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连栋
- 作品数:24 被引量:37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学科合作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被引量:144
- 2017年
- 目的:探讨以多学科团队(MDT)合作为基础的快速康复外科(ERAS)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782例行择期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ERAS组(392例)和对照组(3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ERAS组接受MDT合作ERAS理念的治疗护理,主要干预措施包括住院模式选择,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饮食要求,胃肠道准备,尿潴留预防,术后早期活动,伤口疼痛预防,麻醉前给药,防止术中低温,围手术期补液管理,术后恶心、呕吐预防及1个月患者舒适度评价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恢复情况、并发症与应激反应发生率、术后舒适度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术后次日清晨NRS疼痛评分降低,恢复正常饮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减少,术后满意率增加,血清肿、尿潴留、伤口感染等并发症与不适感、恶心反应的发生率降低,术后1个月中位腹股沟疼痛调查表评分降低(均P<0.05)。结论: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中采用MDT合作ERAS理念可以减轻患者不适,加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及舒适度。
- 欧阳剑波黄耿文何文阳建怡魏伟纪连栋高红梅彭淑平
- 关键词:疝修补术腹腔镜围手术期
-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的现状与进展被引量:10
- 2017年
- 碘125(^(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胰腺癌治疗技术,临床实践显示,它对胰腺癌患者的疼痛缓解、肿瘤进展控制、生活质量改善、生存时间延长等方面具有良好疗效。笔者就^(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植入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 罗东唐能刘国栋杨杰纪连栋柯牧京欧政林李宜雄
- 关键词:胰腺肿瘤碘放射性同位素近距离放射疗法
- 危重型急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策略分析(附46例报告)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总结危重型急性胰腺炎(critical acute pancreatitis,CAP)的病程特点和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46例CAP病人的临床资料,重点对器官功能衰竭、胰腺(胰周)引流液病原学结果、外科治疗方式及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46例CAP病例中胆源性21例,高脂血症性14例,酒精性6例,原因不明5例。截至2017年1月,20例(43.5%)病人死亡。单器官功能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人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8)vs.52.6%(20/38),P<0.05]。胰腺(胰周)引流液培养共检出病原菌129株,多重耐药菌77株。其中感染率最高的普通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19.2%(10/52)],感染率最高的多重耐药菌为鲍曼不动杆菌[22.1%(17/77)];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病死率高于普通细菌组[50.0%(20/40)vs.0(0/6),P<0.05]。采取以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为初始治疗方法的升阶梯策略病人的病死率为41.0%(16/39),而传统开放手术为初始治疗方法的降阶梯策略病人病死率为71.4%(5/7)。结论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胰腺(胰周)引流液中多重耐药菌感染与CAP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外科治疗应首选以PCD为初始方法的升阶梯策略。
- 王迪申鼎成周书毅刘志勇纪连栋魏伟黄耿文
- 关键词:感染性胰腺坏死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 快速康复模式下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被引量:5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下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6年9月湘雅医院普通外科行标准化ERAS模式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36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中位手术时间68(30—130)min,单侧疝中位手术时间48min,双侧疝中位手术时间91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9%(32/360),主要包括尿潴留15例(4.2%),血清肿25例(6.9%),无伤口感染和住院期死亡。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d。术后次13数字评分法(NRS)疼痛评分为(1.8±1.2)分,年龄〈65岁者NRS评分明显高于年龄≥65岁者(P=0.01)。术后1个月,中位腹股沟疼痛调查表(IPQ)评分为1.6(0-8)分。结论:ERAS模式下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和有效,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 黄耿文申鼎成何文杨柳周书毅阳建怡纪连栋魏伟
- 关键词:疝修补术腹腔镜快速康复外科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预测因素筛选及预测模型构建的单中心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胰瘘(POPF)的预测因素,并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6月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胰胆外科连续收治的84例行开腹PD术的病例资料,分析患者术后POPF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POPF相关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PD术后POPF的预测模型。结果:全组84例行PD患者中,POPF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1.7%(35/84)和57.1%(48/84)。与无POPF患者比较,POPF组的术后胆瘘、肺部并发症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术后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POPF与胰腺质地、胰管直径、病理性质、胰瘘风险评分(FRS)以及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DFA1)、腹腔引流液细菌培养结果(DFBC1)和血清白蛋白水平(SA1)有关(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DFA1(OR=1.000,95%CI=1.000~1.000)、DFBC1(OR=18.873,95%CI=2.913~121.122)和SA1(OR=0.842,95%CI=0.721~0.983)是发生POPF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根据这3个指标建立的PD术后POPF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911(95%CI=0.850~0.97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和85.2%。拟合优度检测结果显示,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χ~2=3.773,P>0.05)。结论:DFA1、DFBC1和SA1对PD术后POPF发生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3个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对POPF的预测具有良好效能,可作为临床指导PD术后患者的管理和治疗的重要参考。
- 曹昕彤申鼎成黄耿文林嘉晏宁彩虹李嘉荣纪连栋魏伟陆晔斌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胰腺瘘LOGISTIC模型
- 感染性胰腺坏死合并十二指肠瘘的微创手术治疗:附15例报告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感染性胰腺坏死(IPN)合并十二指肠瘘(DF)的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5月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胰胆外科连续收治的155例IPN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对其中合并DF患者的临床特点、微创手术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结局进行分析。结果:155例IPN患者中,15例(9.7%)合并DF。15例合并DF的患者中,起病到出现DF的中位时间间隔为2.9(1~12)个月;2例行单纯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13例采取PCD+微创入路腹膜后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MARPN)治疗;2例行PCD+MARPN的患者死于无法控制的脓毒症和大出血;13例患者采用微创手术及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瘘口自然愈合,瘘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5(0.5~3)个月;无开放性手术治疗者。13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8(2~36)个月,均存活,无感染和DF复发。与140例无DF的IPN患者比较,IPN合并DF患者总住院时间明显延长,但病死率及其他临床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在专业的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心,采用微创手术结合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是治疗IPN合并DF的有效方式。
- 宁彩虹黄耿文申鼎成纪连栋朱帅林嘉晏曹昕彤李嘉荣Bonsu Abdul Aziz
- 关键词:肠瘘
- 保留中段的胰腺切除术2例报告被引量:1
- 2019年
- 对于同时累及胰腺头颈和尾部的多灶性病变,通常行全胰腺切除术(TP)予以治疗。但TP导致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完全丧失将严重影响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因此,既根除病灶又尽可能地保存胰腺功能的手术方式受到重视。近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胰胆外科成功实施2例保留中段的胰腺切除术(middle-segment-preserving pancreatectomy,MSPP)。现报告如下。
- 黄耿文纪连栋陆晔斌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瘤
- 微创入路腹膜后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的近期疗效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微创入路腹膜后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minimal access retroperitoneal pancreatic necrosectomy,MARPN)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12月28例采用MARPN治疗的IPN的临床资料。24例采取升阶梯策略,即经皮穿刺引流+MARPN,4例采取降阶梯策略,即开放手术+MARPN。结果 4例住院期死亡。24例出院病人中21例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6~35个月),死亡2例。全组起病1年内死亡率21.4%(6/28),其中重症胰腺炎1年内死亡率37.5%(6/16),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者1年内死亡率41.7%(5/12)。获随访的21例中,再入院率47.6%(10/21),其中非计划再入院率38.1%(8/21),胰周引流管中位带管时间4个月(1~12个月)。52.4%(11/21)的患者出现新发糖尿病(7/21,33.3%)或糖尿病加重(4/21,19.0%),33.3%(7/21)的患者出现慢性腹泻等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表现。结论 MARPN治疗IPN可以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 申鼎成刘志勇黄耿文纪连栋赵春光魏伟陆晔斌
- 关键词:感染性胰腺坏死
- 慢病毒载体介导RNAi稳定抑制XIAP表达及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运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对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抑制效率及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建立XIAP表达稳定抑制的胰腺癌细胞株。方法:应用pGCSIL-PUR慢病毒载体构建针对XIAP的ShRNA载体,转染包装细胞293T,收集病毒上清转染胰腺癌细胞系SW1990,经嘌呤霉素(puromycin)筛选并扩大培养得到稳定克隆;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免疫印迹检测癌细胞内XIAP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caspase 3/7活性测定和DA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成功构建3个XIAP-ShRNA慢病毒载体(X1、X2、X3)及XIAP表达稳定抑制的胰腺癌细胞株,对XIAP的抑制效率均达70%以上;MTT检测显示X1、X3稳定抑制XIAP后胰腺癌细胞增殖明显减慢,但caspase 3/7活性及细胞凋亡并没有明显增加。结论:慢病毒载体介导的靶向XIAP的RNAi可有效抑制XIAP表达,降低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成功建立的XIAP表达稳定抑制的胰腺癌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 易小平江春宰红艳邓公平欧阳洋周达全纪连栋李宜雄
- 关键词:胰腺癌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慢病毒载体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25例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总结分析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25例AIP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AIP病人中,男女比例2.6:1,中位发病年龄54岁(33~77岁);常见症状为黄疸15例(60.0%),腹痛11例(44.0%);15例(60.0%)合并其他器官受累;23例检测CA19-9,明显升高(>100 k U/L)仅3例(13.0%);19例检测Ig G,升高17例(89.5%);12例检测Ig G4,阳性11例(91.7%)。23例行CT检查,14例(60.9%)考虑为AIP,12例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6例(50.0%)考虑为AIP。未行激素治疗11例,14例行激素治疗,随访2~50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11例(78.6%)病人激素治疗有效。结论受累器官组织学活检有助于AIP的诊断;结合血清学检查、其他器官受累及激素实验性治疗能提高AIP的正确诊断率;增加激素剂量或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能有效治疗复发;当大剂量激素引起并发症时,应进行小剂量激素治疗。
- 唐能罗东刘国栋纪连栋柯牧京欧政林李宜雄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IG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