观
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轫被引量:6
2005年
在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下,清末所形成的“以教代养”式的社会救济观为民国时期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民国时期,社会工作教育以及个案、社区和社会行政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方法陆续在我国产生。
董根明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会救济社会福利
五四前期陈独秀否定义和团运动及其思想根源
2001年
五四前期陈独秀从改造国民性的角度出发认为义和团运动是愚昧迷信的产物 ,它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的是消极破坏作用。推崇西方民主科学、反对封建迷信 ,是陈独秀否定义和团运动的思想根源。
董根明
关键词:义和团运动
多元价值取向:严复的中学与西学
2015年
严复学贯中西,突破华夷之辨的传统观念,反对"西学中源"说。他特别崇尚西方科学的原理精神,认为西方富强的根源在于其学术、制度与风俗;中国欲救亡图存,强国富邦,"以西学格致为不可易",应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中学"最富矿藏,惟须改用新式机器发掘陶炼",学习西学的目的旨在"归求反观"中学。
董根明
关键词:西学
从陈独秀没有文凭谈起
2010年
1917年1月13日,北京大学发布蔡元培校长的公告:“本校文科学长夏锡祺已辞职,兹奉令派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陈独秀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时的学历只是前清秀才,他虽曾留学日本,也算是“海归”,但没有获得任何大学的毕业文凭。
董根明
关键词:毕业文凭留学日本辞职
从“重养轻教"到“救人救彻”——清末民国时期社会福利观念的演化被引量:12
2005年
清末民国时期,在西方社会工作及其价值理念的影响下,我国传统的社会福利观念经历了一场变革。从“重养轻教”到“以教代养”是清末社会福利观念的重大变化,而民国社会对弱势群体的界定不仅初步摆脱了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而且强调社会救济中的国家责任观念,提倡“救人救彻”。
董根明
关键词:清末民国时期经济史弱势群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