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琼
- 作品数:52 被引量:234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成人IgA肾病中CD20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CD20在不同肾功能状态的成人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肾脏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47例IgAN依据改良MDRD公式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将入选患者分为三组:A组(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eGFR〉60ml/min;B组(肾功能中度受损):eGFR30-60ml/min;C组(肾功能重度受损,不含尿毒症):eGFR10-30ml/min。按Katafuchi评分标准进行肾活检病理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肾穿刺标本中CD20的表达,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复查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CD20主要表达于IgAN患者肾组织皮质区肾小管管周间质B淋巴细胞胞膜。与eGFR〉60ml/min组相比,eGFR30-60ml/min组、eGFR10-30ml/min组CD20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1);肾组织中CD20表达量与eGFR呈负相关(r=-0.697,P〈0.001),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肾小管间质积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24、0.647、0.769;P均〈0.001)。结论 肾组织中CD20的表达量与IgAN患者肾脏病理损伤指数、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状态均密切相关,提示检测IgAN患者肾组织中CD20表达对了解肾脏病变程度、评估患者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 魏倩罗琼熊祖应侯霜
- 关键词:IGA肾病CD20免疫组织化学
- 更换短管对腹透相关性腹膜炎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更换短管与否对腹透相关性腹膜炎预后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3例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更换短管组38例)与对照组(不更换短管组45例),两组患者在发生腹膜炎时均由同一腹透护士行腹腔冲洗至腹透液清亮后,观察组予更换腹膜透析短管,对照组不予更换短管,再均按国际腹膜透析学会腹膜炎治疗指南规范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腹膜炎症状改善时间、半年内腹膜炎复发率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38例中3例拔除腹膜透析管,拔管率为7.89%,半年内11例复发(28.94%),腹透液清亮时间为(5.18±4.41)d,腹痛消失时间为(3.03±2.94)d;对照组45例中5例拔除腹膜透析管,拔管率为11.11%、半年内12例复发(26.66%),腹透液清亮时间为(5.09±3.59)d,腹痛消失时间为(2.73±2.93)d;拔管率、腹膜炎复发率、腹透液清亮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发生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时更换短管与否对腹透相关性腹膜炎预后无明显影响。不予更换短管可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并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 廖玉梅张帆徐春华王青罗琼熊祖应高敏
-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预后
- 慢性肾衰竭并发恶性肿瘤46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了解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1999年9月至2009年8月住院的CRF并发恶性肿瘤患者,与同期住院的非CRF患者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及2006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CRF患者并发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部位分布、发生时间等。结果 2324例CRF患者中46例并发恶性肿瘤,发生率为2.0%,9例(19.6%)为规律性透析(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后发生,35例(72.9%)在CRF后2年内发生。恶性肿瘤的部位主要是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并发恶性肿瘤时平均年龄明显高于非CRF恶性肿瘤患者。结论 CRF患者发生恶性肿瘤风险高于一般人群,应重视老年人、CRF后2年内及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肿瘤筛查。
- 张帆罗琼侯霜熊子波熊祖应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恶性肿瘤泌尿系统
- 预警IgA肾病进展的组织学及尿液标志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IgA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同时也是引起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IgA肾病临床以持续蛋白尿和(或)血尿为常见表现,病情变化及患者预后差异很大。早期确诊IgA肾病并筛选高危IgA肾病人群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检测尿蛋白多少、是否有高血压、肾功能受损并结合肾脏组织病理学指标来指导临床治疗、评估预后。这些年研究显示多种免疫细胞、炎症因子等生物标志物参与了IgA肾病病理损伤过程,其在尿液中的表达在评估IgA肾病进程、疗效及预后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近期发表的研究结果,综述了近年来预警IgA肾病进展的组织学及尿液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魏倩罗琼
- 不伴高血压IgA肾病患者尿血管紧张素原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不伴高血压IgA肾病患者尿血管紧张素原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64例不伴高血压IgA肾病患者(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1 g者32例、≤1 g者32例,病理分级HaasⅡ级10例、Ⅲ级36例、Ⅳ级18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对两组的尿血管紧张素原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1 g、≤1 g者尿血管紧张素原水平分别为(77.36±6.58)、(24.57±5.36)ng/m L,均较对照组的(12.87±3.23)ng/m L升高(P均<0.01),且两者相比P<0.01。病理分级HaasⅡ、Ⅲ、Ⅳ级者尿血管紧张素原水平分别为(25.84±2.36)、(68.53±5.85)、(92.63±8.63)ng/m L,均较对照组升高(P均<0.01),且三者间两两相比P均<0.01。结论尿血管紧张素原在不伴高血压IgA肾病患者水平升高,可作为临床评估IgA肾病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 侯霜熊祖应罗琼郑爱萍钟远龙
- 关键词:肾小球疾病IGA肾病蛋白尿病理分级
- 277例急性肾衰竭患者预后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分析急性肾衰竭(ARF)的预后及影响因素,为早期防治提供临床证据。方法对277例AFR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预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26,少尿OR=11.363,分级OR=24.228,未血液透析OR=16.017。结论影响AFR预后因素包括年龄、少尿、肾衰分级、血液透析。
- 侯霜熊祖应罗琼张帆陈丽
- 关键词: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预后
- 成人三种膜性肾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阐明成人病理类型表现为膜性肾病的乙肝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肾活检确诊的三种膜性肾病患者86例,对其临床资料、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三种膜性肾病占有率为乙肝相关性肾炎11.6%、狼疮性肾炎24.4%、特发性膜性肾病64.0%。②三种膜性肾病患者临床表现均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而血尿、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的发病情况在三者间无统计学意义。血清补体C3、C4的降低在狼疮性肾炎患者中明显。③病理改变均以Ⅰ期、Ⅱ期为主,在病理表现中,系膜中重度增生、电子致密物多部位沉积在乙肝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和特发性膜性肾病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成人以特发性膜性肾病为主,三种膜性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但有各自临床与病理特点,确诊需综合进行分析。
- 熊子波罗琼熊祖应梁伟
- 关键词:膜性肾病
- 尿液血管紧张素原与IgA肾病肾脏组织病理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患者尿液血管紧张素原(AGT)活性与临床及肾脏组织损伤的关系。方法 55例肾穿刺活检确诊的IgA肾病患者,分别测定其尿液AGT含量,并与临床、病理指标相比较分析。结果尿液AGT含量与24 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肾小管及肾间质积分呈正相关。随着病理评分的加重、尿蛋白定量的增加,尿液AGT原逐渐升高(P<0.05)。结论 IgA肾病患者尿液AGT可以反映临床及肾脏组织损伤的程度,可作为临床评估IgA肾病病情的无创指标之一。
- 侯霜钟远龙郑爱萍熊祖应罗琼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A肾病血管紧张素原尿蛋白定量病理损伤
- 激素间歇冲击及小剂量维持治疗IgA肾病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激素间歇冲击及小剂量维持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中度蛋白尿IgA肾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47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1例)给予ACEI药物治疗,实验组(26例)在此基础上口服泼尼松0.5mg/kg,隔日给药,治疗12个月,并在治疗的第1、3、5个月初分别给予甲基泼尼松龙0.5g/d,冲击3d。对肾脏病理改变进行WHO分级并对各种病变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两组间在性别、年龄、临床及病理资料间无统计学差异。平均随访14个月后,实验组尿蛋白完全缓解8例(30.8%),部分缓解14例(53.8%),无缓解4例(15.4%);而对照组分别为4例(19.1%),3例(23.8%),12例(57.1%),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后,实验组血肌酐分别为(89.9±30.3)μmol/L及(88.2±32.8)μmol/L;对照组分别为(89.5±37.9)μmol/L及(104.0±49.7)μmol/L,但两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疗效与肾小球硬化率及肾小管间质病变呈负相关。结论:激素间歇冲击及小剂量维持治疗能显著减少蛋白尿,维持肾功能稳定。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为肾小球硬化率及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
- 熊子波罗琼熊祖应王青姜蕾邵进侯霜
- 关键词:IGA肾病激素随机对照实验
- 伴新月体形成的青壮年原发性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分析青壮年原发性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124例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并伴新月体形成的青壮年患者,年龄20~40岁,按新月体占受累小球比例分为2组:A组48例和B组76例。按Katafuchi积分描述病理特征。结果 1)预后:A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酸显著高于B组,eGFR、白蛋白显著低于B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压、肌酐、血脂、血糖、血清IgA、血清C3及IgA/C3比值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病理:2组肾小球、肾小管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壮年患者随着新月体占受累小球比例的增加,临床预后渐趋严重,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亦逐渐加重,临床应积极对青壮年伴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患者进行干预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
- 郑爱萍熊子波张帆侯霜罗琼熊祖应
-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IGA肾病新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