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志国

作品数:125 被引量:736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21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9篇农业科学
  • 31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7篇养殖
  • 21篇梭子蟹
  • 17篇三疣梭子蟹
  • 14篇青蛤
  • 13篇种质
  • 13篇彩虹明樱蛤
  • 12篇帘蛤科
  • 11篇种质鉴定
  • 11篇贝类
  • 10篇三角帆
  • 10篇三角帆蚌
  • 10篇文蛤
  • 10篇西施舌
  • 9篇微卫星
  • 7篇同工酶
  • 7篇全长CDNA
  • 7篇种群
  • 7篇分子系统
  • 6篇对虾
  • 6篇基因

机构

  • 107篇淮海工学院
  • 3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4篇上海水产大学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慈溪市水产技...
  • 4篇江苏省海洋水...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浙江万里学院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赣榆县海洋渔...
  • 2篇上海市水产研...
  • 2篇连云港赣榆佳...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舟山市疾病预...
  • 1篇连云港市海洋...

作者

  • 122篇董志国
  • 54篇程汉良
  • 48篇阎斌伦
  • 44篇李晓英
  • 43篇孟学平
  • 24篇李家乐
  • 17篇申欣
  • 16篇彭永兴
  • 8篇沈和定
  • 7篇高焕
  • 7篇许建和
  • 7篇易乐飞
  • 6篇郑汉丰
  • 5篇吴婷婷
  • 5篇夏德全
  • 5篇王美珍
  • 4篇郑伟
  • 4篇田美
  • 4篇陈建华
  • 4篇孙效文

传媒

  • 8篇水产科学
  • 6篇食品科学
  • 5篇水产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4篇海洋科学
  • 3篇上海水产大学...
  • 3篇中国水产
  • 3篇中国饲料
  • 2篇海洋渔业
  • 2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水产养殖
  • 2篇海洋学报
  • 2篇海洋通报
  • 2篇农家致富
  • 2篇中国现代教育...
  • 2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动物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4篇2013
  • 6篇2012
  • 14篇2011
  • 14篇2010
  • 13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季节因素、地理分布和栖息环境对青蛤性比和生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季节、不同地理分布和不同栖息环境下青蛤的繁殖生物学差异,对连云港海区(LYG)、东营海区(DY)和海南岛海口海区(HND)的7个青蛤群体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和不同栖息地环境对青蛤群体的性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地理分布的青蛤群体除了海南岛的性比介于显著与不显著之间(P=0.05),其他地方的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自然界性比为1∶1的规律相符。不同季节、不同养殖模式和不同地理分布的青蛤群体的生殖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这种差异可能是其所处的栖息环境和生殖周期差异导致的。
董志国李晓英阎斌伦程汉良孟学平
关键词:青蛤繁殖生物学栖息环境地理分布
彩虹明樱蛤的简单重复序列引物
本发明是彩虹明樱蛤的简单重复序列引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10条彩虹明樱蛤引物构成的引物组。本发明筛选出的引物扩增产物清晰、稳定、多态性好,可应用于彩虹明樱蛤的种质评价和种质鉴定以及彩虹明樱蛤的群体遗体多样性评价,具有快速...
董志国王美珍李晓英陈汉春孟学平程汉良阎斌伦
文献传递
三角帆蚌三个优异群体杂交后代生长性能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于2003年5月21日至2004年12月23日,在浙江诸暨的养殖池塘比较研究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的洞庭湖群体(DD)、鄱阳湖群体(PP)和太湖群体(TT)自交F1与其6个杂交F1(DP,PD,DT,TD,TP和PT)的生长性能。结果显示:19月龄的9个群体三角帆蚌壳长已趋于相对恒定,但早期各群体间壳长差异明显。壳宽性状从6月龄至19月龄,PP、PD和TD三者均无明显差异,但均优于其余6群体(P<0.01)。特别发现PD从4月龄至19月龄均呈现明显的生长优势。从整个试验阶段来看,PD的体重也具有生长优势;经572 d生长发育,生长最快的依次为PD((0.42±0.07)g/d)、TD((0.37±0.04)g/d)和PP((0.37±0.08)g/d),生长最慢的是TT((0.30±0.08)g/d)、DP((0.32±0.06)g/d)和PT((0.32±0.07)g/d)。各性状的杂种优势率在-1.95%~17.08%之间。对于壳宽性状,PD、TD和PT均产生了杂种优势,且以PD最大,达到7.99%。在体重性状上,PD的杂种优势最大,达到了17.08%,其次为TD(14.10%),因此,PD与TD的养殖性能最好。
董志国李家乐郑汉丰谢楠白志毅
关键词:杂交养殖性能
海州湾长牡蛎养殖区污损生物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于2016年11月10日至2017年5月10日,对海州湾距离岸边由近到远的三个长牡蛎养殖区(站点1,站点2和站点3)的污损生物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期间共发现污损生物9门,19种。三试验站点污损生物附着规律基本一致,3月份之前优势种为麦秆虫,其次为软丝藻、沙蚕;3月份之后优势种为海鞘,其次为紫贻贝。污损生物大量爆发时间在3、4月份,此时间段污损生物相对增长率达到最高。距离岸边中间距离的站点2污损生物绝对增长率和总湿重最高,且均显著大于其它两养殖站点(p<0.05)。污损生物爆发期间主要物种是复海鞘,其湿重占污损生物总湿重比值高达93%,是养殖区主要防除对象。本研究为海州湾污损生物防除以及水产贝类健康养殖提供了科学基础。
陈义华董志国李晓英刘剑羽朱筛成葛红星王晨赫胡哲吴洋剑车华
关键词:污损生物
优化产教融合模式 服务海洋渔业产业——地方高校涉海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2018年
为满足我国对涉海专业人才的战略需求,构建了海洋渔业创新人才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围绕专业链、平台链、产业链,使三链对接,链内模块化,从而使模块间达到相互深度融合。通过"三建四举"策略,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社会、企业、高校相互融合,培养人才从应用型到双创型转变,最终取得了理想的人才培养效果。
董志国张冬冬阎斌伦程汉良许建和易乐飞
一种长牡蛎的高效养殖方法
本发明涉及海产品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牡蛎的高效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附着器准备、放养、日常管理和收获;本发明附着器的附着片不仅扩大与海水的接触面,提高长牡蛎附着的稳定性,增加附着几率,而且通过半通孔固化微生物,...
董志国陈义华李晓英车华葛红星郑伟程汉良董迎辉林志华
文献传递
海州湾池养四角蛤蜊与菲律宾蛤仔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对来自海州湾养殖池塘中的四角蛤蜊与菲律宾蛤仔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四角蛤蜊和菲律宾蛤仔贝肉的水分(75.56%,76.49%)、灰分(3.41%,3.55%)、粗蛋白(17.52%,16.03%)、碳水化合物含量...
李晓英董志国阎斌伦李家乐沈和定程汉良孟学平
关键词:四角蛤蜊菲律宾蛤仔营养成分
文献传递
文蛤“万里”新品种(系)生长性能养殖比较研究
2019年
于2016年5月10日至2016年11月10日,在连云港浅海底播和池塘养殖环境下比较研究了文蛤"万里红"、"万里1号"、"万里2号"3个品种(系)商品贝养殖生长性能。6个试验组分别为池养万里红(CW)、池养万里1号(CW_1)、池养万里2号(CW_2)、底播万里红(DW)、底播万里1号(DW_1)、底播万里2号(DW_2)。结果显示:幼贝经60 d养殖,CW_2组壳长显著大于CW、CW_1、DW和DW_1组(p<0.05);壳高和体重显著大于其余各试验组(p<0.05);壳宽显著大于CW、CW_1、DW和DW_2组(p<0.05)。幼贝经120 d养殖,CW、CW_1和CW_2组壳长显著大于DW、DW_1和DW_2(p<0.05);CW和CW_2壳高显著大于CW_1,DW、DW_1和DW_2(p<0.05);CW和CW_2壳宽均显著大于CW_1和DW (p<0.05);CW体重显著大于CW_1(p<0.05)。幼贝经180 d养殖,DW_1和DW_2组壳长显著小于其余各试验组(p<0.05);CW、CW_1和CW_2在壳高、壳宽和体重指标上显著大于DW、DW_1和DW_2(p<0.05)。以上研究表明,文蛤幼贝养成商品贝,"万里"3个新品种(系)在连云港本地池塘养殖优于海区底播养殖;在池塘养殖模式中,前期"万里2号"具有生长优势,中后期"万里"3个品种(系)末体重基本相同,无显著性差异。
张冬冬董志国徐官根李晓英陈义华葛红星董迎辉董迎辉林志华
关键词:养殖模式
规格和温度对三角帆蚌耗氧率的影响被引量:31
2004年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规格和温度对处于标准代谢下三角帆蚌耗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体大小、温度以及二者的综合效应均对其耗氧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三者的影响程度为个体大小>温度>二者综合效应。个体大小与耗氧率的关系为随着体重的增加,三角帆蚌的耗氧率降低,呈负相关的幂指数关系;体重与耗氧率的方程OR=aW-b,b值均在0.7715~0.9709之间,平均为0.875。温度对三角帆蚌的影响表现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大,但超过适温上限的临界点则表现出下降趋势,甚至停止呼吸。
董志国李家乐王美珍陈汉春陈贤龙
关键词:三角帆蚌耗氧率温度
生殖季节青蛤性别与形态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运用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测量其11个形态学比例参数,对生殖季节青蛤(CyclinasinensisGmelin)的性别与形态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试验对象为2008年9月份采自连云港赣榆、2009年5月份分别采自连云港赣榆和海南岛海口的雌雄青蛤。将上述3个群体独立和合并作为一个群体分别建立了4个群体的两性判别函数。结果表明,4个群体的综合判别率偏低(56.25%~71.01%),显示雌雄间形态学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较低(58.11%-75.64%),说明用少数几个独立的性状因子难以概括不同性别的形态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青蛤群体内部的雌雄间形态距离最近,而不同群体的形态距离相对较远。以上3种方法均说明不同性别的青蛤形态差异并不明显,性别与形态不具有相关性,从外部形态难以鉴定其雌雄。
董志国李晓英程汉良孟学平阎斌伦沈和定李家乐
关键词:SINENSIS性别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