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宁宁
-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以脊髓功能障碍为突出表现的VHL病一例报道
- 2014年
- 家族遗传性血管母细胞瘤(Von Hippel-Lindan,VHL),是一种较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主要由于染色体3P25-26区基因突变引起[2],好发于小脑,易产生转移病灶,且常合并内脏病变[3].该病变位于脊髓的甚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VHL病,结合文献讨论其发病机制、病变特点和影像学检查等.
- 夏磊赵漂萍窦宁宁王永南周秋梦焦伟朱晋仲骏
- 关键词:脊髓功能障碍VHL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血管母细胞瘤内脏病变家族遗传性
- 责任血管外膜及面神经跨膜蛋白在面肌痉挛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目的:面肌痉挛病因系面神经根出脑干段受周围脑血管压迫,但其具体发病机制不明。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责任血管壁外膜中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能触发异常肌反应波(abnormal muscle response,AMR)。本研究...
- 窦宁宁
- 关键词:面肌痉挛责任血管NAV1.8
- 文献传递
- 交感神经在脑血管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交感神经在脑血管中分布广泛,生理状态下对脑血管收缩扩张及脑血流量的调节等具有重要作用。在一些病理状态下,如脑血管疾病及脑外伤应激中,交感神经过度收缩脑血管及其递质过度释放会导致脑损伤。而交感神经阻滞及神经递质受体封闭对此类疾病有一定的疗效。本研究回顾脑血管交感神经系统的分布及其生理、病理作用,分析相关递质和介导因子,并对其在脑出血、脑缺血和脑外伤等中的作用和机制做一综述。
- 魏兴梅窦宁宁仲骏
- 关键词:脑血管交感神经交感神经阻滞
- 家族性面肌痉挛被引量:1
- 2014年
- 面肌痉挛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表现为单侧面部阵发性、不自主抽搐发作,而家族性面肌痉挛报道罕见,其临床表现、发病特点、起病年龄等均与散发病人存在差异,迄今世界范围内报道20个家系,其发病机制及遗传模式尚不明确。本文复习了相关文献,对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原则、遗传模式等展开综述。
- 窦宁宁仲骏
- 关键词:面部单侧痉挛家族性发病机制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青少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三叉神经痛极少发生于青少年,本研究旨在探究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青少年三叉神经痛疗效,并就其病因及其手术策略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科接受微血管减压术的所有年龄小于18岁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资料,分析术中所见、手术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后随访0.5~7年,治疗有效率94.1%,未出现脑出血,听力丧失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未见复发。结论青少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由于血管压迫引起,但责任血管类型与成人不同,静脉压迫及混合压迫占有重要比例。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青少年三又神经痛的首选方法,全程有序探查责任血管,重视静脉处理及充分减压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 窦宁宁李世亭朱晋王永楠夏磊仲骏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青少年微血管减压术
- 咀嚼肌痉挛被引量:3
- 2012年
- 咀嚼肌痉挛是一种临床罕见疾病,表现为单侧嚼肌突发阵发性、不自主地抽搐发作。伴或不伴有单侧面萎缩或局部硬皮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国内外报道极少,目前为止,仅26例具有肌电图支持的病例报道。文章复习了相关文献,对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原则、治疗方法等作了系统综述。
- 窦宁宁仲骏
- 关键词:咀嚼肌痉挛病因发病机制
- Na_v1.8相关信号通路在面肌痉挛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目的:研究证实面肌痉挛(HFS)的病因为由面神经受责任血管压迫,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最新研究发现面肌痉挛的发作与异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有关,且Na_v1.8在面肌痉挛动物模型中表达上调。本研究将探索HFS模型动物责任血...
- 窦宁宁
- 关键词:面肌痉挛面神经信号通路
- 文献传递
- 家族性三叉神经痛
- 2014年
-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典型的三叉神经痛主要表现为阵发性、闪电样的疼痛发作,疼痛剧烈,常无法忍受,呈电灼、针刺、撕裂样,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不等。疼痛多发生于单侧,常有扳机点表现,其多表现为散发,而家族性三叉神经痛报道罕见,至今世界范围内报道仅50余个家系,其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与散发性三叉神经痛存在明显差别,尽管散发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病因为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REZ区已被普遍接受,但关于家族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是否为血管压迫存在争议,其遗传模式也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文章复习了相关文献,并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综合,结合我们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经验,对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原则、遗传模式等作了系统综述。
- 窦宁宁王永楠周秋梦焦伟夏磊管宏新朱晋仲骏
- 关键词:病因发病机制
- 一锅法合成近红外量子点用于胶质瘤荧光显像与光动力治疗
- 2016年
- 目的:合成近红外量子点并验证其荧光成像和光动力效应。方法:应用一锅法水相合成近红外量子点CdTe,经表征检测后连接RGD多肽,再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荧光成像效果。随后,将3~24μg/mL的CdTe-RGD分别加入U251和3T3细胞,避光培养24 h间,观察量子点的细胞毒性。最后用强度为30 mW/cm^2,波长为632.8 nm的激光照射量子点处理后的细胞5~60 min,观察其光动力效应。结果:合成的CdTe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和分散性,其直径为3.75 nm,发射波长700 nm,荧光产率20%。经量子点处理后,U251细胞可荧光显像而3T3细胞则不能。暗环境下,不同浓度CdTe-RGD处理过的U251和3T3细胞存活率都在85%以上。激光照射后,随光照时间延长和量子点浓度的增加,U251细胞存活逐渐下降至(37±1.6)%。而3T3细胞组的存活率则无明显变化。结论:一锅法水相合成的CdTe-RGD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且细胞毒性低,在生物成像和光动力治疗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 刘明兴仲骏窦宁宁夏磊高国
- 关键词:胶质瘤近红外量子点生物成像光动力治疗
- 有关神经纤维受损后异位冲动形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临床上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等这类疾病十分常见,近年来针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与神经受损后兴奋性阈值下降有关,而神经的这种高兴奋状态又与异位动作电位形成有关。本文就神经纤维受损后异位冲动形成方面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 夏磊窦宁宁王永楠赵漂萍朱晋仲骏
- 关键词:神经纤维动形面肌痉挛神经受损动作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