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正刚

作品数:37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7篇伤寒
  • 6篇中医
  • 6篇连建伟教授
  • 5篇学术思想
  • 5篇伤寒论
  • 5篇辨证
  • 4篇验案
  • 4篇名家
  • 4篇教学
  • 4篇《伤寒论》
  • 3篇医案
  • 3篇医经
  • 3篇脾胃
  • 3篇岭南
  • 3篇教育
  • 2篇学术传承
  • 2篇益气
  • 2篇音乐
  • 2篇证论治
  • 2篇治验

机构

  • 28篇浙江中医药大...
  • 9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柳州市中医院

作者

  • 36篇胡正刚
  • 6篇连建伟
  • 4篇张横柳
  • 3篇曹灵勇
  • 3篇徐宇杰
  • 3篇沈祥峰
  • 2篇戚益铭
  • 2篇沈创鹏
  • 2篇范先基
  • 2篇符小聪
  • 2篇吴霜霜
  • 1篇蓝惠玲
  • 1篇曾英坚
  • 1篇胡轩明
  • 1篇石彧
  • 1篇贾晓林
  • 1篇张定进
  • 1篇刘友章
  • 1篇林咸明
  • 1篇王三虎

传媒

  • 7篇浙江中医药大...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中医文献杂志
  • 3篇新中医
  • 3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广东省首届中...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福建中医药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医药文化
  • 1篇全国第十八届...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参考姚荷生《<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被引量:9
2013年
中医疾病分类学是研究中医疾病分类方法和作用的一门学科。疾病分类是诊断的一个过程,即通过临床观察,对患者所有的脉证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机,对疾病初步拟订比较成熟的病名诊断,为确立治疗法则以及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与转归提供依据。本文在参考姚荷生《<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的基础上,力求解决《伤寒论》学习过程中的总体结构把握问题,并就"六经皆有表证"、六经表证的具体分类做了较详细的总结和分析,有利于理解《伤寒论》各经自身初发病的特点和证治分型。
胡正刚
关键词:伤寒论
连建伟从脾胃论治他脏病十法
2022年
文章对连建伟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了较详实地分析和整理。连建伟教授从脾胃论治其他脏腑疾病十法,包括培土生金法、培土柔木法、柔木补土法、补脾养心法、温补脾肾法、调肝和胃法、清胆和胃法、滋补胃肾法、疑难杂病久病转治脾胃法、四肢清窍病调补脾胃法。连教授遣方用药常从肝、胆、脾、胃病之比例关系入手,辨证精细,用药精当,加减极为灵活,从脾胃论治他脏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值得继承。
胡正刚连建伟
关键词:脾胃病学术传承辨证论治
国学配合中医经典培养特色中医人才之方向浅谈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了解传统中医师承师徒的人文素质和传承方式,结合现代中医大学教育现状,探索更适合中医特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方法]首先结合当前中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讨论,继而从中医与传统文化之相承关系、老中医成才经验、社会卫生需求、中医自身学科发展特点等方面,探讨中医教育一种新的发展之路。[结果]分析出现代中医教育培养模式存在3种亟待弥补的问题:一是割裂了中医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二是忽略了中医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构建和培养方式。三是忽略了中医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服务社会的功能。[结论]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人才之培养在结合现代设施和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应充分吸收几千年来中医本有的传承经验和成果。
胡正刚
关键词:中医教育国学
案例式与问题式教学法相结合PCBL教学法在中医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基于中医外感热病理论探讨新冠肺炎为例被引量:4
2021年
探讨案例式与问题式(Problem and case-based learning,PCBL)教学法在中医研究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文章以中医外感热病理论探讨新冠肺炎为例,研究PCBL教学法在中医研究生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执行细节。PCBL教学法不仅提升了研究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得出被讨论问题的深层次答案。而且有利于中医研究生阶段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
胡正刚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张横柳教授应用桂枝汤加减治疗皮肤病验案3则被引量:3
2008年
张横柳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从医40余年,擅用经方治疗癫痫等疑难杂病,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从师学习,现将其应用桂枝汤加减治疗虚寒型皮肤病验案3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胡正刚张纪达陈晓薇张横柳(指导)
关键词:桂枝汤风疹
近代岭南伤寒名家易巨荪二加龙骨汤运用验案
本文简要介绍了二加龙骨汤的来历,并列举分析了该药方治疗失眠、久咳低热、背冷及杂病善后等案例的药理作用。
胡正刚张横柳
关键词:药理作用案例分析
张卿子《仲景全书》版本流变简考被引量:8
2012年
明末清初张卿子版《仲景全书》成书于1624年,包括张卿子《集注伤寒论》十卷、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三卷、宋云公《伤寒类证》三卷三书,后传入日本。清末民初该版本经一日本医家由上海返传入我国,再经我国中医学界先后二次修订,最终形成五书汇集本张卿子版《仲景全书》(除明末清初版三书外,另加上《运气掌诀录》、《伤寒明理论·附药方论》),因其临床指导意义较大并有一定文献参考价值,兹就此版本流变过程考列于下,以飨同道。
胡正刚陈莉
浅谈干姜在热证中的运用被引量:2
2014年
干姜味辛性热,可通心助阳,去沉寒痼冷,温脾肾之阳,温肺化饮,多用于寒证。干姜还可用于热证,从湿热证、血虚发热证、热毒证、热性呕逆证、热药反佐等五方面对此论点予以阐述。
吴霜霜戚益铭胡正刚周丽媛
关键词:干姜血虚发热热毒
连建伟教授辨治嗳气验案四则
2017年
[目的]探析连建伟教授辨证论治嗳气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以求深入了解并掌握连建伟教授治疗嗳气的经验。[方法]整理连建伟教授治疗嗳气病案,运用病案列举兼评析法将连教授治疗经验和观点贯穿其中。[结果]连教授认为嗳气常见证型为胃肠积滞型、脾胃虚弱型、肝郁气滞型、肝脾不和型。食积内停于胃者,治以消食和胃法;脾胃气虚者,治以益气健脾法;肝胃不和者,单平肝气即可,治以疏肝理气法;肝脾不和者,治以调和肝脾法,以平为期;脾虚夹湿者佐以祛湿法,久病成瘀者佐以活血法。连教授治疗嗳气强调方从法出,法随证立,坚持辨证论治,依法立方,故多获良效。[结论]连建伟教授辨治嗳气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值得我们后学者学习和效仿。
高煜胡正刚林咸明
关键词:嗳气益气健脾疏肝理气调和肝脾名老中医
连建伟教授痤疮治验赏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总结连建伟教授治疗痤疮的临床经验。[方法]]连建伟教授根据患者的脉证与病机,善用古方加减变化治疗痤疮,对饮食积滞于胃肠,化热循经上扰,用化滞清热之保和丸;肝郁有热,血虚脾弱,用调和清木之逍遥散;血虚肝热,脾胃热毒内蕴,用养血解毒之温清饮;脾胃不足,生湿浊、酿食积,用调补中州之资生丸等。[结果]通过验案分析,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连建伟教授辨证施治,灵活运用古方治疗痤疮的临证思维。[结论]连建伟教授临床经验丰富,其"辨证论治,法无定法,有方有守,方能以不变应万变"的临证思维方式,值得我们深刻体会与学习。
徐宇杰胡正刚连建伟
关键词:痤疮辨证老中医经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