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立波

作品数:22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语言文字
  • 6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语言
  • 6篇事件相关电位
  • 6篇相关电位
  • 3篇心理现实性
  • 3篇神经机制
  • 3篇汉语
  • 3篇N400
  • 3篇LPC
  • 2篇语句
  • 2篇语言规则
  • 2篇语言学
  • 2篇语义
  • 2篇语义加工
  • 2篇人脑
  • 2篇人工语法
  • 2篇左脑
  • 2篇无监督学习
  • 2篇母语
  • 2篇ERP
  • 2篇磁共振

机构

  • 13篇江苏师范大学
  • 6篇徐州师范大学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语言科学与神...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解放军第97...

作者

  • 21篇耿立波
  • 14篇杨亦鸣
  • 3篇于亮
  • 3篇刘涛
  • 3篇张珊珊
  • 2篇封世文
  • 2篇杨丽
  • 1篇邵可青
  • 1篇赵仑
  • 1篇杨茂云
  • 1篇侯漠
  • 1篇俞士汶
  • 1篇沈兴安
  • 1篇马勇
  • 1篇孙茂松
  • 1篇刘俊飞
  • 1篇赵汉青

传媒

  • 3篇外语教学与研...
  • 2篇听力学及言语...
  • 2篇中文信息学报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语言科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现代语文(下...
  • 1篇外语教学理论...
  • 1篇中国科学:信...
  • 1篇现代语言学
  • 1篇中国语言学会...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语的神经语言学理论》评介被引量:4
2009年
杨亦鸣耿立波
关键词:语言学理论双语词汇能力语言学研究
左脑前额叶与语言神经机制的功能影像学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利用fMRI研究大脑左半球前额叶特别是前额叶中、下回(Brodmann9/46或者BA9/46)在汉语加工中的神经机制。方法选取18名不同被试,运用1.5TSiemens Symphony磁共振成像机器,使用不同的现代汉语四字词组作为语言认知刺激材料进行脑功能成像扫描。结果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左脑额叶在词组加工中激活明显,大脑左侧额中回(Talairach坐标:-42,12,17)以及左侧额下回(Talairach坐标-44,13,17)是激活最大脑区的中心位置。结论不但汉语单个字或者词的神经加工机制需要左脑前额叶的参与,词组理解加工同样也需要左脑前额叶,特别是BA9、BA46的参与。实验任务较多关注语义理解,则表明BA9、BA46可能更多与语义理解相关。
封世文程国勤赵汉青耿立波沈兴安
关键词:额叶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脑科学视野下的虚拟现实辅助语言学习
2023年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VR)作为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其与场景的可互动性,寓教于乐的趣味性以及所营造环境的沉浸性等特点,使许多研究者开始探究虚拟现实技术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可能产生的影响。此外,有研究表明第二语言学习会引起大脑功能与结构的变化,这为检验虚拟现实技术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提供了大脑神经机制方面的标准。本文搜集并回顾了现有的第二语言学习大脑机制研究,对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辅助第二语言教学对学习者外语学习产生的影响进行述评。最后本文得出虚拟现实技术对初级二语学习者语音、词汇、句法方面的学习均有一定积极作用,学习者在沉浸式环境中能取得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的结论,为当前的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卫孟欣施锦怡耿立波
关键词:虚拟现实第二语言习得沉浸式教学语言认知神经机制
人脑中的基本语言单位——汉语双音节语言单位加工的神经电生理学证据
本文运用ERPs技术,通过语义判断任务,考察了双音节词(单纯词和合成词)和双音节短语提取时的不同加工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单纯词、合成词、短语加工的差异主要集中在P2和N400成分,本文对这些成分的性质作了分析和讨论,并由...
杨亦鸣张珊珊刘涛赵仑耿立波
关键词:大脑词库双音节词神经电生理学
文献传递
多尺度表达结合造影剂提升超声与磁共振配准精度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多尺度表达结合造影剂提升超声与磁共振配准精度的方法,属于医学影像处理领域,通过立方卷积插值在不同尺度上构建超声及MRI的多尺度表达;在最粗尺度进行仿射配准,获得配准参数;对于每一尺度进行仿射算法配准,作为尺度...
侯漠杨茂云耿立波余文华
文献传递
噪声条件下听觉言语感知的研究进展
2021年
人类的言语交际活动常常受到噪声的干扰,绝对安静的言语交际环境是不存在的。噪声下的言语感知研究有助于学者探究实际生活中的言语交际现象,具有明确而重要的意义。从临床角度来说,噪声下的言语测听(speech audiometry)能更真实地反映听者的言语识别能力,不仅能有效地评估听者的听力水平和助听设备的功能,同时有利于言语加工障碍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
薛紫炫耿立波耿立波
关键词:言语感知言语测听言语交际活动
语言的手势起源:基于镜像系统的证据被引量:2
2015年
语言的起源有着各种各样的假设。有的人提出“感叹说”,认为语言起源于表达感情的感叹词;有人提出“手势说”,认为语言起源于手势、手形等体态语言;有人提出“劳动说”,认为语言起源于繁重劳动中的喊叫;有人提出“摹声说”,认为语言起源于对自然声音的摹仿;也有人提出“达达说”,认为语言起源于“达达”发声的舌头动作;还有人提出“唱歌说”,认为语言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中不清晰的赞歌,等等。
耿立波邵可青杨亦鸣
关键词:语言起源手形BROCA摹声倭黑猩猩
当代机器语言能力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9
2014年
机器语言能力是当代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前沿和重大课题。文章首先对机器语言能力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然后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研究语言的大脑神经机制是实现机器语言能力研究突破的新路径;有必要构建机器语言能力评估等级量表,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升机器处理人类自然语言的能力;提高机器的语言能力还必须加强学科间的合作和研究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耿立波刘涛俞士汶孙茂松杨亦鸣
关键词:语言能力神经机制等级量表
现代汉语中常用语气词的连用被引量:7
2008年
语气词中能够连用的是位于句末的六个单音节语气词,即“的”“了”“吗”“呢”“吧”“啊”。它们虽然可以两项连用,也可以三项连用,但都表现为两个语气词的并列。本文通过例证,对常用语气词的连用现象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
于亮耿立波
关键词:语气词
基于微型人工语法范式的语言学习实证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18年
自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Reber首次设计和使用了微型人工语法学习范式以来,人工语法的发展已有半世纪的历史.本文从语言学习视角出发,讨论人工语法发展以来4种类型(有限状态语法下的经典微型人工语法学习范式、有限状态语法下的无语义型微型人工语法学习范式、非有限状态语法下的调控语义型微型人工语法学习范式以及"迷你"自然语言型微型人工语法学习范式)的相关实证研究及其在语言学习领域的深远意义.
耿立波耿立波杨亦鸣
关键词:语言学习人工语言内隐学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