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鹤声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养殖
  • 2篇育苗
  • 2篇中华绒螯
  • 2篇中华绒螯蟹
  • 2篇绒螯蟹
  • 2篇亲蟹
  • 2篇人工育苗
  • 1篇对虾
  • 1篇养殖环境
  • 1篇有机碳
  • 1篇日本对虾
  • 1篇溶解有机碳
  • 1篇扇贝
  • 1篇生化
  • 1篇水产
  • 1篇水产养殖
  • 1篇水产育苗
  • 1篇饲料
  • 1篇培养基
  • 1篇培养温度

机构

  • 8篇辽宁省海洋水...

作者

  • 8篇苏鹤声
  • 3篇周泓
  • 3篇王年斌
  • 1篇宛立
  • 1篇马志强
  • 1篇隋锡林
  • 1篇陈冲
  • 1篇崔维喜
  • 1篇徐德荣
  • 1篇周遵春
  • 1篇王笑月
  • 1篇庞军辉
  • 1篇陈远

传媒

  • 4篇水产科学
  • 2篇饲料工业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2000年中...

年份

  • 1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日本对虾与海湾扇贝和罗非鱼的组合结构对养殖环境的影响
对虾、扇贝和鱼的混养,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关系,建立了新型的物质利用体系.本文利用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补充试验,通过对总有机碳(TOC)、沉积有机物(SOM)、化学耗氧量(COD)、pH值以及对虾成活率(SUR)等项目的监测,考...
王年斌崔维喜苏鹤声周泓马志强
关键词:日本对虾海湾扇贝罗非鱼组合结构养殖环境混养技术
文献传递
鱿鱼加工副产物的生化利用技术被引量:6
1996年
鱿鱼加工副产物的生化利用技术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苏鹤声鱿鱼经加工取得可食部分,剩余的内脏物、皮、鳍部、墨汁等组成加工副产物,约占总比例的30%。成分组成为:水分63%、粗脂肪22.5%、粗蛋白13.5%、其它1%。脂肪酸和氮基酸组成见表3、表4。脂肪...
苏鹤声
关键词:鱿鱼副产物
虾池溶解有机碳动态分析被引量:4
1999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对虾养殖和混养海湾扇贝两组实验,对池水溶解有机碳及其动态特征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溶解有机碳(DOC)在对虾饲喂前期呈几何对数增长,其中混养池(ex-1)的增长曲线呈阶段性增长态势;单养池(ex-2)则表现为急速增长。有机物溶解速率呈指数衰减趋势,经回归拟合得速率方程为Ⅰ-RA1=-ln(CAt/CA0)=09917-0010017t2;Ⅱ-RA2=-ln(CAt/CA0)=1415-001429t2。
王年斌苏鹤声周泓
关键词:虾池溶解有机碳
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中的几个技术问题探讨被引量:3
2000年
对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中亲蟹的准备 。
周遵春庞军辉王年斌苏鹤声王乘东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亲蟹变态人工育苗
关于中华绒螯蟹亲体孵幼期的升温方式对溞状Ⅰ期幼体变态率的影响被引量:3
1996年
1995年3月20日至4月26日,在河蟹育苗生产条件下,进行了亲蟹孵纳期3种升温方式对状Ⅰ期~Ⅱ期纳体变态率和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抱卵蟹孵幼期间的培育阶段,以水温10℃为起点,升温方法依次为每2天升温1℃;每3天升温1℃和每4天升温1℃,排幼时的水温依次为19℃、18℃和17℃,在状Ⅰ期~Ⅱ期的幼体培育阶段中,其变态成活率依次为2.8%、51.4%和51.4%。
苏鹤声徐德荣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亲蟹
水产育苗人造开口饲料的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水产育苗人造开口饲料的研究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苏鹤声在水产人工繁育苗种领域内,传统上采用天然饵料(单胞藻、轮虫。卤虫无节幼体等)和辅以一些代用饵料(鸡蛋黄、豆浆等)饲育幼体。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育苗规模的放大,饵料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加,天然饵料因受到设...
苏鹤声
关键词:水产养殖育苗开口饲料
文蛤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被引量:20
1998年
报道了文蛤工厂化人工育苗主要技术的研究情况。尤其是种贝采捕时机的掌握;提高浮游幼虫及稚贝培育成活率的方法与措施;以及适宜饵料的投喂等,为今后文蛤工厂化育苗提供了参考依据。经室内45d的培育,稚贝出池时平均壳长为556.7μm,最大个体为1029μm,平均成活率为71.2%,最高达96%。
陈远陈冲王笑月苏鹤声隋锡林
关键词:文蛤育苗工厂化
海洋酵母简易培养新技术被引量:1
2002年
周泓宛立苏鹤声
关键词:海洋酵母培养基培养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