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俊刚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心律
  • 3篇心律失常
  • 2篇心动过速
  • 2篇心房
  • 2篇生命
  • 2篇室性
  • 2篇室性心律
  • 2篇室性心律失常
  • 2篇危及生命
  • 2篇消融
  • 2篇快速室性心律...
  • 2篇房性
  • 2篇房性心动过速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消融
  • 1篇电生理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房颤动导管...
  • 1篇心房扑动
  • 1篇心房纤颤

机构

  • 4篇吉安市中心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聂俊刚
  • 4篇彭民安
  • 3篇刘传垠
  • 2篇万凤福
  • 2篇王雪樵
  • 2篇易志强
  • 1篇郭雪原
  • 1篇喻荣辉
  • 1篇董建增
  • 1篇马长生
  • 1篇刘建文
  • 1篇吴嘉慧
  • 1篇桑才华
  • 1篇谭新杰
  • 1篇刘端甫
  • 1篇汤日波
  • 1篇蒋晨曦
  • 1篇何志华
  • 1篇胡亮华
  • 1篇龙德勇

传媒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39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万凤福刘传垠谭新杰王雪樵何志华刘建文易志强彭民安聂俊刚刘端甫胡亮华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纤颤
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67例病例分析
:分析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诊断与治疗,提高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防治水平,降低心脏性猝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病历资料中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67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并将其分为生...
刘传垠彭民安聂俊刚
关键词:心律失常发病机制病理诊断
参仙升脉口服液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参仙升脉口服液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症状的疗效研究。方法:对5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随机抽样分成两组,服用参仙升脉口服液组(34例)及对照组(16例)。治疗组给予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4周,并进行动态心电图跟踪;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进行动态心电图跟踪。结果:参仙升脉口服液可明显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12次/分以上,总有效率达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结论:参仙升脉口服液是较好的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
易志强王雪樵万凤福聂俊刚彭民安
关键词: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
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6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诊断与治疗,提高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防治水平,降低心脏性猝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2000年12月~2010年12月67例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结果 67例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39例生存,28例死亡;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以冠心病为最常见病因,占46.26%,最常见诱因为电解质紊乱,占43.28%;出现心室颤动34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15例",电风暴("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24h内发作2次或超过2次)12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4例,持续单性室性心动过速11例,部分患者存在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心律失常同时或先后出现。结论由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其高危诱发因素是心力衰竭、QT延长和低钾血症,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与器械治疗互为补充,各有治疗对象,应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治疗方法。
刘传垠彭民安聂俊刚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猝死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嵴部依赖折返的电生理特点和成因分析
2014年
目的阐明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二尖瓣环峡部线(MI)嵴部缝隙依赖折返的电生理特点和产生原因。方法选取82例曾于房颤导管消融术中行MI消融并因术后复发规则房性心动过速(OAT)而行二次消融的患者,行电生理检查和二次导管消融,一旦判定为MI嵴部传导缝隙依赖的OAT,则在三维电磁导管定位系统(CARTO)引导下在MI消融线上和嵴部取点,计算左心房内膜周长占心动过速周长(TCL)比例,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另外选择2012年10月至2012年12月间于房颤导管消融术中行MI消融且已达阻滞标准者36例。将消融导管置于嵴部,重复鉴别性起搏过程,观察嵴部是否存在传导缝隙。结果 82例因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OAT行二次消融的患者有7例(8.5%)为MI嵴部缝隙依赖折返,心动过速周长(TCL)为(247.9±19.2)ms,左心房内膜面激动时间为(145.4±17.7)ms,占TCL(58.5±3.2)%。体表F波形态和激动标测符合围绕二尖瓣环大折返特点,但MI消融线上拖带起搏后间期(PPI)较长[PPI-TCL(34.3±6.6)ms],且存在较宽双电位[间距(99.7±7.4)ms],而嵴部拖带PPI-TCL明显较短[(11.4±3.9)ms,P<0.001];6例于嵴部消融终止,1例于冠状窦远端对应位置消融终止,随访(11.1±4.5)个月无复发。另外,36例行MI消融且满足双向阻滞标准的患者,于嵴部重新行鉴别性起搏,发现5例(13.9%)存在嵴部传导缝隙。结论 MI嵴部缝隙依赖折返是一类以嵴部缝隙为关键峡部、而既往MI消融线在折返路径之外的独特OAT,其成因可能与嵴部尚存传导缝隙却符合MI阻滞判定标准的MI假性阻滞现象有关。
蒋晨曦马长生董建增杜昕龙德勇喻荣辉汤日波桑才华郭雪原聂俊刚吴嘉慧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房性心动过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