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建华

作品数:72 被引量:221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水利工程
  • 6篇建筑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6篇地质力学模型
  • 34篇地质
  • 34篇地质力学
  • 26篇地质力学模型...
  • 20篇结构面
  • 20篇拱坝
  • 17篇软弱
  • 14篇高拱坝
  • 11篇软弱结构面
  • 11篇重力坝
  • 11篇相似材料
  • 9篇坝肩
  • 7篇岩体
  • 7篇变形模量
  • 6篇模型试验
  • 5篇有限元
  • 5篇破坏模式
  • 5篇坝肩稳定
  • 5篇HARDFI...
  • 5篇变温相似材料

机构

  • 72篇四川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中水东北勘测...
  • 1篇长江生态环保...

作者

  • 72篇董建华
  • 55篇陈媛
  • 51篇陈建叶
  • 46篇杨宝全
  • 35篇张林
  • 34篇胡成秋
  • 30篇张林
  • 17篇罗敏
  • 15篇李朝国
  • 9篇刘玉琨
  • 8篇杨庚鑫
  • 8篇段斌
  • 4篇李新
  • 4篇谢和平
  • 3篇陈建康
  • 3篇杨田
  • 3篇熊瑜
  • 3篇丁泽霖
  • 2篇罗晶
  • 2篇刘建锋

传媒

  • 7篇四川大学学报...
  • 5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岩土力学
  • 2篇水利学报
  • 2篇四川水力发电
  • 2篇水利与建筑工...
  • 2篇工程科学与技...
  • 2篇第8次全国岩...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粉煤灰综合利...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人民长江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第六届全国地...
  • 1篇中国大坝协会...
  • 1篇中国大坝协会...
  • 1篇2012高坝...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3篇2019
  • 3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11篇2012
  • 3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拱坝典型拱圈结构模型试验研究与有限元计算分析
2016年
某高拱坝坝高、库大,坝址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该坝体所受到的应力和产生的变形都直接影响到大坝的安全。针对该拱坝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较为突出的典型高程拱圈,以结构模型试验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有限元计算,分析了该拱圈在正常工况下的应力和位移分布情况。试验得出:该拱圈的最大压应力出现在左拱端下游面,最大拉应力出现在左半拱端下游面中部,应力值满足规范要求,但呈现出一定的不对称性;两拱端径向和切向变位存在一定的差异,左拱端位移较右拱端大。有限元计算中对左岸增设了垫座进行加固,并计算得出最大压应力位于左岸坝体和垫座交角处,最大拉应力位于垫座上游面;最大顺河向位移位于拱冠梁附近,左岸的顺河向位移明显大于右岸。有限元计算得出的应力与位移分布规律及试验成果相似,两者互为补充。采用垫座加固后的拱圈应力和位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鉴于该拱坝左右岸存在的软弱结构面对坝体应力及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影响,且因左右岸应力和位移分布呈现出一定的不对称性,建议对坝肩主要结构面采取一定的加固处理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
温笑欢刘玉琨董建华肖珍珍黄刚海
关键词:高拱坝有限元分析应力
一种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多组非正交节理的模拟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多组非正交节理的模拟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需要模拟的非正交节理裂隙组;S2.按照需要模拟的不同岩类,配制不同模型材料及其不同配比,制作不同夹角的各岩类模型块体;S3.对非正交...
杨宝全陈建叶陈媛董建华张林胡成秋李朝国罗敏刘子安张芮瑜
文献传递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变温相似材料的应用与温度影响行为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模型材料的研究是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的关键问题。结合溪洛渡水电站高拱坝坝肩稳定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运用强度储备与超载相结合的综合法试验,研究了变温相似材料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的应用。考虑到试验降强过程中产生的温度附加效应,运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温度影响行为分析。结果显示:一定温度范围内,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采用变温相似材料,实现了材料的强度降低,伴随降强过程产生的温度附加效应属于正常试验误差范围,试验结果可靠;试验获得了溪洛渡水电站坝肩综合稳定安全度及坝肩破坏形态,并提出了工程处理措施建议。
罗晶张林陈媛董建华
关键词: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变温相似材料ANSYS有限元软件
基于相似理论的重力坝扬压力等效模拟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扬压力是影响重力坝坝基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研究在重力坝抗滑稳定模型试验中扬压力的试验模拟方法,应用了力学分析、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3种方法。依据重力坝的受力特征,提出了用等效荷载模拟扬压力的试验方法及等效荷载的计算公式,并应用模型相似理论,推论了等效模型与实际模型之间存在的相似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均质坝基上的重力坝进行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等效模型与实际模型的结构特性,验证了扬压力等效模拟方法的等效性和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等效荷载模拟方法能较好地模拟扬压力的作用,可用于重力坝抗滑稳定模型试验中。
陈媛张林陈建叶董建华胡成秋
关键词:重力坝扬压力等效性
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分析了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在混凝土中掺加不同含量的粉煤灰,研究优质粉煤灰对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加粉煤灰可以延长凝结时间、延缓早期强度的增长速度以及可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在耐久性方面,掺入粉煤灰对抗冻性能和抗渗性能没有明显改善,过量掺加粉煤灰反而会降低混凝土的抗冻和抗渗性能。
刘玉琨魏星蓉董建华
关键词:粉煤灰混凝土抗冻性
高拱坝整体稳定地质力学模型综合法试验与数值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大岗山拱坝地质构造复杂,影响拱坝整体稳定的岩脉、断层、节理裂隙众多,针对工程地质特点,采用整体地质力学模型综合法试验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对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包括岩体、岩脉、断层、节理裂隙等主要地质缺陷的特征进行物理和数学模拟,分析坝体及基础变形特征,探讨坝肩、坝基失稳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得出拱坝及坝基综合稳定安全度为5.0~5.6(试验值)、5.6~6.0(计算值),以此评价工程的安全性,提出加固处理建议。
段斌张林陈刚董建华陈建叶
关键词:水工结构拱坝地质力学模型
含深卸荷岩体拱坝坝肩变形特性及稳定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叶巴滩拱坝作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高达到217 m,坝址区断层、挤压破碎带密布交错,且两坝肩在各高程范围均有深卸荷岩体分布,特别是在2 750 m高程,左右坝肩均存在强烈松弛岩体,由于其自身强度较低,可压缩性较强,对工程的稳定安全存在较大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为研究方法,对含深卸荷岩体的坝肩稳定及变形特性开展研究。首先建立叶巴滩拱坝2 750 m高程平面地质力学模型,通过超载法试验获得坝体变位和应变、坝肩及抗力体变位分布规律以及模型破坏过程和失稳形态等,数据分析得到起裂超载安全系数K1为1.6~1.8、非线性变形超载安全系数K2为2.4~2.6、极限超载安全系数K3为3.8~4.2,揭示了深卸荷岩体变形特性及对拱坝工作性态的影响。对试验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出,在叶巴滩拱坝2 750 m高程中,左岸松弛带Ⅳs类岩体距离拱端更近,变形较右岸更大,对变位、荷载的传递具有更加明显的衰减作用,对工程稳定安全的不利影响作用显著。
董建华刘超陈建叶张林陈媛刘玉琨
关键词:坝肩稳定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一种水泥胶结岩体相似材料回收及再利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胶结岩体相似材料回收及再利用方法,属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在模型试验测试之后,将岩体相似材料拆除后进行粉碎,粉碎至其粒径≤1mm;将粉碎后的材料放入烘箱内烘干除水,取出冷却至室温;将抗磨...
董建华杨宝全陈建叶陈媛张林刘玉琨张文罗敏
文献传递
复杂地基上Hardfill坝与重力坝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Hardfill坝是一种介于重力坝与土石坝之间具有对称梯形断面的新坝型,其结构特性较好,整体应力水平较低,应力集中不明显。为了研究Hardfill坝在复杂地基条件下的适应性问题,选取重力坝为参考坝型,采用地质力学模型破坏试验和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在外荷载作用下复杂地基上Hardfill坝与重力坝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复杂地基上,Hardfill坝与重力坝主要在坝基软弱结构面处发生深层滑动破坏,坝与地基出现整体失稳现象,但Hardfill坝坝体变位相对于重力坝较小,超载安全系数较大,稳定性更强。
聂鸿博张林董建华胡成秋
关键词:HARDFILL坝重力坝破坏模式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有限元分析
突变理论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失稳判据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7年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是研究高坝工程稳定安全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如何较准确的通过测试结果建立大坝失稳判据,判断坝与地基的失稳破坏过程,得到综合稳定安全系数,是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由突变理论及其相关性质,选用较为成熟的尖点突变模型及其标准势函数公式,推导出相应的失稳突变判别式,建立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失稳判据,并通过相关算例进行有限元分析,依据计算成果的变位–超载系数关系,提出超载安全系数,并与有限元塑性区贯通、计算不收敛等失稳判据对比分析,印证尖点突变模型失稳判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再将其应用于丹巴水电站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试验结果给出了闸坝在正常蓄水位和降强之后超载作用下的位移场,获得了闸坝的变形及分布特征,揭示了裂缝发展的全过程及其破坏机制,得到降强系数为1.18,超载系数为1.8~2.0,确定了闸坝整体稳定安全系数为2.12~2.36。根据尖点突变理论,由试验测试成果建立相关失稳判据,据此提出破坏过程及综合稳定安全系数,并与常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分析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基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测试成果的尖点突变模型失稳判据的合理性。
董建华张林徐远飞陈建叶刘玉琨
关键词:尖点突变理论有限元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失稳判据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