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虹雨

作品数:10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豆状核
  • 5篇豆状核变性
  • 5篇肝豆状核
  • 5篇肝豆状核变性
  • 4篇尿铜
  • 4篇病毒
  • 2篇胆汁
  • 2篇胆汁性
  • 2篇胆汁性肝硬化
  • 2篇蛋白
  • 2篇毒性肝炎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胆汁性
  • 2篇原发性胆汁性...
  • 2篇铜蓝
  • 2篇铜蓝蛋白
  • 2篇逆转
  • 2篇逆转录
  • 2篇临床见习
  • 2篇免疫

机构

  • 10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10篇罗虹雨
  • 8篇何艳
  • 6篇唐晓鹏
  • 5篇杨旭
  • 5篇张永红
  • 4篇雷建华
  • 3篇许允
  • 3篇贺兴鄂
  • 2篇夏新容
  • 2篇朱映华
  • 2篇陈军
  • 2篇郑煜煌
  • 2篇赖力英
  • 2篇周华英
  • 1篇张春迎
  • 1篇刘波
  • 1篇王文龙
  • 1篇李慧
  • 1篇何纲
  • 1篇丁佩佩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第五届全国肝...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迟发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迟发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为迟发型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8例迟发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铜代谢变化及其治疗结果。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铜蓝蛋白,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铜、尿铜和肝铜;初期治疗用二巯基丙磺酸钠,维持治疗用青霉胺或锌剂。结果:迟发型肝豆状核变性占肝豆状核变性总数的7.0%,肝病型起病缓慢,恶心、纳差等不明显,极易误诊。血常规、氨基转移酶多数正常,均有K-F环,肝功能受损程度及铜代谢异常相差甚大。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第1天平均排铜4072μg,是治疗前的18.1倍,是同等剂量青霉胺的2.5倍,未见明显副作用,患者预后良好。结论:迟发型肝豆状核变性并非少见,极易误诊,值得高度重视,初期用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张永红杨旭唐晓鹏罗虹雨雷建华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铜蓝蛋白尿铜二巯基丙磺酸钠
血清铜及血清游离铜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清铜和血清游离铜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价值,为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8例暴发型肝豆状核变性、49例普通型肝豆状核变性、87例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22例、重型肝炎46例、肝硬化19例)和57例其他肝病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和血清铜,并根据血清铜和铜蓝蛋白计算出血清游离铜。结果:①暴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铜[(105.0±29.4)μg.dL-1]高于普通型肝豆状核变性[(28.1±14.9)μg.dL-1]和重型肝炎患者[(70.5±41.7)μg.dL-1](P<0.05);普通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铜均低于正常,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铜诊断肝豆状核变性敏感度为86.0%,特异度为47.2%。②暴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游离铜平均为(62.3±27.7)μg.dL-1,最高达113μg.dL-1,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普通型肝豆状核变性的血清游离铜平均为(10.2±9.3)μg.dL-1,高于其他肝病组(P<0.01),血清游离铜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敏感度为59.6%,特异度为100%。结论:血清铜和血清游离铜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血清游离铜可作为诊断暴发型肝豆状核变性的指标。
张永红杨旭罗虹雨雷建华王文龙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铜蓝蛋白血清铜
肝病患者的尿铜测定及尿铜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意义
目的:观察各种肝病患者尿铜含量,探讨不同尿铜水平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尿铜含量,用SPSS12统计软件进行均数和显著性测定,根据四格表法计算不同尿铜水平对肝豆状核变性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杨旭许允罗虹雨唐晓鹏张永红何艳贺兴鄂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尿铜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文献传递
疟疾并血小板减少一例
2007年
患者男,24岁,因发热4d入院。患者于4d前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不伴寒战和腹痛。自认为上呼吸道感染,服用板蓝根等无效,次日在本院测体温38.9℃,血常规基本正常,予酚麻美敏、维c银翘片治疗,体温有所下降,第2天患者仍有发热,无畏寒,体温达39.2℃,服用退热药后体温可下降,1~2h后又升高,为进一步诊治而住院。患者于3个月前到非洲工作,发病前晚曾大量饮酒。既往身体健康,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体温39.4℃,脉搏102次/min,
何艳罗虹雨刘波雷建华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疟疾上呼吸道感染测体温维C银翘片大量饮酒
淋巴细胞CD_(28)分子和sCD_(27)在抗HIV-1治疗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 IV-1)感染者的淋巴细胞表面CD28分子和血桨CD27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过程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H IV-1感染者28例,经HAART一年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2、24和48周,采血检测其血浆H IV RNA病毒载量、CD3+CD4+、CD3+CD8+、CD4+CD45RA+CD62L+、CD4+CD28+、CD8+CD28+和血浆可溶性的CD27(sCD27)分子水平,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升降趋向和两两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H IV RNA病毒载量从治疗前的平均5.25 logs,在治疗12、24和48周时分别降至平均3.30 logs,1.92 logs和1.74 logs;CD3+CD4+、CD3+CD8+、CD4+CD45RA+CD62L+、CD4+CD28+、CD8+CD28+细胞计数由治疗前的(236±85)个/μl、(917±345)个/μl、(58±15)个/μl、(175±63)个/μl、(285±87)个/μl分别变化为治疗48周时的(327±112)个/μl、(803±343)个/μl、(114±25)个/μl、(286±132)个/μl、(387±201)个/μl;sCD27水平从治疗前的(475±123)u/m l降至治疗48周时的(174±77)u/m l。这些变化显示:H IV RNA病毒载量的变化与CD4+T、CD4+CD28+、CD8+CD28+细胞计数和百分比,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与sCD27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按治疗中感染者病毒载量下降的速度和幅度分为完全应答组(FR)和部分应答组(PR),两组的上述各项检测指标间的比较,FR比PR显示出更快和更显著的变化。结论H IV-1感染者H IV RNA载量和CD4+T细胞数量是HAART病毒学反应和免疫学反应的代表性指标。CD4+CD28+、CD8+CD28+细胞计数和百分比与病毒载量在治疗中显示同步变化,是预测H IV-1感染者的病情进展和预后、观察抗病毒效果和免疫学效果的有效指标。特别是ELISA方法检测的sCD27水平和病毒载量呈明显正相关,和CD4+T细胞计数呈明显负相关,由于其操作方便、设备简单且价格低廉,可考虑作为医疗资源不足地区判断H IV/AIDS病情和监测HAART疗效的重要替代指标。
周华英赖力英朱映华何艳罗虹雨陈军郑煜煌
关键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免疫重建免疫激活CD28分子
尿铜在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9
2006年
尿铜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尿铜增加并非WD所特有。不同尿铜水平对于WD诊断的意义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杨旭许允罗虹雨唐晓鹏贺兴鄂张永红何艳何纲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尿铜DISEASEWD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HIV—1感染者的免疫学变化被引量:23
2006年
目的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对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免疫重建和部分免疫激活标志变化的影响。方法37例HIV-1感染者,经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一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组方的HAART一年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和48周,检测其血浆HIV-1病毒载量、CD3^+CD4^+、CD3^+CD8^+、CD4^+CD45RA^+CD62L^+、CD4^+CD45RO^+、CD8^+CD38^+、CD4^+CD28^+、CD8^+CD28^+细胞数和血浆可溶性的CD27(sCD27)分子水平。结果HIV-1病毒载量的变化与CD3^+CD4^+淋巴细胞计数、CD4^+CD28^+、CD8^+CD28^+细胞计数和百分比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与CD8^+CD38^+细胞计数和百分比、sCD27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抗病毒效果好的完全应答组上述各项检测指标比抗病毒效果差的部分应答组显示出更显著的变化。结论CD8^+CD38^+、CD4^+CD28^+、CD8^+CD28^+细胞计数和百分比以及sCD27水平与病毒载量在HAART治疗中显示同步变化,是观察抗病毒效果和免疫学效果的指标。
郑煜煌陈军雷建华赖力英朱映华何艳罗虹雨周华英丁佩佩张春迎李慧
浅谈传染病学临床见习的问题和对策被引量:3
2005年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趋势也在不断改变。某些传染病消失了,但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艾滋病、疯牛病等新的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某些旧的传染病又死灰复燃。因此,传染病的临床教学应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怎样使医学生更好地掌握传染病知识,加强传染病的防护,是传染病临床教学面临的挑战。
何艳罗虹雨唐晓鹏夏新容
关键词:传染病临床见习
传染病学临床见习课的现状和对策
2005年
临床见习是医学实践的重要环节,传染病学是集预防、医疗、保健为一体的特殊学科,而传染病学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为了提高传染病临床见习的教学效果,本组采取了多种教学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何艳罗虹雨唐晓鹏夏新容
关键词:传染病学临床见习
肝病患者的尿铜测定及尿铜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意义
目的观察各种肝病患者尿铜含量,探讨不同尿铜水平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尿铜含量,用SPSS12统计软件进行均数和显著性测定,根据四格表法计算不同尿铜水平对肝豆状核变性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杨旭许允罗虹雨唐晓鹏张永红何艳贺兴鄂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尿铜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