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柳

作品数:39 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学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出血
  • 8篇血管
  • 8篇手术
  • 8篇脑出血
  • 6篇蛋白
  • 6篇脑膜
  • 6篇脑膜瘤
  • 5篇血管造影
  • 5篇造影
  • 5篇颅内
  • 4篇血管造影术
  • 4篇造影术
  • 4篇细胞
  • 3篇血管成像
  • 3篇预后
  • 3篇水肿
  • 3篇切除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治疗
  • 3篇小脑

机构

  • 31篇海口市人民医...
  • 11篇辽源市中心医...
  • 10篇吉林大学第一...
  • 6篇中南大学
  • 4篇海南医学院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吴江市第一人...
  • 1篇陵水县人民医...

作者

  • 38篇聂柳
  • 27篇夏鹰
  • 23篇金虎
  • 11篇林佳
  • 10篇陈晓东
  • 8篇刘兴吉
  • 7篇陈建强
  • 7篇陈伟明
  • 5篇战跃福
  • 5篇曹德文
  • 5篇王小言
  • 4篇郑忠涛
  • 4篇关莹
  • 4篇韩向君
  • 4篇李香营
  • 4篇史克珊
  • 3篇于洪泉
  • 3篇王硕
  • 3篇陈焕雄
  • 3篇姚敏

传媒

  • 8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吉林医学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疗效及对创伤应激、脑水肿的影响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探究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创伤应激、脑水肿的影响。方法7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开颅手术组)和观察组(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组)各3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治疗后不同时间的Barthel指数、治疗前后神经损伤、创伤应激、脑水肿及预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损伤、创伤应激、脑水肿及预后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神经损伤、创伤应激、脑水肿及预后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临床疗效较好,且对创伤应激及脑水肿的影响相对较好,因此其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蒋文荣夏鹰金虎聂柳
关键词:创伤应激脑水肿
外伤性脑梗死的治疗(附16例报告)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腑梗步匕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门至2012年12月海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6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其中11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5例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常规治疗11例患者,恢复良好3例,中残2例,重残1例,植物牛存l例,死亡4例。脑血管造影检布5例患者,恢复良好4例,中残1例。结论外伤性脑梗死的症状出现在6h以内,积极行脑血管造影检查,能及时发现外伤性脑梗死的病凶,然后有针对性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叫以提高外伤性腑梗死的治疗效果。
夏鹰史克珊陈焕雄曹作为金虎陈伟明陈晓东林鹏聂柳林佳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术预后
微小RNA-141-3p在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微小RNA-141-3p(miR-141-3p)在脑出血(ICH)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miR-141-3p对大鼠脑出血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40例脑出血患者和40例体检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血清中miR-141-3p的含量。采用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41-3p的靶标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验证miR-141-3p对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的调控作用。在大鼠脑出血模型侧脑室注射miR-141-3p激动剂(agonist)或者激动剂对照(agonist NC),治疗7 d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麻醉处死大鼠后取出脑组织,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并采用Real-time PCR测定miR-141-3p和NLRP3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IL-18的表达。结果与健康对照组(0.520±0.028)相比,脑出血患者血清中miR-141-3p的表达水平(0.068±0.038)显著下调(t=15.93,P<0.001),且与血肿周围水肿严重程度成负相关(r=-0.8948,-0.9434~-0.8087,P<0.001)。miR-141-3p靶向调控NLRP3基因表达。miR-141-3p的表达水平在miR-141-3p agonist组中明显高于agonist NC组(P<0.001),炎症小体NLRP3和炎症因子IL-1β、IL-6和IL-1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gonist NC组(P<0.001)。与agonist NC组相比,agonist组miR-141-3p在ICH术后7 d脑水肿减轻,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01)。HE染色结果表明,ICH大鼠注射miR-141-3p激动剂后血肿周围水肿明显缩小。结论miR-141-3p通过靶向NLRP3降低炎症反应,减轻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损伤。
李晓波夏鹰聂柳金虎李友俊
关键词:脑出血炎症反应苏木素-伊红染色
下调miR-4295靶向CDKN1A调控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和侵袭
2021年
目的探讨下调miR-4295对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和侵袭影响和靶向调控机制。方法在胶质瘤U251细胞中转染miR-4295 inhibitor,qRT-PCR检测下调效果,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情况,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变化。在线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CDKN1A可能为miR-4295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靶向关系。在胶质瘤U251细胞中共转染miR-4295 inhibitor、CDKN1A siRNA,同样利用上述方法分析CDKN1A siRNA对下调miR-4295的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能力影响。结果anti-miR-4295组miR-4295水平显著低于control组及anti-NC组(P<0.05)。anti-miR-4295组细胞OD值均显著低于control组及anti-NC组,而凋亡率显著高于control组、anti-NC组(均P<0.05)。anti-miR-4295组迁移和侵袭数目均显著低于control组及anti-NC组(均P<0.05)。anti-miR-4295组CDKN1A蛋白水平显著高于control组及anti-NC组(均P<0.05)。anti-miR-4295+si-CDKN1A组CDKN1A蛋白水平、凋亡率显著低于anti-miR-4295+si-NC组,而细胞OD值、侵袭和迁移数目均显著高于antimiR-4295+si-NC组(均P<0.05)。结论下调miR-4295靶向负调控CDKN1A抑制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和侵袭。
王小言夏鹰金虎陈伟明陈晓东聂柳郑忠涛
关键词:胶质瘤
脑出血大鼠颅内压及Bcl-2、Bax表达的变化与血肿周围水肿区细胞凋亡的关系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采用基于F-P与FBG集成的微型化光纤传感系统,实时动态监测脑出血大鼠的颅内压,观察脑出血大鼠的颅内压动态变化规律;观察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水肿区细胞凋亡数量的变化及Bcl-2、Bax的表达,探讨脑出血大鼠颅内压变化与血肿周围水肿区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将43只健康的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生理盐水测颅内压组(B组)、脑出血模型组(C组)、脑出血测颅内压组(D组)及1只为空白对照。处死大鼠后取大脑固定,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大脑半球形态变化,用HE染色观察血肿周围水肿区大脑组织形态,用TUNEL法观察各组血肿周围水肿区细胞凋亡数量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血肿周围水肿区Bcl-2、Bax的表达,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观察各组血肿周围水肿区Bcl-2的表达。结果 HE染色及TUNEL染色发现:大鼠脑出血后会引发细胞凋亡,并可在血肿周围水肿区明显观察到细胞凋亡,并可以持续一段时间;造模后3 d A组和C组的TUNEL阳性细胞计数及凋亡指数均与造模后1 d A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造模后3 d的C组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7 d的C、D组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D组均在造模后出现颅内压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随后颅内压呈下降趋势,而D组的颅内压随后并没有一直下降,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C、D组的Bcl-2、Bax表达的I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的Bcl-2相对表达量比A、B组要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脑出血后颅内压明显上升,并会在3~5 d里保持相对高峰趋势;大鼠脑出血后会引发细胞凋亡,并可在血肿周围水肿区明显观察到细胞凋亡,并可以持续一段时间;大鼠脑出血后颅内压高峰期与凋�
聂柳王洪军刘兴吉夏鹰金虎林佳
关键词:脑出血颅内压细胞凋亡TUNEL染色
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高钠血症病因学及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高钠血症的病因学机制及临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169例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高钠血症病例的临床和预后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高钠血症发生于60例病例,与24小时出量、入院GCS评分关系密切。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高钠血症病例病死率明显增高。36例经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好转,其中无病例死亡。结论在规范治疗条件下,下丘脑损害相关水电解质失衡是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高钠血症的主要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密切监测血钠浓度、及时调整水电解质平衡并加强连续血液净化疗法应用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高钠血症的关键。
林佳金虎夏鹰聂柳王硕
关键词:颅脑损伤高钠血症病因学血液净化
MALAT1对Aβ1-42诱导PC12细胞损伤及PI3K/Akt通路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对β-淀粉样蛋白1-42片段(Aβ1-42)诱导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损伤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生长PC细胞)、模型组(Aβ1-42诱导PC细胞损伤)、sh-MALAT1组(Aβ1-42组基础上转染MALAT1干扰序列)、sh-对照组(Aβ1-42组基础上转染MALAT1对照序列)。采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各组PC12细胞MALAT1表达水平,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PC12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仪及AnnexinV-FITC/PI法体外检测PC12细胞凋亡,采用免疫印迹(WB)检测PC12细胞PI3K/Akt通路相关p-PI3K/PI3K、p-Akt/Akt蛋白及其下游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基因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h-对照组组PC12细胞存活率、p-PI3K/PI3K、p-Akt/Akt、Bcl-2蛋白水平低(均P<0.05),MALAT1表达水平、PC12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高(均P<0.05);与模型组、sh-对照组比较,sh-MALAT1组MALAT1表达水平、细胞存活率及p-PI3K/PI3K、p-Akt/Akt、Bcl-2蛋白水平高(均P<0.05),Bax、Cleaved-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低(均P<0.05)。结论下调MALAT1表达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Cleaved-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抑制Aβ1-42诱导的PC12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王小言夏鹰彭俊金虎陈伟明陈晓东聂柳郑忠涛
关键词:PC12细胞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开颅手术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预测颅内感染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预测颅内感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8例开颅手术患者,术后经脑脊液等辅助检查证实为颅内感染的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开颅手术无颅内感染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抽取静脉血,观察炎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人S-100b蛋白(S-100b)、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后第3天开始研究组WBC、IL-6、TNF-α、S-100b、CRP、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第7、14天两组差异越来越大(均P<0.05);经颅内感染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WBC、IL-6、TNF-α、S-100b、CRP、PCT对颅内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手术后3 d WBC、IL-6、TNF-α、S-100b、CRP、PCT水平无下降则预示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可能性大。
聂柳崔勇刘兴吉夏鹰曹卉陈晓东林佳
关键词:开颅手术炎症因子颅内感染
功能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结合神经导航辅助手术在脑功能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弥散张量成像(DTI)结合神经导航辅助手术治疗在切除大脑功能区肿瘤中的应用。方法36例颅脑功能区肿瘤患者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导航组(18例),导航组采用神经导航结合 fMRI、DTI 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肿瘤切除率、术后生存质量及术后机体功能状态。结果导航组术前行 fMRI、DTI 成像,完成融合图像信息,术中结合神经导航仪成功标定肿瘤及功能区,导航组肿瘤切除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44.44%)(χ2=5.8997,P<0.05),导航组手术方式选择优于对照组(u =3.0652,P<0.05);导航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χ2=4.9846,P<0.05)与运动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u =2.3671,P<0.05);导航组 fMRI 扫描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t =16.060,P<0.05),导航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t =4.901,P<0.05),导航组随访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u =2.3768,P<0.05)。结论fMRI、DTI 技术结合神经导航辅助手术治疗可准确判断肿瘤与脑功能区关系,明确肿瘤切除范围,实现手术方案个体化,有利于提高大脑功能区肿瘤全切率,改善患者术后机体功能状态,保护大脑功能区,同时最大范围切除肿瘤。
聂柳王汉刘兴吉夏鹰金虎陈建强陈晓东林佳
关键词:神经导航弥散张量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脑肿瘤
影响外伤性小脑出血预后的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影响外伤性小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7例外伤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10例患者预后不佳。预后较好组较预后不良组入院GCS评分明显高(P<0.05),血肿体积明显小(P<0.05)。两组在血肿位置、脑干周围脑池形态、第四脑室形态、是否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方面也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GCS评分、脑干周围脑池的形态、第四脑室形态、是否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血肿体积与血肿位置。
聂柳李胜斌夏鹰金虎李钢翁秀珍
关键词:头外伤小脑出血预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