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乐

作品数:73 被引量:302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1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9篇教育
  • 14篇德育
  • 14篇儿童
  • 13篇道德
  • 12篇课程
  • 9篇教学
  • 8篇文化
  • 7篇统编
  • 6篇道德教育
  • 6篇德教
  • 6篇社会
  • 5篇代人
  • 5篇学校教育
  • 5篇统编教材
  • 5篇立场
  • 5篇儿童立场
  • 5篇传统文化
  • 4篇德育教材
  • 4篇德育课
  • 4篇德育课程

机构

  • 7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72篇章乐
  • 1篇王雨露
  • 1篇高德胜
  • 1篇朱雪敏

传媒

  • 8篇福建教育
  • 8篇中国德育
  • 7篇中小学德育
  • 6篇江苏教育
  • 5篇教育发展研究
  • 5篇课程.教材....
  • 3篇中国教育学刊
  • 3篇教育科学文摘
  • 2篇教育理论与实...
  • 2篇教育研究与实...
  • 2篇全球教育展望
  • 2篇教育导刊(上...
  • 2篇教育科学研究
  • 2篇现代教学
  • 2篇中小学教材教...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上海教育科研

年份

  • 5篇2023
  • 9篇2022
  • 8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10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9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伦理”和“道德”之间:风险社会中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被引量:1
2018年
现代社会正逐渐进入高级阶段(风险社会),由于全球化的进程和我国现代化的发展,风险对于我们而言不再陌生。在现代社会的初级阶段,人们对确定性的过分渴求导致了普遍性"伦理"对"道德"的僭越,在风险社会中,由于普遍性"伦理"的解构,"道德"再次显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既提供了承担道德责任的契机,也带来了不确定性引起的焦虑。面对这种双重性,风险社会的道德教育应把基点定位于"伦理"和"道德"之间: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地承担道德责任,展现人性的高贵;另一方面通过对话重构共同的底线伦理,降低生活的成本。基于这种立场,学校应该开展承担道德责任的教育和培养对话能力的教育。
章乐
关键词:风险社会伦理道德道德教育
人之卓越的丧失与制造平庸的教育被引量:6
2011年
人之卓越就是实现人之为人的内在要求,在现代条件下,它意味着人要超越低层次的需要,走向高层次的需要,即"自我超越"。人之卓越不是一种品质,而是实现活动。物质主义造成了卓越的扭曲,官僚体系束缚了对卓越的追求,相对主义带来了自我的封闭,民主政体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大众的平庸,这些都是造成人之卓越丧失的现代根源。让学生接受卓越的教育,学过卓越的生活,对他们的卓越表现给予承认,并培养他们苏格拉底式反思的品质是可能的教育出路。
章乐
论教育与生存的关系——兼论如何缓解现代社会中的教育竞争被引量:3
2016年
教育与生存的关系曾经历了从融于一体到绝对排斥的演变,而今的教育又过度热衷于生存。无论是排斥生存还是热衷生存,其实质都是以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对待教育与生存的关系。现代人需要克服这种二元对立,重建一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能帮助人们获得赖以生存的职业,也能引导人们学会过闲暇的生活。一方面,我们需要确认自由教育具有谋生的意义,因为它为现代人的谋生提供了基本的素质条件。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确认谋生的教育也蕴含自由的成分:如果现代人赖以生存的职业是出于个人的兴趣;如果其职业包含着复杂的理智成分;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职业的内涵,那么谋生的教育就可以蕴含自由的成分。
章乐
关键词:教育自由教育教育竞争
“家长退群风波”折射的教育问题及其应对
2020年
近日,江苏某家长认为教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使得自己承担了教师应负的责任和工作,在自己发布的短视频中大呼:“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压垮成年人只需一个家长群”登上微博话题热搜榜,引发网友的热议。其中,不乏网友支持该家长的观点,还补充说明了自己辅导孩子作业的痛苦经历、被迫在微信群中夸赞老师的无奈之举等,仿佛一瞬间触发了许多家长的心理防线。理性思考下,我们应该看到这个现象只是一个极端个案现象,但这也确实反映了当前家长群中的一些现实问题。
李晨阳刘小英章乐
关键词:批改作业心理防线
论教育中的恐惧及其应对原则被引量:4
2012年
恐惧是一种由危险引起的情绪,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是关注自身存在的存在。教育中存在着两类恐惧:一类是人为制造的恐惧,另一类是伴随人发展的恐惧。本真的教育应消除人为制造的恐惧,并以精神发展原则、自主性原则、节约原则和年龄原则为指导,让人逐步学会理智地对待与发展相伴随的恐惧。
章乐
关键词:恐惧
大数据对于学校德育的意义与挑战被引量:5
2018年
大数据对于学校德育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海量信息的收集,可以诊断每个学生真实的道德困惑、预测学生群体道德发展的趋势,并实现德育评价的客观化。但是大数据对于学校德育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造成"数据独裁"的现象、束缚学生今后的发展、无法建构德育的应然路径以及侵犯学生的隐私。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提升数据素养,合理地把握学校德育运用大数据的限度、防止"数据独裁",同时还应综合运用多种德育途径,健全数据监管体系,保护学生隐私,以发挥其间接德育意义。
旷宇青章乐
关键词:大数据学校德育
“早恋”真的恐怖吗
2018年
一说起"早恋",很多教师、家长立马就谈虎色变。"早恋"真的那么恐怖吗?在我看来,早恋的"恐怖"不是源自孩子,而是源自教师和家长,因为他们担心"早恋"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这可不得了。如果我们脱离应试教育的思维框架,站在人全面发展的框架下来看,"早恋"便没有那么恐怖。"早恋"的问题不在于"恋"而在于"早"。无论是"早恋""适时恋爱",还是"晚恋",恋爱本身都是没错的。
章乐
关键词:应试教育人全面发展思维框架恋爱
病态竞争的产生与化解--兼论学校教育如何面对现代人的身份焦虑被引量:4
2014年
竞争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学校教育中的竞争却出现了病态化的趋势,其表现为独领风骚才算赢、充满敌意、为了竞争而竞争,病态竞争会让儿童极度地恐惧失败,并变得冷漠与自私。学校教育对病态竞争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视分数为评价儿童的唯一标准、把考试的失败等同于儿童整个人的失败、并排斥"失败"的儿童是病态竞争产生的重要原因。病态竞争的产生还有深刻的社会根源,由于学校教育是现代人改变身份地位的最重要途径,因此,在身份焦虑的驱使下,现代人对学校教育给予极大的期望,结果使其沦为未来身份地位争夺的"角斗场"。在身份焦虑的背景下,体认身份地位争夺的限度,从追寻分数到追寻美德将是病态竞争的化解之道。
章乐
关键词:学校教育身份焦虑追寻美德
儿童立场与传统文化教育——兼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被引量:35
2018年
现代教育中的儿童立场包括:儿童是人,要承认童年期的独立价值;儿童是儿童,要尊重儿童的独特性;儿童是未来人,是理想社会的实现者。传统文化教育亟需儿童立场,因为它是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现代转型的时代要求,是提升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传统文化自我发展的重要保证。儿童立场下的传统文化教育,在教育目的上,应该定位于提升儿童文化素养的教育;在内容选择上,应以积极内容为主,消极内容为辅;在教材架构上,应将体系化的知识渗透于生活逻辑中;在教学策略上,应从儿童感兴趣的事件或经验出发。
章乐
关键词:儿童立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公共人”培育的双重困境及其出路被引量:7
2019年
当前,学校教育中的"公共人"培育遭遇了双重困境,无论是热衷于追逐个人成功的竞技式教育,还是要求绝对服从的"规训"式教育,都使学生失去了过公共生活的可能性,而这正是"公共人"培育的根基所在。"公共人"培育的双重困境是现代社会中出现的"政治冷漠"在学校中的蔓延,其根源是现代人对私利的过分渴求以及官僚体系对现代人的宰制。突破"公共人"培育的双重困境,学校需要建构行动取向的"公共人"教育,具体体现为:其目的是培养"行动型"的"公共人";其内容是学校生活中真实的公共性问题和事件;其过程是通过学校公共生活空间的建构,让学生在过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学做"公共人"。
章乐
关键词:政治冷漠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