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建业

作品数:5 被引量:96H指数:3
供职机构:多伦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壳
  • 2篇地震
  • 2篇震源
  • 2篇震源机制
  • 1篇地盾
  • 1篇地壳上地幔
  • 1篇地壳速度
  • 1篇地壳速度结构
  • 1篇地震波
  • 1篇地震测深
  • 1篇地幔
  • 1篇造山带
  • 1篇震波
  • 1篇瑞利面波
  • 1篇上地幔
  • 1篇深地震
  • 1篇深地震测深
  • 1篇深俯冲
  • 1篇面波
  • 1篇加拿大地盾

机构

  • 4篇多伦多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国家地震局

作者

  • 5篇秦建业
  • 1篇张先康
  • 1篇刘劲松
  • 1篇徐佩芬
  • 1篇刘福田
  • 1篇徐宏斌
  • 1篇朱天飞
  • 1篇朱介寿
  • 1篇尹周勋
  • 1篇赵金仁
  • 1篇刘魁
  • 1篇宣瑞卿
  • 1篇张成科

传媒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地震学报
  • 1篇1993年中...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P_n波的形成及其衰减特征——对加拿大地盾的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尽管P_n波品质因子(P_nQ)对上地幔流变性质研究及核试验监测有着深刻含义,迄今它仍然是一个难以准确测定的地震参量.这是因为除了众所周知的影响所有短周期Q的干扰因素外,在所有主要的区域震相中,地震工作者对P_n波的传播模式及几何扩散函数G=d^(-k)中的扩散率指数k了解最少.不同的研究者任意地假定不同的常数k,因此常算出非常不同的P_nQ值(例如文献[1]、[2]).实际上,理论研究已表明,k随频率而变,变化的形式取决于上地幔的速度结构.本文介绍用一推广的逆向双台法同时测定加拿大东部的P_nQ和k值.我们的结果表明:1.加拿大东部的P_n波是由一系列的干涉潜波叠加而形成;2.视P_nQ(散射和固有非弹性的综合效应)随频率而增加,在15Hz处接近2000.
秦建业朱天飞G.F.West刘建华
关键词:PN波地震地震波
缅甸弧及其周围地区的震源机制和现代应力场被引量:16
1994年
缅甸弧是喜马拉雅碰撞带和印度尼西亚弧的转换地带.缅甸弧及其周围地区震源机制的详细分析表明,该区存在影响现代应力场的两种因素:其一是印度板块的整体运动,主要产生SSW-NNE向的压缩应力;另一个是欧亚板块在印度地盾边缘的仰冲,主要形成NEE-SWW向的压缩应力以及与主构造线近于垂直的张应力.从西藏高原深部向缅甸地区的物质运移促成了这种仰冲.因此,上述两种效应有共同的力源,即印度板块的NNE向运动.
李鸿吉秦建业
关键词:震源机制
大陆深俯冲带的地壳速度结构——东大别造山带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研究被引量:69
2003年
在安徽大别山 (东大别 )进行的深地震宽角反射 折射探测获得 6条二维地壳速度结构剖面 .结果显示 ,东大别造山带地壳为一高速穹隆构造 ,在其核部中、下地壳变质岩出露于地表 ,波速高达 5 .0km s;在其翼部 ,上、中地壳发育速度约 6 .1km s的壳内低速层 (体 ) .莫霍面的起伏变化较大 ,中心部位深达 41km左右 ,周边地区则抬升到 32~ 34km .在晓天—磨子潭断裂一线下方莫霍面垂向错断 ,断距约 4km .东大别造山带具有大陆深俯冲 -碰撞造山带地壳结构的典型式样 .莫霍面错断与扬子陆块深俯冲有关 ,错断处表征扬子与华北陆块碰撞缝合的深部位置 .高速穹隆构造可能是两陆块碰撞挤压的产物 ,穹隆翼部上、中地壳发育的低速滑脱带 (面 )可能在碰撞期之后的地壳伸展、超高压变质岩从中地壳抬升出露于地表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刘福田徐佩芬刘劲松尹周勋秦建业张先康张成科赵金仁
关键词:深地震测深地壳速度结构
用瑞利面波研究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壳上地幔三维结构被引量:10
2005年
用分布于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地区106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约20000多个长周期波形记录,挑选出沿10600条大圆路径传播的瑞利面波,采用频散分析及波形拟合反演方法,对东亚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地区地壳上地幔进行高分辨率三维层析成像。高分辨率速度成像表明,从上地壳到70km深,在东亚东部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地区均为高速分布,西部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呈极低速分布。从100km至250km深,在东亚东部及西太平洋边缘海,自北向南显示出一条宽约2500km^4000km,长约8000km的巨型低速异常带。深度为300km^400km的平面图上,速度差异幅度不大,塔里木至扬子地块仍然显示为高速分布。东、西两部份岩石圈与软流圈的结构有着巨大的差异。西部主要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岩石圈汇聚增厚区;东部则主要是由于软流圈上涌(地幔热物质上升)引起的岩石圈拉张减薄区。古新世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岩石圈板片以低角度下插到青藏高原之下,引起高原隆起和地壳增厚,西部地区成为岩石圈汇聚区。中生代中晚期东亚大陆东缘岩石圈解体,软流圈物质上涌,岩石圈减薄张裂,形成巨型低速带,并演化为东亚裂谷系。现今的西太平洋边缘海、沟弧盆体系,是新生代中晚期太平洋板块、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
朱介寿宣瑞卿刘魁徐宏斌秦建业
缅甸弧及其周围地区的震源机制和现代应力场
<正>按地球动力学观点,缅甸弧是很重要的,它代表喜马拉雅碰撞带和印度尼西亚弧的转换地带 (Verma,1991),缅甸弧及其周围地区的震源机制研究可以揭示山弧构造和岛弧构造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本文在分析缅甸弧及其周围地区...
李鸿吉秦建业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