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言博

作品数:61 被引量:171H指数:7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脑病生物信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9篇细胞
  • 11篇多巴
  • 11篇多巴胺
  • 10篇帕金森
  • 10篇帕金森病
  • 10篇缺血
  • 9篇受体
  • 8篇蛋白
  • 8篇脑缺血
  • 8篇基因
  • 7篇PC12细胞
  • 7篇病患
  • 6篇再灌注
  • 6篇自杀
  • 5篇再灌注损伤
  • 5篇羟基
  • 5篇羟基多巴胺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机构

  • 32篇徐州医学院附...
  • 19篇徐州医学院
  • 18篇苏州大学附属...
  • 5篇苏州大学
  • 5篇扬州大学
  • 4篇徐州市公安局
  • 2篇盐城卫生职业...
  • 2篇徐州市第一人...
  • 1篇徐州医学院第...
  • 1篇沭阳县人民医...

作者

  • 61篇程言博
  • 24篇耿德勤
  • 15篇刘春风
  • 11篇钱进军
  • 10篇蔡红星
  • 7篇徐兴顺
  • 6篇葛巍
  • 6篇李周儒
  • 6篇樊红彬
  • 6篇胡伟东
  • 6篇董国凯
  • 5篇刘康永
  • 5篇董瑞国
  • 5篇毛成洁
  • 4篇刘涵
  • 4篇杨亚萍
  • 4篇王杰
  • 3篇周生奎
  • 3篇张翠翠
  • 3篇印晓星

传媒

  • 12篇徐州医学院学...
  • 5篇中华行为医学...
  • 3篇第九次全国神...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江苏医药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2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羟色胺2A受体基因A-1438G多态性与精神疾病患者自杀意念及行为的关联性(英文)被引量:2
2005年
背景:精神疾病患者是易发生自杀的高危人群,目前有关自杀的神经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主要集中于5-HT系统。有研究发现5-HT2A受体基因的T102C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有关联。目的:探讨5-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A-1438G多态性与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未遂之间的关系。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的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的精神科和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科。对象:本研究所有病例的标本收集于2002-3/2002-9在扬州市五台山医院精神科完成,基因型分析在2002-10/2002-12于徐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完成。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精神分裂症”或“情感障碍”诊断标准。病例排除标准:有自伤的意愿或行为,但并不真正想死的准自杀者。根据有无自杀行为或意图/意念将116例患者分为2组,即自杀未遂组52例(男35例,女17例),平均年龄(44±13)岁;无自杀组64例(男44例,女20例),平均年龄(48±15)岁。正常对照组63例(男33例,女30例),平均年龄(55±17)岁。方法:所有入组者按常规氯仿-饱和酚白细胞提取法提取DNA,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5-HT2A受体基因的多态性。
沙维伟张晓斌耿德勤程言博
关键词:自杀未遂基因
自噬参与老龄大鼠对Rotenone神经毒性的易感性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自噬是否参与老龄SD大鼠多巴胺(DA)能神经元对Rotenone神经毒性的易感性。方法♂SD大鼠,分别构建3、12、20mon组,每个月龄组又随机分为自然增龄组和Rotenone处理组,以Rotenone1.0mg·kg-1.d-1背部皮下注射,连续给药30d,每周停药1d,构建SD大鼠Rotenone染毒模型。大鼠黑质连续切片,进行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检测黑质部位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黑质神经元中自噬体形成和溶酶体激活。结果在自然增龄组,大鼠黑质TH阳性细胞计数以12mon组为最高;Rotenone处理后各月龄组TH阳性细胞计数均比相应自然增龄组降低(P<0.01),且20mon组降低最为明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自然增龄组大鼠黑质部位LC3表达在20mon组比3mon组下降(P<0.01),Rotenone处理后各月龄组大鼠黑质部位LC3表达均比相应自然增龄组上调(P<0.01)。透射电镜显示Rotenone处理后大鼠黑质神经元可见自噬小体和溶酶体数目增多。结论自噬参与老龄大鼠DA能神经元对Rotenone神经毒性的易感性。
胡伟东柯国秀程言博杨亚萍苏敏李冬辉孙雪刘春风
关键词:自噬鱼藤酮LC3
神经细胞自噬与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是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缺失,神经细胞自噬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自噬溶酶体途径(autophagylysosome pathway,AIP)在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神经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急、慢性PD模型的成功建立以及高等真核细胞生物自噬检测指南的制定,使得进一步探讨自噬与PD之间的关系成为可能。现就其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周生奎程言博耿德勤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细胞自噬帕金森病PD模型黑质多巴胺神经生物学
辛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表达及脑水肿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探讨辛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与其对脑水肿的影响,以及辛醇脑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24),手术组(n=24),DMSO溶剂对照组(n=24),辛醇治疗组(n=24).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于缺血2h/再灌注24 h,分别采用TTC法检测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荧光法检测MMP-9、TIMP-1阳性细胞数,Westernblot法检测MMP-9、TIMP-1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缺血2h/再灌注24 h条件下,辛醇治疗组与手术组相比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P<0.05),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78.16±1.47)% vs (80.88±0.73)%,P<0.05],MMP-9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10.67±2.16)个/视野vs (29.00±3.40)个/视野,P<0.05],MMP-9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吸光度(A)值:(0.14±0.01)vs (0.21±0.02),P<0.05],TIMP-1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27.83±2.13)个/视野vs (5.67±1.03)个/视野,P<0.05],TIMP-1蛋白表达明显增多[吸光度(A)值:(0.42±0.01)vs (0.28±0.01),P<0.05],手术组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辛醇的应用能减轻脑水肿,减少脑梗死体积,对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通过调节MMP-9、TIMP-1的表达可能是辛醇对脑组织的保护机制之一.
晏美娟吴嶛程言博耿德勤许鹏程董瑞国
关键词:辛醇再灌注损伤脑水肿基质金属蛋白酶-9
头痛 抽搐 顽固性高血压 阵发性 意识障碍
2011年
患者女,58岁,农民。因“头痛伴发作性肢体抽搐4d”门诊以“头痛待查、多发性脑梗死?”收入院。患者于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恶心、呕吐,当地医院行头颅CT示多发性脑梗死,行脱水降颅压等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效果欠佳,并出现反复双侧肢体抽搐3次。在转至我院途中出现小便失禁,呼之反应差。既往曾有间断高血压,未正规服药。有冠心病病史2年,无外伤及中毒史。家族中无特殊病史。
时宏娟单君君张翠翠葛巍程言博樊红彬耿德勤
关键词:顽固性高血压肢体抽搐阵发性多发性脑梗死脱水降颅压头颅CT
新英格兰医学中心后循环登记
2005年
在407例新英格兰医学中心后循环登记患者中,59%为不伴TIA的卒中,24%在卒中前有TIA,16%仅表现为TIA。栓塞是最常见的卒中机制(占40%,其中24%为心源性栓塞,14%为动脉-动脉栓塞,2%两者兼有)。在32%的患者中,大动脉闭塞性损害导致血流动力学性脑缺血。梗死最常出现在后循环远段供血区(脑干腹侧、小脑上部以及枕叶和颞叶),近段(延髓和小脑后下部)和中段(桥脑和小脑前下部)供血区受累的比例相当。148例患者存在至少累及1支大动脉的重度闭塞性损害(狭窄〉50%),134例患者有单侧或双侧动脉受累。最常见的闭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外段(52例患者,15例双侧)、椎动脉颅内段(40例患者,12例双侧)和基底动脉(46例患者)。动脉-动脉栓塞是椎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最常见的脑梗死发病机制。30d病死率为3.6%。发病机制为栓塞,远段供血区受累和基底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预后最差。具有多处动脉狭窄部位的患者转归最好。他们通常经年累月地发生TIA。
Louis R. CaplanRobert J. WitykThomas A. GlassJorge TapiaLadislav PazderaHui-Meng ChangPhillip TealJohn F. DasheClaudia J. ChavesJoan C. BreenKostas VemmosPierre AmarencoBarbara TettenbornMegan LearyConrad Estol, LDana DewittMichael S. Pessin程言博刘春风(校)
关键词:TIA动脉脑缺血小脑
Necrostatin-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胶质细胞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干预necroptosis途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构建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2h给予Necrostatin-1治疗...
支中文耿德勤程言博
脑脊液细胞学诊断脑膜癌病二例被引量:1
2011年
例1女,76岁.因"头痛,呕吐15d"于2011年6月22日入院.半年前确诊肺癌,内科保守治疗.查体:脑膜刺激征阳性.入院后腰穿脑压250 mmH2O(1 mmH2O =0.00981kPa),脑脊液细胞学:全片可见多个异型细胞(图1,2),胞体大形态不规则,单核细胞为主的混合反应,细胞计数94×106/L,单核细胞百分比54.1%,淋巴细胞百分比45.8%.脑脊液常规示无色透明脑脊液,潘氏试验(±),细胞计数WBC 96个/mm3,RBC 224个/mm3,生化示脑脊液蛋白64.4mg/dl,脑脊液葡萄糖19.82 mg%,脑脊液氯化物125.7mmol/L.诊断:脑膜癌病.确诊后患者放弃治疗.
程言博刘娜葛巍李新华王忠全帕提阿热艾
关键词:脑脊髓液细胞学技术
27例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烟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7例初次诊断烟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烟雾病的发病年龄、性别和伴发疾病的特点。结果本组患者发病平均年龄39.2岁,其中男性患者为33.6岁,女性为41.5岁,不同性别患者组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不同性别患者间临床表现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男女患者比例1:2.38,发病频数分布拟合优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x2=4.481,P=0.034);患者起病形式为缺血性卒中表现者占59.25%;本组中3例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占11.11%;40.74%患者合并高血压。结论本组成人烟雾病患者中女性患者比例高于男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该病受累血管可以合并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王晓龙张尊胜程言博
关键词:成人烟雾病
五-羟色胺2A受体基因A1438G多态性与精神疾病患者自杀未遂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五-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A1438G多态性与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未遂之间的关系。方法 共有52例有自杀未遂的精神疾病患者和64例无自杀的精神疾病患者及63例正常人入组研究。所有入组者按常规方法提取DNA,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5-HT2A受体基因的多态性。结果 自杀未遂组的A1438G多态性位点的G等位基因频率(0.52)高于正常对照组(0.39)x2=3.91,P<0.05。自杀未遂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基因型分布的差异也有显著性(x2=6.12,P<0.05)。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未遂与5-HT2A受体基因的A1438G多态性有关,G等住基因可能是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
沙维伟张晓斌耿德勤程言博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精神疾病自杀未遂等位基因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