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相伟

作品数:51 被引量:221H指数:8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0篇谷子
  • 9篇栽培
  • 8篇培养基
  • 6篇性状
  • 6篇栽培技术
  • 6篇胁迫
  • 5篇植株
  • 5篇植株再生
  • 5篇种质
  • 5篇组培
  • 5篇污染
  • 5篇快繁
  • 4篇植物
  • 4篇植物名
  • 4篇植物名称
  • 4篇种质资源
  • 4篇良种
  • 4篇菌根
  • 4篇复播
  • 4篇钙果

机构

  • 25篇兰州市林木种...
  • 12篇甘肃农业大学
  • 1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2篇新疆农业科学...
  • 5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玛纳斯县祥和...

作者

  • 51篇胡相伟
  • 12篇冯国郡
  • 12篇王吉
  • 11篇张守琪
  • 10篇陈良华
  • 10篇张健
  • 10篇李毅
  • 9篇张志勇
  • 7篇徐睿
  • 6篇杨万勤
  • 6篇张明锦
  • 5篇马彦军
  • 3篇高顺
  • 3篇赵秀梅
  • 3篇王小军
  • 2篇石占海
  • 2篇种培芳
  • 2篇苏世平
  • 2篇陈新林
  • 2篇巨英庆

传媒

  • 6篇甘肃农业科技
  • 4篇植物生理学通...
  • 4篇新疆农业科学
  • 3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农业科技与信...
  • 2篇甘肃农业
  • 2篇农村科技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甘肃科技
  • 1篇草业学报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作物杂志

年份

  • 7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10篇2007
  • 4篇2006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北干旱区超旱生灌木红砂、沙拐枣优良种质规模化快繁技术试验示范
李毅苏世平种培芳焦健单立山冯祥元胡相伟俞天泉马彦军武利玉白星马瑞罗永忠于洪涛宋捷
内容摘要:本项目建立了超旱生灌木红砂、沙拐枣良种繁育基地,包括种质资源圃10亩,种苗检测中心120m<'2>,组培室100m<'2> ,种子园20亩,采穗圃20亩,容器育苗区20亩,成苗区150亩;通过对收集种质遗传结构...
关键词:
关键词:红砂沙拐枣干旱区
螯合剂对香樟生理特征和镉积累效率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植物修复效率常常受限于污染土壤中较低的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添加螯合剂活化土壤中的重金属以提升植物修复效率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措施.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EDTA(0.25 mmol·kg-1)和柠檬酸(0.2mmol·kg-1)对Cd污染条件下(10 mg·kg-1)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幼苗生物量积累、生理特征、养分含量以及Cd积累量的效应.结果表明,在Cd污染条件下,单独添加EDTA、柠檬酸以及复合添加2种螯合剂一定程度增加了香樟幼苗的细根生物量,但对其它器官生物量、总生物量以及根冠比没有显著影响;添加以上螯合剂增强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降低了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但并未显著影响丙二醛(MDA)的含量;单独添加EDTA增加了细根的N含量(质量分数约14%)以及叶片的P含量(质量分数约15%),添加柠檬酸及复合添加2种螯合剂降低了香樟细根的N含量(均降低约20%)以及茎的P含量(分别降低约41%和36%);单独添加柠檬酸并没有显著促进各器官Cd的吸收和积累,但单独添加EDTA和复合添加2种螯合剂显著增加了香樟各器官Cd的含量和积累量,与单独添加2种螯合剂相比,复合添加2种螯合剂对Cd的积累表现出协同促进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复合添加2种螯合剂的条件下,虽然香樟幼苗Cd的吸收和积累效率最高,但N、P等养分却受到更显著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对香樟的后续生长和Cd积累效率产生负面效应,因此认为单独施加EDTA能够提升Cd抽提效率,并且不会对香樟的生理特征产生负面影响,是比较适宜的方法.
陈良华徐睿张健杨万勤胡相伟张明锦高顺
关键词:镉污染植物修复香樟螯合剂
甘肃典型旱生灌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李毅焦健种培芳马彦军苏世平王吉胡相伟赵锦梅单立山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为甘肃省科技支撑项目(2GS064-A41-003-01),研究起止年限2006年9月-2009年12月,课题实施经费44.5万元。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技术原理:采用异地种质资源保存方式,以...
关键词:
关键词:旱生灌木良种繁育
生态经济型钙果良种快繁育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
胡相伟石占海陈新林王吉陈立国杨道庆赵秀梅杜研
在甘肃省首次引进钙果3号、钙果4号2个品种,进行离体种质保存,监理10亩资源圃;项目研究钙果快繁及栽培技术体系,筛选出了适合钙果的初代培养基配方,组培快繁速度比常规繁殖提高20倍以上;钙项目培育钙果优质种苗10.28万株...
关键词:
关键词:钙果良种繁育栽培技术
黑果枸杞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被引量:4
2015年
文章用黑果枸杞野生优良单株上一年生休眠枝芽为试验材料,经消毒灭菌,芽诱导、继代、生根培养,筛选了适宜的培养基,进行炼苗培养,成活率80%以上。
胡相伟马彦军李毅罗庆红
关键词:黑果枸杞培养基炼苗
大花蕙兰繁殖与栽培技术研究
王吉李毅胡相伟张德胜巨英庆李昕丁以珍
本项目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原理结合农业现代园艺设施,工厂化生产种苗,标准化栽培管理,实现大花蕙兰产业化生产。引进大花蕙兰品种7个,引并全部成功栽培。通过组培快繁手段,成功繁育大花蕙兰品种3个。
关键词:
关键词:大花蕙兰繁殖栽培技术
法兰西玉簪组培技术被引量:4
2013年
试验采用组培快繁方法,对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阶段的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适合法兰西玉簪的初代培养基配方为MS+6-BA6+NAA0.5;继代培养基为MS+6-BA10;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1.0。
胡相伟
关键词:培养基组培
大叶落地生根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被引量:3
2007年
1植物名称大叶落地生根(Kalanchoe daigremontiana Hamet.et Perr.)。 2材料类别当年生枝条上的腋芽。 3培养条件(1)芽萌动培养基:MS+6-BA0.5mg·L^-1(单位下同)+NAA0.05;(2)分化培养基:MS+6.BA1.0+NAA0.1;(3)生根培养基:1/2MS+IBA1.0。以上培养基均附加蔗糖为3%(生根培养基中为1.5%),0.6%琼脂。
张守琪胡相伟李毅
关键词:生根培养基植株再生分化培养基植物名称当年生
谷子种质资源表型及SSR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7
2018年
本研究对国内外124份谷子种质资源进行表型及SSR遗传多样性分析。表型性状分析表明,幼苗叶姿、穗颈2个质量性状变异较丰富;单株秆重、单株生物产量、单穗重3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较大,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表型性状聚类采用Ward法,在遗传距离7. 0处分为6大类群,各类群性状差异明显。SSR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52对引物在124份材料中共扩增特异性条带52条,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 834,变化范围为0. 615~0. 962。聚类分析表明,遗传相似系数为0. 746时,124份材料被分为4大类群,第Ⅰ、Ⅱ类群均来自中国河北;第Ⅲ类群来自哈萨克斯坦;第Ⅳ类群占参试材料的87. 90%,没有明显的地理聚类特征。但遗传相似系数为0. 843、0. 870时,进一步可分9个亚群、7个亚亚群,材料又基本按地区聚为一类。表型性状及SSR聚类分析均存在明显的地理聚类特征,结合表型性状鉴定出12份适宜新疆种植的谷子优异种质。
丁银灯胡相伟聂石辉王仙冯国郡耿洪伟郭丁
关键词:谷子种质资源表型性状SSR
干旱胁迫和施肥对巨能草生物量及C、N、P积累与分配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和施肥对巨能草生物量及C、N、P积累与分配的影响,为巨能草栽培中的水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巨能草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利用控水、控肥的试验方法,设计干旱(田间持水量的25%)和正常水分(田间持水量的75%)2个水分梯度以及低肥(复合肥施肥量为2g/盆)、中肥(复合肥施肥量为4g/盆)、高肥(复合肥施肥量为8g/盆)3个养分水平,进行完全随机组合试验,共计6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下巨能草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C、N、P积累与分配特征,N、P吸收和利用效率,以及C∶N、C∶P、N∶P的变化。【结果】在正常水分条件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巨能草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都显著增加;干旱胁迫后,巨能草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积累显著降低,施肥对巨能草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也有显著影响。在正常水分条件下,施肥对巨能草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比例没有显著影响;在干旱条件下,除低肥处理外,中施肥量和高施肥量均能显著提高巨能草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比例。施肥和干旱胁迫处理对C、N、P积累量及分配比例也有一定的影响,与正常水分条件相比,干旱胁迫后巨能草的C、N、P积累总量均降低。在正常水分条件下,尽管低肥处理的N、P吸收效率显著低于中、高肥处理,但其N、P利用效率却显著高于中、高肥处理;干旱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的N、P吸收效率和P利用效率并无显著差异,但N的利用效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正常水分条件下,施肥处理对地上部分的C∶P、N∶P无显著影响,但高肥处理显著降低了地下部分的N∶P,中、高肥处理显著降低了地上部分的C∶N和地下部分的C∶P;干旱条件下,施肥处理对地上和地下部分的C∶P及N∶P的影响都不显著,但高肥处理显著降低了地上和地下部分的C∶N。【结论】干旱胁迫处理减少
张明锦陈良华张健胡相伟徐睿
关键词:干旱胁迫施肥生物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