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纪松

作品数:89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电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31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5篇化学工程
  • 11篇电气工程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2篇电流变
  • 39篇电流变液
  • 13篇纳米
  • 13篇极性分子
  • 13篇分子
  • 9篇软磁
  • 9篇磁材料
  • 8篇
  • 8篇磁粉
  • 7篇软磁材料
  • 7篇
  • 7篇磁粉芯
  • 6篇钛酸
  • 6篇微粒
  • 6篇纳米晶软磁材...
  • 6篇磁导
  • 6篇磁导率
  • 5篇电流变效应
  • 5篇硅油
  • 5篇

机构

  • 82篇中国兵器科学...
  • 38篇大连理工大学
  • 21篇西安交通大学
  • 6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方科技信息...
  • 2篇宁波表面工程...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宁波同禾互感...

作者

  • 89篇纪松
  • 48篇谭锁奎
  • 42篇赵红
  • 35篇张延松
  • 35篇钱坤明
  • 32篇郭红燕
  • 28篇李明利
  • 24篇丁昂
  • 20篇董旭峰
  • 20篇宋晓平
  • 19篇黄敬晖
  • 19篇郝洁
  • 12篇张泽强
  • 11篇齐民
  • 7篇吴敏
  • 6篇杜丕一
  • 5篇陶万勇
  • 4篇余琼
  • 4篇任政
  • 4篇倪杨

传媒

  • 29篇兵器材料科学...
  • 7篇四川兵工学报
  • 6篇功能材料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2篇磁性材料及器...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稀有金属
  • 1篇金属功能材料
  • 1篇纳米科技
  • 1篇2009第八...
  • 1篇全国光催化技...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8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12篇2011
  • 15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Hopkinson效应的计算机控制软磁材料居里温度测量仪的研制被引量:1
2005年
研制了基于Hopkinson效应的计算机控制软磁材料居里温度测量仪。对测量仪用工业电解纯镍进行了测量精度考核,平均偏差为4℃,重复测量精度为±1℃,与经典数据吻合;用研制的测试仪研究测试了Fe73.5Cu1Nb3Si13.5B9非晶及纳米晶软磁材料的交流起始磁导率-温度特性和居里温度。
纪松钱坤明谭锁奎张延松
关键词:软磁材料居里温度
一种巨电流变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巨电流变液的制备方法,其是在复合活性基液中直接原位合成的,复合活性基液按体积分数计包括: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40~65%,聚二乙基硅氧烷0~30%,聚甲基苯基硅氧烷0~35%,氯化石蜡20~30%,甲基含...
谭锁奎郭红燕赵红任政董旭峰张广明纪松
文献传递
热处理温度对纳米Ni基电流变液微粒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2012年
研究不同温度热处理的纳米Ni基核壳微粒的结构以及由其组成的电流变液的性能,分析Ni基核壳结构微粒电流变液性能与处理温度以及所加载电场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微粒的远红外谱线、TEM图和XRD谱特征不同,同成分电流变液随微粒处理温度的提高,剪切强度减小;漏电电流密度呈现出相反的结果,处理温度越高漏电电流密度越小。
谭锁奎姜玉海宋晓平赵红纪松郭红燕
关键词:热处理温度电流变液
粉体粒度对Fe_(73.5)Cu_1Nb_3Si_(13.5)B_9纳米晶磁粉芯性能的影响
2011年
采用熔体快淬后脆化粉碎的方法制备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磁粉,经模压成型制备出磁粉芯,研究粉体粒度对磁导率和品质因数Q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磁粉芯具有良好的频率特性,粉体粒度对磁粉芯性能呈现规律性的影响,粉体粒度加大,磁粉芯的有效磁导率μe增加,Q值的峰值减小;理论模型的推导结果也证实粉体粒度与磁粉芯磁导率之间的关系;采用调整粉体粒度的方法,是制备不同使用性能要求磁粉芯的一种有效途径。
钱坤明张延松丁昂纪松李明利
关键词:磁粉芯磁导率品质因数
Fe_(73.5)Cu_1Nb_3Si_(13.5)B_9纳米晶软磁粉体的制备工艺与微波电磁性能
2012年
研究热处理工艺、材料粒度对Fe73.5Cu1Nb3Si13.5B9材料微波电磁性能的影响,对该类材料的微波电磁性能和吸波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的微波电磁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达到晶化条件的热处理工艺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电磁性能;随着材料粒度的减小,微波电磁性能提高,电磁参数之间的匹配性提高;Ⅴ级粒度材料的最低反射率达到-12 dB,低于-5 dB的频宽达12.5 GHz。
吴敏杨森丁昂张延松纪松
关键词:纳米晶软磁材料吸波性能
极性分子多层修饰的金属Ni核心核壳微粒的电流变液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研究TiO2包覆不同极性分子修饰金属Ni核心核壳微粒的结构及其电流变液的性能,分析Ni/TiO2基核壳结构微粒电流变液性能与极性分子种类、复合修饰以及所加电场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同成分电流变液随极性分子的加入,其强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多层修饰利于电流变液剪切强度的提高,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可显著提高电流变液的沉降稳定性。
谭锁奎宋晓平郭红燕纪松赵红
关键词:极性分子电流变液
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显微组织检测及表征技术
段莉萍黄启华陈耘严勇牛玮龚朝辉纪松姚宇良
钕铁硼(NdFeB)是当前综合性能最为优异的永磁材料,是工程技术不可缺少的关键性基础功能材料,现已在电子、通讯、医疗、信息、自动化、计算机、交通和机械等工程技术的几乎所有领域获得广泛地应用。该产品具有抛光态的显微形貌,可...
关键词:
关键词: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显微组织
磁流体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实体显微镜、沉降观察等方法研究磁流体的沉降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和团聚稳定性,给出改善磁流体稳定性的措施。研究表明:磁流体的沉降稳定性分为软性沉降和硬性沉降,在-40~120℃内温度稳定性良好;经2 160 h放置后观察,具有良好的时效稳定性。添加表面活性剂可显著改善磁流体的沉降稳定性和团聚稳定性。
谭锁奎郭红燕吴敏纪松
关键词:磁流体稳定性
Ni/TiO_2/Urea纳米核壳微粒电流变液的温度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测试不同温度下的电流变液性能,考察纳米Ni/TiO2/Urea电流变液的电流变性能、沉降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从形貌观察佐证了温度对电流变液的影响规律,并与TiO2/Urea电流变液进行对比。发现Ni/TiO2/Urea纳米核壳微粒电流变液随温度的提高,电流变液的强度增大,在3 kV电场下剪切强度由25 kPa提高到30 kPa,增加20%。
谭锁奎宋晓平郭红燕纪松赵红刘东升
关键词:温度电流变液温度稳定性
不同驱动方式下钴基非晶条带的巨磁阻抗效应被引量:2
2013年
研究了Co66Fe6Ni2Si11B15非晶条带在"横向驱动+对角提取"、"横向驱动+非对角提取"以及纵向驱动三种驱动方式下的巨磁阻抗效应特性。通过改变非晶条带的巨磁阻抗效应驱动方式,观察三者在直流外磁场作用下输出信号的变化规律,并对它们的性能优劣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驱动电流频率变化会对材料的巨磁阻抗效应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外,在三种驱动方式中,与该条带最匹配的驱动方式是"横向驱动+非对角提取"方式,即在此种方式下,条带所显现的巨磁阻抗性能最为显著,其最大电压变化灵敏度可达1.878V/mT,最大电压变化率为98.21%。相比于其余两种驱动方式,"横向驱动+非对角提取"方式在巨磁阻抗传感器件中具有更大的潜力。
黄敬晖丁昂张延松钱坤明纪松李明利
关键词:巨磁阻抗驱动方式灵敏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