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舒彬

作品数:75 被引量:247H指数:10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院士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2篇瘢痕
  • 20篇康复
  • 18篇激光
  • 16篇纤维细胞
  • 16篇成纤维细胞
  • 12篇瘢痕成纤维细...
  • 11篇细胞
  • 11篇氖激光
  • 9篇增生
  • 9篇增生性瘢痕
  • 9篇骨骼肌
  • 9篇氦氖激光
  • 8篇生物力学
  • 6篇生物力学研究
  • 6篇康复医学
  • 6篇残疾人
  • 5篇增殖
  • 5篇疗效
  • 5篇胶原
  • 5篇步态

机构

  • 64篇第三军医大学...
  • 26篇第三军医大学...
  • 10篇第三军医大学
  • 9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75篇舒彬
  • 20篇吴宗耀
  • 19篇郝林林
  • 15篇蒋宛凌
  • 14篇杨志金
  • 12篇曾登芬
  • 10篇沈岳
  • 10篇林永辉
  • 9篇颜凤华
  • 8篇冯光锐
  • 8篇方响琴
  • 7篇李香平
  • 5篇吴志彬
  • 5篇黄显凯
  • 5篇林辉勇
  • 5篇杨忠
  • 5篇邓皓月
  • 4篇曾礼学
  • 4篇袁纯
  • 4篇舒春凤

传媒

  • 8篇中国康复医学...
  • 7篇中华物理医学...
  • 7篇中国临床康复
  • 5篇中国康复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2002年国...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四川中医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中华理疗杂志
  • 1篇医学教育研究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全国高等学校...
  • 1篇中国残疾人康...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11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2篇2002
  • 6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5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波促进大鼠骨骼肌挫伤修复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脉冲超声波对促进大鼠骨骼肌挫伤修复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将其中24只作为实验组,制作成双侧腓肠肌挫伤模型,损伤24h后,对大鼠左后肢使用频率3Hz,强度0.25W/cm2,50%循环的脉冲超声波治疗,每日1次,持续5min;右后肢行假治疗。另6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损伤后14、21、28及35d时取材进行生物力学指标测试。结果:治疗28d时,实验组大鼠左后肢最大载荷及屈服强度已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后肢35d的肌肉湿重和抗拉强度也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后肢35d时各项指标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波治疗可促进骨骼肌挫伤的愈合,并能显著提高其愈合质量。
杨志金舒彬曾登芬尹志勇邓皓月方响琴陈卫军
关键词:超声波骨骼肌挫伤生物力学
菟丝子多糖复合羟基磷灰石局部植入对兔骨缺损修复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菟丝子多糖复合羟基磷灰石在促进兔骨缺损修复中的价值。方法:日本大耳白兔7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和模型组。行桡骨缺损造模后,实验组Ⅰ在缺损处植入菟丝子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物,实验组Ⅱ在缺损处植入骨形态发生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物,模型组只造模不植入,分别在术后2、4、8周对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和模型组行抗折力学测试及骨痂重量检测。结果:术后4、8周,实验组Ⅰ与实验组Ⅱ之间的抗折力学测试结果无差异(P>0.05);术后2、4、8周,实验组Ⅰ与实验组Ⅱ之间的骨痂重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4、8周,实验组Ⅰ、实验组Ⅱ的骨痂重量均大于同期实验组Ⅱ(P>0.01,P>0.05)。结论:菟丝子多糖复合羟基磷灰石局部植入能促进兔桡骨缺损修复。
张翔舒彬杨松
关键词:菟丝子多糖骨缺损骨形态发生蛋白羟基磷灰石
前进中的大坪医院康复医学科
<正>一、学科历史沿革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前身是理疗室,成立于1959年,1960年大坪医院成立,理疗室升级为理疗科,主要学习前苏联模式,后由于中苏关系交恶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理疗科发展停滞不前,直到20世纪...
舒彬
文献传递
超声波促进受损骨骼肌愈合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肌肉损伤无论在军事训练、体育锻炼及日常生活中都十分常见.伤后愈合时间长,功能往往不能恢复到损伤前水平,且易发生重复损伤[1].目前肌肉损伤急性期常采用RICE(rest,ice,compression,elevation)原则治疗,目的是防止损伤导致的出血渗入肌肉组织,避免损伤进一步扩大,但却无助于损伤肌肉的愈合及功能恢复[2],恢复期常采用固定、局部热疗、被动运动训练、非甾体抗炎药等方法治疗,但疗效均不十分理想.
杨志金舒彬
关键词:愈合时间骨骼肌超声波肌肉损伤非甾体抗炎药军事训练
中国正常成人步行时空参数分析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探讨中国正常成人的步行特征,为临床步态分析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365名正常受试者,按性别、年龄分为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75岁组共10组。应用人体步态垫测量与分析系统,测试受试者自由行走时的步速、步长、步幅、步长时间、摆动时间、支撑时间、单足支撑时间、双足支撑时间等时空参数,并对每位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进行测试。结果:年龄组内平均步速,除30—39岁组、60—75岁组外,男性均大于女性(P<0.05),50岁以后,男、女步速均减慢,与50岁以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各年龄组步长,男性均大于女性(P<0.05),女性步长在50岁以后减小,与50岁以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男性步长在60岁以后减小,明显小于60岁以前步长(P<0.01)。结论:应用人体步态垫测量与分析系统,首次建立中国正常成人步行时空参数值参考范围,初步揭示中国正常成人的步行时空特征。
李香平舒彬顾小红蒋宛凌吕琳
关键词:步态分析正常成人
多参数光电式人体平衡功能测试系统
多参数光电式人体平衡功能测试系统属医疗器械领域。系采用光-电技术和序列图像分析技术,由数码CCD摄像头(1)、USB连线(2)、打印机(3)、机械支架(4)、多个视标(5.6.7)、计算机(8)和人体平衡分析系统软件组成...
尹志勇赵辉王正国舒彬
文献传递
不同能量密度氦氖激光照射对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
<正> 以往研究表明,采用不同功率密度的氦氖激光照射,对细胞生长产生促进与抑制两方面效应。本文进一步探讨氦氖激光能量密度与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之间关系。
郝林林舒彬冯光锐曾礼学林永辉吴宗耀
文献传递
He-Ne激光重复照射抑制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探讨He Ne激光重复照射对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不同功率密度 (10、5 0、10 0和 15 0mW /cm2 )He Ne激光照射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30min ,1/d ,连续照射 3d ,在 3d重复照射后 2 4h用3H 脯氨酸掺入法和斑点杂交法分别检测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和I型前胶原基因表达。结果 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I型前胶原基因表达水平在 10、5 0mW /cm2 照射后无变化 ,10 0mW /cm2 重复照射后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以 15 0mW /cm2 重复照射 ,细胞胶原合成与I型前胶原基因表达水平亦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 15 0mW /cm2 照射后的I型前胶原基因表达水平低于 10 0mW /cm2 照射 (P <0 .0 5 )。结论  10 0mW /cm2 或 15 0mW /cm2 功率密度He Ne激光重复照射能抑制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 。
舒彬郝林林代佳平吴宗耀
关键词:HE-NE激光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
不同能量密度氦-氖激光照射对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能量密度与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关系。方法以30、60、90、180和270J/cm2能量密度氦-氖激光(功率密度100mW/cm2),分别照射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1、3和5次,1次/d,然后采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细胞计数。结果30J/cm2照射1次后细胞总数大于非照射组(P<0.001);90和180J/cm2照射3次,60、90和180J/cm2照射5次后细胞总数均少于同期非照射组(P<0.05),270J/cm2照射3、5次后细胞总数明显少于非照射组(P<0.001)。结论氦-氖激光对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与能量密度、照射次数有关。
舒彬郝林林吴宗耀沈岳冯光锐曾礼学林永辉
关键词:激光照射能量密度成纤维细胞瘢痕氦-氖激光
功能性反馈疗法在下肢假肢装配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反馈疗法在下肢假肢装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单侧下肢截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反馈组。常规组按照治疗师的指导进行训练,反馈组借助步态评估与反馈训练系统提供的声音反馈进行训练。分别在步行训练前、步行训练5d与10d后,测定两组患肢的承重能力和步行时空参数。结果:常规组及反馈组训练5d、10d后,假肢脚全足、足跟、足尖承重力均比训练前显著提高(P<0.01),双侧步长、患侧步长时间、双侧支撑时间与训练前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反馈组训练5d后,全足、足跟、足尖的承重力均大于常规组(P<0.01),患侧步长、患侧步幅、患侧支撑相时间、步速优于常规组(P<0.05);与训练5d比较,反馈组训练10d,假肢全足、足尖的承重力、患侧步长、健侧摆动相时间、患侧支撑相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功能性反馈疗法能提高下肢假肢装配后的承重能力,改善步态,缩短训练周期。
吴志彬蒋宛凌舒彬周梅刘夕东
关键词:下肢假肢步态分析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