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管铭

作品数:37 被引量:243H指数:8
供职机构: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生物学
  • 15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基因
  • 8篇植物
  • 7篇青花菜
  • 7篇花菜
  • 6篇叶绿
  • 6篇叶绿素
  • 6篇叶绿素荧光
  • 6篇入侵
  • 4篇土壤
  • 4篇盘菌
  • 4篇克隆
  • 4篇光合特性
  • 4篇光合作用
  • 4篇核盘菌
  • 3篇蛋白基因
  • 3篇入侵植物
  • 3篇微生物
  • 3篇基因表达
  • 3篇光合生理
  • 3篇分子

机构

  • 32篇台州学院
  • 10篇上海师范大学
  • 4篇台州市农业科...
  • 2篇山西师范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丽水学院
  • 1篇上海出入境检...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计量学院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杭州华锦药业...

作者

  • 37篇管铭
  • 13篇蒋明
  • 9篇潘小翠
  • 6篇郭水良
  • 5篇张崇邦
  • 5篇金则新
  • 5篇李月灵
  • 4篇李金枝
  • 3篇王强
  • 3篇李钧敏
  • 3篇张志仙
  • 3篇张慧娟
  • 2篇杨蓓芬
  • 2篇李嵘嵘
  • 2篇陈孝赏
  • 2篇王江
  • 2篇王如魁
  • 2篇边才苗
  • 2篇左威
  • 2篇刘文莉

传媒

  • 5篇生态学报
  • 4篇核农学报
  • 3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中草药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台州学院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植物研究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高校生物学教...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方菟丝子寄生对喜旱莲子草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以盆栽的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Br.)寄生对喜旱莲子草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方菟丝子寄生致使喜旱莲子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率(WUE)、气孔限制值(Ls)、Fm值、Fv/Fm值和相对叶绿素含量都呈现明显的下降,而胞间CO2浓度(Ci)和Fo值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南方菟丝子的寄生减弱了喜旱莲子草的光合作用,而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限制引起的。
王如魁管铭杨蓓芬李钧敏
关键词:喜旱莲子草寄生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
南方菟丝子寄生对喜旱莲子草生长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菟丝子属植物是一种有潜力的入侵植物的生物防治剂。以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天然寄生的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群落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南方菟丝子寄生对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生长的影响,同时采用群落调查的方法分析南方菟丝子寄生对入侵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判断南方菟丝子是否具有防治喜旱莲子草的能力。结果表明南方菟丝子寄生可以降低喜旱莲子草的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但与对照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南方菟丝子寄生可以显著降低茎生物量比,显著增加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在无南方菟丝子寄生的喜旱莲子草群落中,除南方菟丝子和喜旱莲子草外,共有10科14属14种植物;而在南方菟丝子寄生的喜旱莲子草群落中,除南方菟丝子和喜旱莲子草外,共有16科27属28种植物,南方菟丝子能以产生吸器而寄生生长的植物共有19种,占样地植物种数的67.86%。南方菟丝子寄生可使群落物种丰富度显著性增加,也可使群落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McIntosh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增加,但是与对照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南方菟丝子寄生使喜旱莲子草的多度显著性下降,使喜旱莲子草的盖度和高度下降,但与未寄生的喜旱莲子草群落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南方菟丝子寄生可使喜旱莲子草在群落上的相对盖度、相对高度和相对多度均显著性下降,从而导致群落中喜旱莲子草的重要值显著性下降。南方菟丝子寄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的生长,促使群落多样性增加,促进本地群落的恢复。
王如魁管铭李永慧杨蓓芬李钧敏
关键词:喜旱莲子草入侵植物生物防治群落
核盘菌和灰葡萄孢菌CCCH锌指蛋白基因的鉴定和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CCCH锌指蛋白(zinc finger proteins)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中,在RNA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鉴定核盘菌和灰葡萄孢菌Zf基因,为基因克隆、表达分析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以核盘菌和灰葡萄孢菌全基因组序列为材料,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手段开展Zf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和分析。经分析,核盘菌和灰葡萄孢菌各有11个Zf基因,它们的开放性阅读框全长分别为633~3741bp和633~3486bp;共检测到55个CCCH锌指基序,以C-X7-C-X5-C-X3-H(22个)和C-X8-C-X5-C-X3-H(21个)最为常见,其中C-X8-C-X6-C-X3-H和C-X7-C-X6-C-X3-H为2种新发现的基序类型;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2个Zf基因聚为4组,除SS1G_13631、SS1G_09360、BC1T_00310和BC1T_05217外,核盘菌和灰葡萄孢菌的Zf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小分支,该结果与Zf基因的基因结构、基序数量和分布情况一致。
蒋明管铭潘小翠张金国胡佳渭
关键词:核盘菌灰葡萄孢菌基因组
何首乌不同溶剂提取液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60%丙酮、70%乙醇、沸水3种溶剂制备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mb)块根粉末提取液,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肺炎克氏菌(Klebsiella peneumoniae)、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供试菌株,通过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提取液的抑菌圈大小,以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何首乌3种溶剂提取液对供试菌株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60%丙酮提取液和70%乙醇提取液抑菌效果优于沸水提取液,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丙酮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杀菌效果随浓度的降低而下降。
潘小翠边才苗管铭
关键词:何首乌抑菌活性体外测定
濒危植物长叶榧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被引量:37
2014年
利用Li-6400 XT便携式光合作用仪对林窗、林缘、林下3种生境中的长叶榧(Torreya ackii)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里的光合生理生态指标进行测定,探讨3种生境中长叶榧光合能力的季节变化及其对不同光环境的响应,分析其濒危机制,为长叶榧的迁地保护和种群的繁衍复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林窗、林缘的长叶榧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在夏季呈"双峰"曲线,其它3个季节均呈"单峰"曲线;林下的Pn日变化在4个季节均呈"单峰"曲线。(2)3种生境中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羧化速率(V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磷酸丙糖利用率(TPU)均为夏季最高,使得夏季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但夏季林窗、林缘的长叶榧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也较高,使得夏季林窗生境的长叶榧日均Pn明显低于于秋季,林缘的日均Pn与秋季差异不显著。(3)4个季节的日均Pn、Pnmax、LSP、Vcmax、Jma、TPU均为林窗最高,林窗与林下差异显著,表明长叶榧具有阳性植物的特点,适宜生长在光照较强的林窗生境。(4)在生长旺盛的夏、秋季,长叶榧的LSP比伴生物种低,LCP比伴生物种高,对光适应的生态幅度较窄;与伴生物种相比,长叶榧的Pn较低,光合能力较弱,在激烈的种间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可能成为其濒危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强金则新郭水良管铭王兴龙
关键词:濒危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青花菜乙烯反应传感蛋白基因BoERS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乙烯反应传感蛋白在乙烯信号转导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负调控因子使下游的CTR1失活,并激活之后的一系列反应。为明确青花菜ERS基因的序列特征和表达特点,本研究以青花菜为试验材料,在克隆乙烯反应传感蛋白基因BoERS的基础上进行表达分析,以明确其在核盘菌和根肿菌侵染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BoERS的基因组DNA全长为1 928 bp,含有1个长度为68 bp的内含子;编码区全长为1 860 bp,编码619个氨基酸,编码蛋白有4个跨膜结构域、1个GAF结构域和1个HisKA结构域。序列比对结果表明,BoERS与芸薹属ERS序列的差异最小,在系统发育树上处于同一分支,但与萝卜属、盐芥属和拟南芥属植物ERS序列的差异较大,在系统发育树上处于不同的分支。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BoERS的表达受核盘菌的诱导,36 h时表达量最大,为对照的3.53倍,但BoERS的表达不受根肿菌的诱导。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BoERS基因功能鉴定和应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蒋明张志仙张慧娟管铭陈孝赏尹龙飞刘洁
关键词:青花菜核盘菌根肿菌
我国入侵植物多样性的区域分异及其影响因素——以74个地区数据为基础被引量:34
2010年
以我国74个地理单位282种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和环境数据为基础,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典范对应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我国境内入侵植物区系组成、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结果如下:(1)我国74个地区共有282种外来入侵种,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外来入侵种是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一年蓬(Erigeron annuus)、空心莲子草(Alternathera philoxeroides)、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皱果苋(Amaranthus viridis)、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等;(2)菊科(Compositae,67,种数)、禾本科(Gramineae,32)、豆科(Leguminosae,29)、苋科(Amaranthaceae,23)、旋花科(Convolvulaceae,13)是我国境内含入侵种最丰富的5个科,共计有164种,占我国入侵植物总数的58.16%;(3)我国外来入侵植物主要源自于热带美洲、北美洲、欧洲、地中海-西亚和中亚、非洲和南亚;(4)外来入侵植物多样性在我国的区域分异明显,热带-南亚热带、中(北)亚热带和温带三大区域的入侵种组成有较大差异:马缨丹(Lantana camara)、含羞草(Mimosapudica)、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刺苋、小飞蓬、飞扬草(Euphorbia hirta)、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空心莲子草、三叶鬼针草和金腰箭(Synedrella nodiflora)是热带-南亚热带区域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种入侵植物;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区域出现频率最高的入侵种分别是一年蓬、小飞蓬、刺苋、土荆芥、北美独行菜(Lepidium virginicum)、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空心莲子草和三叶鬼针草;温带区域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反枝苋、小飞蓬、圆叶牵牛、一年蓬、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杂配藜(Chenopodium hybridum)、苦苣菜(Sonchus olera
张帅郭水良管铭印丽萍张若轩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原产地环境因素
铜胁迫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海州香薷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为探讨铜(Cu)胁迫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海州香薷(Elsholtzia splendens)光合生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实验设置添加Cu(Cu胁迫)、接种土壤微生物、添加Cu与接种土壤微生物等3个处理,以不添加Cu与不接种土壤微生物为对照(CK)。结果表明:接种土壤微生物处理的植株相对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 n)、水分利用效率(WUE)均显著高于CK;且对初始荧光(F o)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 v/F m)均有显著性影响。与CK相比,添加Cu降低了海州香薷的P n和气孔导度(G s),但胞间CO2浓度(C i)的变化与P n相反,表明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非气孔限制因素。添加Cu的植株相对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但Cu胁迫下接种土壤微生物提高了植株相对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在Cu胁迫条件下,接种土壤微生物的植株具有较高的F v/F m及较低的F o,显著提高了海州香薷的WUE、P n、G s。说明接种土壤微生物可通过提高相对叶绿素含量、改善叶绿素荧光和光合作用来减轻Cu胁迫对海州香薷植株造成的伤害,从而提高海州香薷耐受Cu胁迫的能力。
李月灵金则新管铭左威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海州香薷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
外来植物入侵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外来植物入侵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给人类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巨大挑战,因而对外来植物成功入侵机制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外来植物成功入侵机制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2个方面:外来植物的入侵能力与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基于上述理论框架,生态学家提出了多个用于解释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机制假说,包括天敌逃避假说、资源可获得性假说等,但这些假说主要针对的是地上植物与草食性动物.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外来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微生物以及与自身内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机理之一.从菌根共生、固氮菌共生、病原微生物逃避、土壤微生物群落总体结构与功能以及内生菌等方面对国内外关于外来植物入侵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外来植物入侵的预防、控制与生境恢复提供依据.
管铭潘小翠张崇邦王江
关键词:入侵植物入侵机制内生菌
青花菜抗病防卫基因BoSGT1的克隆、序列分析与诱导表达被引量:4
2015年
SGT1参与了细胞周期、逆境反应、蛋白质泛素化和信号转导等过程,在植物抗病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以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italica)为材料,克隆到SGT1基因,命名为BoSGT1,其基因组DNA和编码区全长分别为2 007和1 068bp,具有9个内含子;BoSGT1编码了355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含3个TPR、1个CS和1个SGS结构域.BoSGT1与14个SGT1的序列相似性为60%-87%,其中与拟南芥SGT1b的相似性最高;SGT1间的遗传距离为0.003-0.486,BoSGT1与血红老鹳草SGT1、拟南芥SGT1a及SGT1b聚为一组,与其他物种SGT1的关系相对较远,在进化树上处于不同分支.BoSGT1的表达受霜霉菌(Hyaloperonospora parasitica)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诱导,在霜霉菌侵染下,6,12和24h的表达量增加;在核盘菌诱导下,6,12,24和36h的表达量增加,暗示BoSGT1的表达与霜霉病及菌核病的抗病反应有关.BoSGT1的克隆和表达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蒋明张志仙潘小翠管铭
关键词:青花菜抗病基因克隆基因表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